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在美國三大股指十天內4次熔斷的大背景下,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林肯冒險家Corsair於3月18日在網上成功上市。在中美關係史上,這或許算得上標誌性事件了。


“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在4次熔斷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高舉著“美國優先”的大旗,呼籲美國製造業迴流,讓全世界購買美國產品和服務,更多使用美元,以確保美國作為世界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沙俄石油大戰”和美國新冠疫情驟然急轉直下的背景下,股市出現了史上最令人驚恐的4熔斷,上個月還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的總統特朗普,如今直接宣佈美國經濟進入衰退。有經濟學家認為,這次衰退的嚴重程度將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與此同時,中國正從武漢分批撤出抗擊疫情的一支支醫療隊,全國除武漢之外已經多日未見國內新增病例。佈局中國生產的林肯冒險家,在如此大動盪的環境中宣佈在網上上市,福特對中國市場寄予的厚望與在豪華車市場上先聲奪人的急切心情可見一斑。


“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以後,急切訪問中國的是美國財長保爾森,他肩負的使命是讓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壓人民幣升值,以確保美國在金融危機中首先復甦。的確,在中國的幫助下,美國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機,讓經濟保持了10年持續增長。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美關係隨著特朗普的上臺很快走出了“蜜月期”,中美之間存在多年的貿易不平衡問題被凸顯出來,而且演變成世界經濟史上最大的貿易戰;在美國疫情爆發的時候,特朗普居然將新型冠狀病毒說成是“中國病毒”,雙方政策的對立性變得越發尖銳。這讓2008年那種求同存異的競合關係,變成了今天的帶有一些敵意的競爭關係。此時,特朗普還派得出“保爾森”嗎?此時,還想讓美國的汽車公司放棄中國市場回到美國嗎?


“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曾幾何時,福特並不願意將自己的豪華車型拿到中國來生產,以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但是,世界上並不缺少豪華品牌,德國ABB在中國幹得風生水起,在去年市場下行的情況下,豪華車依然保持著銷量增長。如果林肯再不來中國生產,或將徹底喪失進入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機會。保爾森擔任財長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防止美國經濟的空心化,尤其要把高端製造業留在美國,壓人民幣升值就是讓美國製造業迴流。但是,這一戰略使命三任總統都沒達成,連當初對中國戒心滿滿的福特,也已經發布了中國的本土化戰略,甚至也把豪華品牌——林肯也拿到中國生產了。


“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保爾森”沒來,“冒險家”來了,這既反映出中美關係深刻的變化,又反映出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強國的國際地位,不僅不容動搖,而且越來越強。同時,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地位,也將隨著此次經濟危機變得更加突出。2006年——保爾森任職美國財政時,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汽車工業不需要勇氣,而今真的需要點冒險精神了。


“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在中國沒有加入WTO的時候,美國國會每年都要就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資格展開辯論,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年年找公關公司去遊說國會議員們,以發展中美貿易,把汽車賣到中國,成為當年拉近中美關係的一股力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汽車產業鏈已經成為鏈接兩國經濟關係的紐帶,技術和市場的結合成為當今產業經濟生存、發展的突出特點。就受疫情影響的產業鏈完整度而言,當初受疫情影響,中國零部件企業停產影響到美國的整車生產;現在中國復產了,美國又因疫情而停工了,“冒險家”來到中國還真有點冒險的味道。


“保爾森”沒來 “冒險家”來了

成功上市的“冒險家”賣多少錢?和誰是什麼競爭關係,看上去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汽車這條產業鏈取代了當年的保爾森,成為從產業經濟角度,將疏遠的中美關係再拉回來的紐帶,“使者”的改變,標誌著中美國際地位和角色發生了重大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