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扶持 企業自救——烏魯木齊復工復產進行時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唐紅梅 牟敏 宋建華/文 陳巖/圖)在汽車工廠,部裝、總裝、噴漆等生產環節有序進行;在包裝印刷車間,工人們忙碌著搬運印刷品、碼垛、打釘;在煤化工企業,工藝、設備、通道等各項工作全部準備到位……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市範圍的企業通過多方扶持和企業自救,提高智能化水平,提振員工信心,復工復產持續提速,整座城市各個區域都在全力以赴、各出硬招,力爭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目前,在大企業集中的經開區(頭屯河區)、高新區(新市區)、米東區,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


  企業自救:


  提工藝調結構 智能系統促產能


  3月18日,在廣汽乘用車新疆分公司的總裝車間,零部件物流區、總裝裝配區和整車檢測區一片忙碌的景象。


  這裡正在完成全年5000輛汽車的生產目標。


  在零部件和生產線之間,13臺智能搬運機器人按照設定的行進路線,把零部件準確無誤地送到不同的組裝線上。


  在底盤裝配線上,戴著口罩的工人張禮仁用電動擰緊機,將螺絲擰緊在輪轂上以固定輪胎,工位上方的控制器自動記錄並上傳著裝配數據。


  目前,在這個車間,類似這樣的智能設備有上百個,分佈於不同的裝配崗位。


  “我們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生產任務。”廣汽乘用車新疆分公司總經理顏桂東說,在提高智能化系統的基礎上,企業將在後期調整工作時間,把因疫情停產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企業日生產量為30臺左右,生產兩款車型的基礎上,還計劃量產傳祺第二代全新換代GS4車型,以滿足更多市場需求。


  在生產農牧機械的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研股份),各工位不時發出“叮噹”“呲呲”“轟隆”等聲響,總裝班組一班班長楊飛和5名工人正在生產玉米收穫機,第一批生產200臺。


多方扶持 企業自救——烏魯木齊復工復產進行時

  “經銷商通過線上預售的方式,與同期相比,訂單增加了30%左右。”新研股份運營管理部經理徐佳文說,企業的零配件來自多地,到了零配件就立馬生產,包括春耕設備、玉米收割機、青貯收割機等,而針對因物流無法到廠的零配件,企業啟用了備用的合作商,儘量不耽誤生產。


  商會出力:


  找資源通渠道 老闆合力推一把


  “各位老闆,這是新的政策,大家快看看有沒有需要的,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3月19日,烏魯木齊伊犁商會會長劉勇將一條“個體戶可申請8萬元小額信貸”的消息發在商會會員群裡。


  這是劉勇最近以來每天都在關心的事,從自治區出臺到烏魯木齊市、再到各區縣,只要涉及支持企業和個體戶發展的新舉措,劉勇都會及時分享給100多家會員企業,並瞭解大家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商會能解決就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的向相關主管部門尋求幫助。


  “我們商會大都是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房租壓力是共同面臨的問題。”劉勇說,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像一場及時雨,商會第一任務就是幫大家享受政策。


  同樣,作為新疆江蘇商會會長的陳志才,最近也在積極為會員企業想辦法,該商會有26個分會,共有3000多家會員企業,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


  陳志才說,目前,商會的企業之間也在資源共享,有渠道的提供渠道,有人員的調配人員,大家同心協力,希望儘快走向正軌。


多方扶持 企業自救——烏魯木齊復工復產進行時

  除商會外,市場開辦方的老闆也在想辦法。


  在位於米東區永祥片區華裕社區的新疆澤鈺廣告有限公司,主動減免了市場內所有固定商戶一月和二月的租金,共有27家商鋪,涉及20多萬元。


  “希望大家都能好起來。”該公司總經理陳有軍說,所有商鋪均已恢復營業。


  商鋪店主祁建東主說,對自己這樣的小本生意來說,兩個月1.5萬元的租金是不小的開支,自己有信心在這樣的市場發展。


  政府跑腿:


  降成本出絕招 多種難題得解決


  “在抗擊疫情、投資建廠的這段特殊日子,我忘不了工信局局長李景和他的小夥伴為我們熬紅的雙眼,也忘不了招商局局長張耀英帶領她的團隊工作至深夜,在辦公室過道吃盒飯的背影……”這段話來自新疆倍斯康醫療防護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曲廣新(以下簡稱:倍斯康)的感謝信。


  最近幾日,經開區(頭屯河區)的多個政府部門收到了多家企業的感謝信。


  “我從沒想過30天可以建成廠房,何況在疫情期間。”曲廣新說,在經開區(頭屯河區)各部門的協助下,公司建成廠房立即生產口罩,期間,區招商局一家家幫忙找原料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熬夜為企業辦手續。


  開復工以來,經開區(頭屯河區)又成立了專業工作機構,由管委會主任、區長擔任組長的經濟工作專班,分9個小組走進企業,及時瞭解企業需求,精準研判,綜合施策,確保制定的措施辦法精準有效。


  高新區(新市區)的企業也感受到了政府的貼心關懷。


  “多虧政府各部門幫忙,我們公司關鍵技術人員都已經返崗。”新疆恆遠中匯彩印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剛說,這些人員順利返崗復工,使得公司本月生產任務提高20%。


  高新區(新市區)區屬100名副縣級以上領導深入企業(項目)一線,採用“一企一策”“一企一案”的方式,解決企業返崗人員復工復產、人才短缺、資金匱乏、原材料缺乏、供應鏈不暢等具體問題。


多方扶持 企業自救——烏魯木齊復工復產進行時

  高新區(新市區)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鑫說,園區辦協調相關部門,通過社保補貼、房租補貼、金融支持等方式,全力支持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目前,園區已開工企業138家,做到了應開盡開。


  同樣,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兗礦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在甘泉堡經開區的支持下,破解了生產經營、供應鏈保障等方面的難題,政府通過為企業設立產品專用線等舉措,使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一體籌劃,同步部署,同步落實。


  兗礦新疆煤化工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姚剛說,該公司的主產品尿素是春耕重要物資,因為有了甘泉堡經開區為企業開闢綠色通道,目前已達到每天1700噸的滿負荷生產狀態,政府還為企業疏通運輸渠道,及時保證園區原材料和產成品運進運出,為新疆春耕工作做好充足的物資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