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民国大师辈出,他们生于乱世,却从不弃心中的信念,为文为人,皆有坚守。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的趣事。

比如,马一浮天生脑袋很大,平时不喜欢戴帽子,有一次需要外出工作,他想买帽子保暖,结果跑遍杭州都买不到。

作为儒学大宗、书法大师,马一浮待人真诚,淡泊名利,不畏权贵,一心只为唤醒民心,是文人之典范。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一、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

马一浮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任知县官职,母亲乃是大家闺秀。因此,他小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由于马一浮从小天赋过人,因而让家里的教师十分的羞愧,主动辞职。此后,他便开始了自学的生涯。

在人们的印象里,马一浮身高不高,总是身穿一件旧长袍,大大的脑袋和大胡子尤为醒目,看上去有些不修边幅。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平时,马一浮是不戴帽子的,因为很难买到大小合适的帽子。然而,有一年的冬天,他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到北京参加会议。

北京的冬天都是冰天雪地,十分寒冷的,家人担心马一浮受寒生病,便想给他买顶棉帽子保暖。然而,家人跑遍了整个杭州,也没有买到尺寸合适的大帽子。

此后,马一浮家人常常调侃此事,他也不时自嘲一番。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关于马一浮的大胡子,也是有缘由的。

当时,清政府曾运一批文物到英国展览,他精通多国语言,被选为代表团顾问。

当时的马一浮,风华正茂,代表国家出席,自然是西装革履十分正式,不料展览会上,英国人不但不重视中国代表团,反而轻蔑直呼“boy”。

此事让马一浮深以为辱,回国后便愤而留起了胡子。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二、真诚待人,广交好友

事实上,马一浮的一生十分坎坷。

他幼年丧母,几年后父亲病逝,事业刚有起色,妻子又因病离世。

亲人的相继离开,让马一浮逐渐看淡世情,即便好友都劝他续弦,他也一直未娶。然而,在治学的路上,马一浮并不孤单,他待人真诚,交到了许多的知己好友。

有一次,熊十力因公事暂居杭州,因为久仰马一浮的大名,便想到家里去拜访一番。为此,他找了好几个朋友牵线介绍,却还是遭到了拒绝。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据牵线的朋友说:马一浮不喜交际,谁都不愿意见,自然也不愿意见熊十力。

熊十力不愿就此放弃,便亲自写了一封信,还附带上自己的著作,一同寄给了马一浮。

不料,信寄出了很久,熊十力也没有收到马一浮的回信,为此,他觉得十分的生气,觉得马一浮太过高傲无礼。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一段时间后,马一浮终于来见熊十力了,他颇为不满的问道:

我写信给你,你为什么不回信?”

只见马一浮平静的说:

如果你只写一封信,我就可以马上回信;但你附了著作,我一定玩读完才能回。现在我不是来了那?”

熊十力闻言,既感动又羞愧,从此,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三、淡泊名利,不求闻达

除了熊十力以外,马一浮跟许多文人雅士都是好友。

当时,他隐居杭州,过着布衣蔬食的生活,苏曼殊、李叔同等人经常在一起谈佛论道,彼此都是知己好友。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当时位高权重的官僚军阀,都十分喜欢附庸风雅,马一浮的家里,经常有慕名而来拜访的人。对于这种人的拜访,马一浮毫不犹豫拒绝。

一直以来,马一浮都向往陶渊明“弃官归隐”的隐士生活,从未想过走仕途的道路。

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大爱好:一好读书,二好朋友,三好山水。

据说,当年他不愿在浙江大学任教,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浙大校园树木很少,十分荒凉。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平日里的马一浮,生活清苦,一心只为治学,乃至于用脑过度,才二十五岁,头发和胡子就全白了。

他有一个习惯,吃饭不喜欢和家人一起吃,而是喜欢一个人在房间吃,并且喜欢吃硬食,还喜欢抽烟和喝茶。

除此外,马一浮还精通医术,常常给人解答疑难杂症,却不喜给人开方。有一次,好友谢无量头疼难耐,多方求医无果,他无奈之下,才不得已为好友诊疗。

民国大师马一浮,因头太大,跑遍杭州买不到帽子,一生淡泊名利

马一浮还总结自己的医学经验,得出了“食要少、睡要早、心要好、事要了”的养生经验。

民国大师马一浮的一生,有许多趣事,也从不忘坚守,不求闻达于外,但求无愧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