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公司開始裁員,行業寒冬要到來了嗎?

疫情是全球性的,當每天國內新聞報告國內情況逐漸好轉,各行各行逐漸進入正規,著實振奮人心。然而與國內趨勢相反,歐美開始漸漸淪陷,這對於做跨境電商的賣家們來說,卻意味著要進入一段艱難的歲月了。

歐洲國家中,意大利疫情最為嚴重,英國德國等國也開始採取相應的封閉措施,物流受阻,美國面臨同樣的情況。中國賣家數量最多的亞馬遜平臺為遏制疫情接二連三出現讓賣家直呼“驚嚇”的舉措:大批賣口罩的賬號被關閉,並強制退款,關閉口占審核通道,壓倒大家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停止FBA入倉。

跨境行業裡不少是眾多微小的企業,關閉了FBA入倉就意味著無法發貨,生意停止後現金流斷裂,公司難以為繼。這個時候能撐下去的企業也許可以守得雲開見月明,然鵝,從春節到現在,不少企業已經無法繼續經營了。

而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也必定開始了裁員了。

有跨境電商公司的運營人員發佈消息稱我們公司逼著員工籤離職合同了。

但這個節骨眼,難的不僅僅是員工。

跨境電商公司開始裁員,行業寒冬要到來了嗎?

針對這個事情有人表示:雖然現在還沒開始裁人,但感覺外國疫情再這樣發展,未來2個月內就開始裁員了。

也有人看好:這次疫情,很多小公司會撐不下去,幾個人的那種。反而單幹的影響不大。而且讓想入坑的老闆,冷靜一下。簡單說就是池子裡面的賣家變少了,要求變高了。

有員工已經降低了要求,表示:公司單量降了50-60%,提成不發就算了吧,拿點底薪就滿意了,希望公司挺住,一起度過難關,奧利給!


亞馬遜平臺表示非必要品入倉時間為4月份,扛過一兩個月,希望一切如常。國內舉全國之力做出巨大犧牲的抗疫,截止目前也花費了近2月的時間了,對於國外的情況,至少要以2個月的時間線去預估。


市場優勝劣汰,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能夠存活下來,甚至還在擴張。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可能真的是會挺不過去。困難經常會有的,京東當初因為非典,東哥線下光碟、刻錄機業務受損,才萌生線上業務的想法,創立了京東。當初非典,杭州確診4例,阿里其中就有1例,阿里被要求所有員工居家隔離,辦公區封鎖,銷售主要靠電銷的阿里面對困難,開始線上辦公,全員齊心協力,結果業績反而增長。所以說困難總會有,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同時這也很考驗企業是否有堅韌、團結的文化,真正困難的時期,看企業領導人是怎麼帶領全公司走出困境,員工是否能夠放棄抱怨,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熬過去,活下來,寒冬不會太久,春天終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