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固態硬盤,如何選擇分區,分區有何影響

很多朋友升級電腦之後,也會像使用機械硬盤一樣,裝完系統之後,將固態硬盤分區。但是,有的朋友升級的是120G或者240G的固態硬盤,為了方便工作,將固態硬盤分了1、2、3區,有的朋友升級的是500G或者1T的固態硬盤,他們也分了1、2、3個區,那麼,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固態硬盤分區對固態硬盤的性能有沒有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索一下。

新買的固態硬盤,如何選擇分區,分區有何影響

新買的固態硬盤,到底要不要分區呢?

答案是肯定的,所有硬盤都需要分區才能使用,不分區和格式化,硬盤是無法儲存數據的,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大家說的“不分區”,其實是“只分一個區”的意思。不過,也有人都會覺得沒有分區的必要。而產生這樣的觀點,主要還是因為大容量的SSD價格偏高,很多人還是停留在小容量固態硬盤的使用上。

新買的固態硬盤,如何選擇分區,分區有何影響

而按照機械硬盤時代的習慣,多數玩家都傾向於將固態硬盤分成多個分區,每個分區根據數據類型各司其職,存儲相應類型的文件。

新買的固態硬盤,如何選擇分區,分區有何影響

固態硬盤如何分區

分區原則:少分區、大分區,分區過小不利於文件組織。就固態硬盤的容量而言,分過多的分區會令每個分區容量偏小,不利於大體量應用程序的安裝和文件的組織。當分區剩餘空間不足10%時,還會在“我的電腦”中顯示為刺眼的紅色,加重容量憂慮。為什麼提倡少分區、大分區呢?原因主要是日常使用中數據會越來越多,而當一個小容量的固態硬盤進行不合理分區後,會讓每個區的“可用空間”變得很小,間接地讓固態硬盤性能越來越慢。所以任何硬盤分區,都要保留一部分的空閒空間(即固態硬盤的OP),用於固態硬盤內部的磨損平衡、垃圾回收以及壞塊映射等優化操作。在此,也建議大家一定要及時清理垃圾文件,合理存放數據,讓固態硬盤擁有足夠的空間。

新買的固態硬盤,如何選擇分區,分區有何影響

安卓和IOS等移動設備上並沒有分區的概念,大家在使用中也沒有覺得有何不便。實際上,文件夾和Windows庫功能,都是文件組織和整理的神器,熟悉它們的使用之後會比分多個分區更加方便。

新買的固態硬盤,如何選擇分區,分區有何影響

大容量SSD建議分區

如果是TB級別的大容量固態硬盤,建議對固態硬盤進行分區。因為SSD本身容量夠大,即便分區之後的盤符容量也夠大,對日常的使用沒有任何影響,同時還方便對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管理。如果需要重裝系統,系統分區的之外數據也不受影響,讓操作不會特別繁瑣。並且,分區可提高SSD壽命,而根據自己讀寫數據的頻率來講,SSD分區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SSD的使用壽命。原因就是在存儲領域有一個冷熱數據的概念,SSD的固件算法一般都會對冷熱數據進行區分對待,在用戶有意識的將冷熱數據分區後,SSD處理數據就比完全等概率隨機的全盤寫入時的寫放大要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提高了SSD的使用壽命。


總結:最近看到一些人,秀操作,通過用測速軟件對比的方式,對同一塊硬盤,不同的分區測試,以速度的快慢來講述分區對速度的影響,那簡直就是扯淡~固態硬盤分區對暫時的性能是幾乎無影響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固態硬盤日復一日的擦寫,對固態硬盤的壽命和性能影響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