石油暴跌,對汽車行業有哪些影響?

石油暴跌,對汽車行業有哪些影響?

低油價對消費者的利好是暫時,傷害卻是長期的。

成品油價格終於進入了「5元時代」,上一次國際油價滑落到30美元以下還是在2016年,美國大力發展的頁岩氣有了巨大實質性進展,沙特為了打擊美國頁岩氣立即增加產能,將油價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這一價格被認為是頁岩氣開發成本價。

2020年,時隔四年,全球經濟增速減緩,這回是沙特、俄羅斯兩大產油國希望達成協議共同減產以便維持石油價格,但顯然面對來勢洶洶的低迷經濟,俄羅斯拒絕了這一提議,於是沙特再次動用石油武器,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石油價格戰。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正常來說,石油暴跌讓我們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樂此不疲見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後,卻對你我、汽車行業造成難以磨滅的負面影響,到底是哪些影響呢?

經濟危機下,石油常年維持低位

如果擔心石油暴跌只是曇花一現,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羅斯目前不斷緊張的局勢,兩國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因此在沙特、俄羅斯談判崩盤之後,兩國相繼提高產量。石油供需開始由全球平衡轉向搶佔市場份額。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對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價格向歐洲、亞洲那些使用俄羅斯原油的國家提供低廉優質的原油。俄羅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態,俄羅斯能夠承受石油價格在6到10年內維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時可以承受極限價位15美元/桶。

與此同時,由於經濟減速,沙特和俄羅斯國內紛紛陷入危機。沙特等歐佩克國家經濟滯漲,經濟社會矛盾增多,而俄羅斯經濟“發展不佳”,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說俄羅斯今年預算將會出現赤字,加上疫情影響,經濟減速已經嚴重影響了航空運輸、旅遊業、小企業在內的經濟部門,包括汽車在內的大宗商品的購買正在減少。

兩個國家都希望通過搶佔石油份額獲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羅斯兩國爭鬥為依據,按照往年經濟低迷時石油價格走勢,石油也終將在短時間內維持低位。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人們對於因疫情導致的世界經濟進入衰退週期的擔憂加大,而一旦世界經濟進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會銳減,而這也會導致石油價格出現一波連續下跌。對比2008年經濟危機,全球石油價格維持在低位超過一年,接近兩年,也就是說這個短時間至少也會超過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價格,卻對消費者並非利好,對汽車行業更是弊大於利,又是怎麼回事呢?

打擊新能源汽車產業

油價逐漸走低,會讓人們在購買新車時不再過於關注燃油經濟性,一旦這種情況發生,SUV等經濟性並不佔優的車型銷量會得到提升。根據密歇根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UMTRI)的數據,2018年,原油價格下跌時,美國新車的平均燃油經濟性下降了0.2英里/加侖,達到25英里/加侖。

從具體產品銷量上看,新車銷量下降了5%,但輕型卡車和SUV的銷量分別上升了5.8%和2.2%。總的來說,自從UMTRI在2007年開始研究平均燃油經濟性以來,這個數字已經上漲了4.9英里/加侖。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在油價走低的趨勢中,我們不應該只關注人們不在意經濟性,同時更應該在意SUV銷量上升是新車銷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著油價走低,全球經濟引擎對石油的依賴減弱,經濟減速,消費慾望被打壓,賺錢更加困難。

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油價上漲,新能源汽車優勢增加,油價降低,新能源汽車優勢不再,也就導致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願下降。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之間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以目前92#汽油5.5元/L為例,加註一箱40L的馬自達3昂克賽拉,可以行使500公里,總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駛5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80度電版本,快充電價普遍在1.3元左右,則每次充電為100元。兩者支出差距正在縮減,同時由於傳統燃油車售價帶來的優勢,新能源車輛優勢減弱。

5.5元,實際是兩桶油成品油最低價。國家對於成品油售價的管控是在國際油價30美元~130美元區間浮動時,油價跟隨國際油價調整而調整,一旦低於30美元,則成品油價不調整。對此,面對低廉的國際油價以及兩桶油成品油的供給,許多民營加油站會傾向選擇購買海外走私原油,從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費者支出成本。

實際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轉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邏輯,雖然中國推廣新能源汽車主要希望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增加煤炭的利用(因為中國是個富煤少油的國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麵前,國內的煤化工企業基本上陷入全面虧損,整個行業的發展也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能源結構改革始終不能建立起強邏輯。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如果對消費者來說,油價走低只是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但對國家來說,意味著國家在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上的無所適從。

中國政府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對傳統燃油車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儘量提高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比例。在此之前,政府不斷對新能源汽車提供補貼,以幫助新能源汽車取得價格上的優勢。

正當政府逐漸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時,國際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車直接喪失了原本價格和使用成本上的優勢,也就是說低油價正在考驗政府是否繼續針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維持新能源計劃的順利推進,否則將前功盡棄。

事實上,中國目前的經濟現狀,疫情對中國消費慾望打擊嚴重,人們消費理念趨於保守,政府對汽車大宗消費是持鼓勵態度的,無論汽油車和新能源車都不會加以限制,也就是說低油價使中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受到了阻礙。

對政府來說,繼續補貼新能源汽車就是增加財政壓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時間內中國將難以真正享受到國際低油價的紅利。2014年,中國開始啟動戰略石油儲備計劃,分別在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4個地方建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以保證國際能源署(IEA)建議的一國石油戰略儲備不低於90天消耗量。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作為主要依賴石油進口的中國,其自2005年以來,石油進口量不斷攀高,並且在2019年創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國由於大力發展頁岩氣,降低了對石油依賴,於是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中國高價戰略儲備的石油,在面對低油價時該如何處理?

也就是說如今我們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價,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價時買入的大量石油,隨著油價大幅下跌,從會計處理的角度來看,這些高價買入的石油麵臨著巨大的存貨跌價損失,這種資產減值帶來的殺傷力可能會遠超預期。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根據澎湃新聞《中國84艘巨輪赴海灣抄底原油?搶購可以有,但這是條假新聞》的報道,雖然中國有搶購低價油的動力,但商業庫存處於高位,增量空間有限,而目前採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種大型油輪)減緩航行速度,成為中國儲油的「浮倉」。

油價雖低,卻沒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儲,中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享受低油價的福利。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油價走低,意味著經濟引擎動能不足,各國都會減少石油進口量,所以低油價往往預示著經濟低迷,消費者除了享受到低油價之外,也要經受賺錢更辛苦的煎熬。

打擊替代能源產業

過低的石油價格是不健康的,過低的石油價格會鼓勵石油過度消費,同時會打擊國內採油企業。沙特油品質量較高,採購成本較低,如果不加價格管制無限制湧入中國,中國本土石油企業會面臨競爭壓力,甚至倒閉。中石化旗下,勝利油田就曾經關閉4個油田,以減少低油價帶來的損失。

這是全球石油巨頭常用的招數。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2014年國際油價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針對美國頁岩油革命。頁岩油的實質性進步打擊了傳統產油國利益,為此,沙特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價暴跌之際堅持不減產,成為油價暴跌的第二輪推手,使國際油價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這一美國頁岩油的成本線。美國的頁岩油產區開始陷入虧損,隨著油價持續下降,很多頁岩油公司將被淘汰出局。當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美國開工的頁岩油鑽井平臺數量急劇減少,資料顯示,美國開工原油鑽井平臺數比一年前下降了64%。

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於原油價格如果長期低位運行,對於中國經濟的一大沖擊在於,國內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開發將遭受重挫,能源結構轉型將會更加遙遙無期。

按照中國的能源消費計劃,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電、風電、核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等)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達到20%左右。2018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的消費佔比達到了14.3%,當這一切循序漸進推動時,石油暴跌顯然構成了極大挑戰。

油價長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產業可能就會因為持續虧損而慢慢退出。中國目前正在全力推動的鋰電池、氫能源戰略,甚至日本的清潔能源混合動力車型,大量企業可能面臨虧損,最終破產倒閉。

如果中國替代能源企業倒閉,國際油價又重回高位,中國的能源消費將再次陷入被動。作為世界上對進口原油依賴度達到70%以上的國家,中國經濟即便增速下降,對石油的依賴也十分驚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國喪失了對替代能源的佈局,未來中國能源改革之路將會更加困難。

研發新技術的企業賺不到錢,即便這項技術很有前途,但僅僅一項「當前成本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無力維繫。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包括美國90年代,正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時,豐田、本田、通用在美國、澳洲開展了大量的太陽能汽車、純電動汽車甚至氫燃料汽車的項目,豐田在1996年推出普銳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藍達,之所以不能大範圍普及,恰恰是因為石油企業一旦將石油價格維持在低位,這些新能源技術不得不被擱淺。

如果石油價格始終維持高位,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都會取得極為快速的發展,但石油企業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發展成熟,石油將失去利用價值,其定價權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國的新能源產業能否扛過這一輪低油價衝擊?

在目前30美元的油價背景之下,僅僅依靠新能源產業自身已經很難抵禦寒冬,政府必須加大對新能源的扶持力度,這事關新能源產業的生死,同時更事關未來中國能源改革的佈局,如果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在這一輪低油價衝擊下全軍覆沒,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十年中國的能源消費仍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人。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目前中國許多新能源產業已經得到了長足進步,而且已經被政府定為國家戰略,在這場低油價衝擊之下,這個戰略就有了更深層的意義。美國頁岩油產業就是不斷提升技術,增加防禦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後,美國對海外石油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對於此次油價暴跌,美國人樂開了花,特朗普甚至發推說「油價降低對消費者有利」。

政策和汽車企業的雙重考驗

2020年是汽車大考的元年,中國在2020年之後,對汽車排放的要求不斷嚴格,並在2025年成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國家,而歐洲也對汽車企業提出了極為苛刻的排放限制,這就要求汽車企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研發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車型。

不過,2020年,這項政策真能推行嗎?

據《福布斯》報道, 2020年西歐轎車和SUV的銷量或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降19%,而總部位於英國的捷豹路虎、梅賽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國大眾汽車製造商雷諾因財務狀況最為脆弱,面臨的風險最大。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公司將下調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影響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一季度產銷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

經濟減速、消費慾望降低,汽車的生存壓力空前。石油崩盤之後,美股率先表態,短短10天之內4次熔斷,美聯儲降息,開始放水,保證流動性,但全球股票市場對未來依然是悲觀的,尤其是汽車行業。

特斯拉距離頂部900美元股價,至今已經跌去一半,國內汽車龍頭上汽集團重新迴歸2016年時的水平,吉利集團則從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場對汽車行業的未來都一直悲觀。

一方面是汽車行業營收出現問題,不斷下調營業額和利潤,另一方面,消費者正在捂緊自己的錢袋子。由於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價會帶動許多產品成本降低,人們預期未來商品價格比現在會更便宜,無論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會選擇延期生產或者消費,本就需要刺激消費的經濟會更加低迷,中國經濟開始有了「輸入性通縮」。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於是,政府又要面臨兩難的尷尬境地,一方面是環保法規的考核期一到,對不滿足要求的汽車企業進行處罰;另一方面,政府鼓勵汽車消費,使消費迴歸正常,保證汽車企業正常維持。

那麼,環保法規會在2020年對汽車企業開出罰單嗎?

這個罰單會不會成為壓垮汽車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論中國還是歐洲。

在此之下,政府極有可能推遲環保法規的實施,重新制定相對寬鬆的汽車排放政策,待經濟好轉時,繼續對汽車企業提出排放要求。我們樂觀地估計,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會推遲到2025年,這將大大緩解汽車企業在引擎研發、投入的壓力,是汽車企業擁有一段喘息的時機。

表面上,石油暴跌對消費者是一件利好,實際上當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們的未來。它讓我們在加油時少花20塊,卻可能讓我們多花500塊購買空氣淨化器,50塊買衣服、10塊買食物,以及未來把少花的這20塊還回給更高的油價….

About Astoncar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