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用時間心得

市面上太多的時間管理,“番茄法”、“四象限”、“扔猴子“,再加上各種思維導圖、眼花繚亂,光學習時間管理都用了很多時間,依然感覺周圍的事情一團亂麻,不知從何下手。


實際上根本沒有那麼複雜,真正的時間管理是不存在的,一天24小時,你管與不管,它也不能增加一分鐘,也不會減少一秒鐘。


所以,我們要管理的是自己的精力,而不是時間。


昨天有人問我,“小狐狸,你做了那麼多事情,你是怎麼用時間的?“


今天就來講講我的心法,核心就是”不做“。


拿出一張紙,寫下你想做的20件事情,我們一點點看,怎麼做減法。


“減法”用時間心得

“減法”用時間心得

做不了的,就不做


時間只有24小時,人的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所以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經常有雞湯文,奉行ALL IN”又做職場精英、又當好媽媽好妻子”。


我也很佩服這樣的人,BUT,完美並不存在。


去年的時候,我閨蜜問我,她想再職位上更進一步,我勸她,你孩子還不到一歲,再等等,她說她可以兼顧。她去找老闆的時候,(老闆也是女性),老闆就說了這麼一句話“你看看我每天下班後做什麼,你再考慮要不要向我提需求。“


女老闆,500強分支機構高管,老公是體制領導。


領導的孩子今年高考,孩子從上2年級的時候,放學後就被爸媽鎖在屋裡,自己做飯,自己做作業,自己睡覺。因為,爸媽晚上都有應酬。


閨蜜和我談了這些事情後,最後的結論是“我再考慮考慮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段時間內,只能集中精力幹這段時間的大事,就如同我的偶像韓寒上學時候所說的那樣“全面發展的結果,就是全面平庸“。


想做好所有角色的結果,就是所有角色都達不到80分。所以,評估下自己,做不了的,就不做,就少做,少花精力。


以上是減法的第一步,可以減掉10來件事情。


“減法”用時間心得

“減法”用時間心得

能不自己做的,就不自己做

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外包“,家務活,能請家政的請家政,能請老人代勞的,請老人代勞。


當然,請老人代勞又會有很多家庭矛盾,這個解決起來也不麻煩,那就是牢記,你是

請老人幫忙的,”吃人家的手短“,所以該給的報酬,還是要給;如果老人不要錢,那麼,你該給的情緒價值,更是必不可少。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馬,也是沒有的。

這是家務活。

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尤其是管理者,手下有幾個人的,如果不懂管理,就會整天忙得團團轉,哪有精力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全是在救火了。

所以,該授權的授權,該放手的放手,該誰承擔的,誰承擔。

不當老母親,也不當擦屁股的人。


這是減法的第二步,按照這種方法,就會再減去6-7件。


“減法”用時間心得

“減法”用時間心得

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


下面只剩下3-4件重要的事情了。怎麼持續的做呢?

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

我先說說自己的情況,我現在日更朋友圈,基本上在上班中午休息的時候寫當天的更文。心理諮詢和訓練營在晚上做,每天晚上要麼是諮詢,要麼是訓練營,大概2-3個小時。

每天睡覺前,給孩子講1-2個故事。刷牙前,我會健身15分鐘。

週末的時間,就是夫妻時間,親子時間,用來讀書,和孩子做遊戲。但是中午更文,晚上健身依然是要做的。

這就是我的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的心法。

關鍵在於“固定“,時間固定,不是想起來再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事情固定,不是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

如此一來,就是“減法“+“時間“+”複利“的機制,猶如坐在高鐵上,想不成長,都難。


“減法”用時間心得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