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你,念你,想見你!

時維二月,序屬仲春。

因疫情原因,遠去了正常開學時間已經一個月了,現已春暖花開,全國的疫情防控呈現了向好發展態勢,各地陸續開學的聲音也逐漸傳來,然而我們山東還沒有音訊,估計也將不遠矣。處在開學前,我,一名五十歲的教師,心情卻早就波瀾翻滾,愈來愈急切地不能自己,也不可名狀。

1

寒假中第一次到校

二月二十二日,“以到學校拿點東西”為藉口,第一次返校,其實我是想去看看久違的校園。出了門,周身“若脫籠之鵠”,更有一種“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感覺,所有的興奮欲罷不能,灑滿疾駛的車輛;所有的久違與親切,如闊別的赤子,在那昔日熟識的校園四處放眼,找尋。找到了,校園依舊,樓宇靜穆,綠茵廣闊,所有的一切,在春光下泛著春天的萌動和期待——沒有蛻變,只是少了書聲,少了熙攘;領導依然是那樣親切,那樣敬業地在守望。因隔離地有些謹慎,徜徉少頃,在與一兩個領導的幾語寒暄中辭別。雖然短暫,卻滿是回味,心中自然生有“能看一眼便足矣”的慰藉,迴歸便疾筆得以小詩《久違》賦之。


久違

可憎的疫情/壓抑了整個正月/透不過氣/居家/幾乎隔離了一切/任憑時光在煎熬中/逝去

終於/攜著又一個異樣的興奮/飛出了樊籬/放飛的心情/如同暖春中的燕子/隨著豔陽一同/灑滿/疾駛的車輛/和熟悉的軌跡

又見往昔/恁地熟悉/似闊別歸來的赤子/在激情中驚歎出/久違/久違而親切

幾許漫步/幾許感懷/沒了往日的聲息/唯有此時的靜謐/找尋/找尋/終見久違的面龐/寥寥寒暄/便在期待與/不捨中離開

迴歸/是別樣的心境/時空在自然中/流轉/心情卻似陡轉的天氣/沉重地陰晦在/居家的煩悶/與無奈中

2

寒假中第二次到校


思你,念你,想見你!

如果說第一次的返校是潑墨,那第二次便就是工筆細雕了。二月二十八日上午,頭晚下了將近一宿的雪仍在下,到處是一片銀裝素裹的靜態與雪花紛飛、雪水泥濘的動態之美的結合。

上午正好是我值班,這下可好了,不用再找藉口到學校了,也不用做“曇花一現”地駐留了。

返校路上,同是歡欣,但因得小心駕車,路上的雪景似乎未能入眼——也可能是路上平坦,景色再美,也不能吸引我更多的眼球吧,倒是校園的雪景大飽了眼福。七點四十我便來到學校,因值班時間未到,我便趁此迎風沐雪,踏潔白與泥濘前行,細細欣賞品味這雪景中的校園,或是校園中的雪景吧。

雪中的校園,更是靜穆,雪花飄飄,白雪無瑕,的確很美,美得不得不叫人浮想聯翩,思緒也因之綿綿。許是過於思想朝夕相處的師生吧,我的目光更多青睞在校園雪中的各種樹木、翠竹和操場的聯想上,雪松、松柏、銀杏樹、玉蘭樹、桃樹、龍爪槐、爬地龍、老柳樹,在雪的積壓下不屈不撓,孕育靈秀,各有風骨,各有千秋。從他們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可敬的老師們的愛崗敬業,看到了可親的優秀學生的茁壯向上和未來的前程;翠竹,本也“千磨萬擊還堅勁”,但先天生長環境的惡劣,也使我想到了那些貧困學生,想到了那些後進學生。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他們了,現在怎麼樣了?在這雪水的滋潤下,是否昂然卓立?一種親切的探望油然而生。眼前,他們枝葉上裹著薄雪,從容毅然,倒也“修竹森森”。臨別,我更寄希望於他們,希望他們隨著這場春雪的消融,來春長的更旺!雪中的操場,其時是一片唯美絕倫的廣闊雪海,和著籃球場地那耀眼的碧光水影,觀之,確實給人以大氣磅礴之感,但沒了昔日師生各種鼎沸聲音,似乎這種唯美絕倫中又存在著缺憾。

二十分鐘的雪景觀完,一上午安靜的值班也承載著更多的思索。迴歸,書得散文《早春白雪》以抒懷。

思你,念你,想見你!


《早春白雪》摘記

教學樓前,小許風,雪花簌簌飄然,跳動,如精靈般,迷離了雙眼。整個花壇與水泥路面雪水相間,界限格外明顯,觀望,猶如隔著汪洋看那江潔白的煙花。花壇中,高大的雪松、松柏,泛著片片綠意,頂著層層白雪,直插雲霄,招展著待到雪化時松的高潔;銀杏樹、玉蘭樹、桃樹,此時雖沒有濃濃綠意,卻叢生著細細的枝條,孕育著密密的花蕊,在春雪的包容中,倔強地向上伸展著;最惹眼的,莫過於龍爪槐了,筆直的主幹上,突兀著盤曲的虯枝,在寸許潔白晶瑩積雪的覆蓋下,立體有力,和著樹下皚皚白雪,如白龍飲澗,鱗爪飛揚。最唯美的,要數此時的爬地龍了,樹冠上積著厚厚的白雪,如身穿綠裝頭戴白茹忍辱負重的戰士,在匍匐,在隱蔽,隱蔽在白雪築成的冬青路旁,隨時等待作戰的指令般。

雪仍在下,駐足雪中,望著這漫舞和靜止,如童話般的雪景世界,不禁想起楊萬里的“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和韓愈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此時這不是最好的寫照嗎?

此情此景,已趨臻美,但似乎還不能滿足我的賞雪慾望,便踏雪前行。樓後,更是玉樹瓊枝,千樹萬樹梨花開,然而,那又是另一種韻味。校園牆外叢生著許多樹木,有高大的,有低矮的,有彎曲的,有直立的,在春雪的裝扮下,卻綠意淡淡,顯得有點隨意。

行走間,目光驚喜聚集在菁華園——校園內突起的小花園中,雖有白雪覆蓋,雖在風口高坡,卻掩飾不住蓬勃油油的綠意;兩三株尚未叢生的高高翠竹,末梢在少許積雪中顯得有些彎曲。

翠竹!我陡然想起,校園西北不大的旮旯裡,也叢生著一片,只不過因為地勢高和偏僻的原因而缺水,再加上土壤太過貧瘠——當時校舍建築後的泥土,和著殘石和剩灰而成,長勢一直不太好,中間偶有斑駁殘缺。“有一年多時間也沒看到這些翠竹了,不知現在怎樣?”在意念的催發下,我毅然前往。“還不錯,現已修竹森森!”,這是我見到時第一印象,誠然,那黃綠相間的竹葉上積著深深淺淺的雪,在視覺的高低中起伏。“相信,隨著這場春雪的消融,來春他們定會長的更旺!”這時我臨別時的寄託和希望。

這就回歸?有點缺憾,還是去看看那廣闊的操場雪海吧,雖然來時駕車已觀,但感覺那只是匆匆。立足雪水花磚,放眼遠望,頓覺視野開闊,心情波瀾,猶如曹操觀滄海般,給人以大氣磅礴之感。昔日碧綠的足球場地,清晰的跑道,餘音嫋嫋的上課聲、訓練聲、吶喊聲,猶在眼前耳畔,然而全都被這久違和白雪覆蓋。情動中,真想圍著這茫茫的操場跑道,步行或是小跑一圈以留下踏雪的足跡,那將抑或是兩種不同的美吧?然而,考慮到腿腳的不便,這種思想卻在頃刻間化為烏有;操場東邊的塑膠籃球場,確是另一番美景和另一個世界,水光瀲灩,雲樹倒影其中。透過倒影,我發現旁邊那四棵親切的老柳樹,在春雪的洗滌中,柳條已泛著淡黃的綠意,給人無限清新之感。

滿載著一路觀雪的收穫和感想,我回到值班室值班,此時學校其他領導也陸續趕到學校。窗外,雪還在繼續,似乎沒有停的意思,只聽到樓上欄杆和安全通道處,同時傳來了“滴答,滴答”雪水融化的聲音,如同下雨般。

思你,念你,想見你!

3

寒假中第三次到校

今天,是三月十五日,風稍大,卻也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上午八點,因學校班主任開會,我自然得開車去送身為班主任的妻子。這是自寒假以來我第三次返校了,每一次到學校的心境在興奮、久違與親切的大同中亦存小異。

趁班主任開會之時,我在校園中開始了漫步,開始了體味。藍天碧日,國旗當風;操場空曠,清新中蘊藏著勃勃生機;柳條泛綠,柔梢披風;雪松參天,因風搖曳。校園中充溢著春天濃濃的呼喚氣息,心情也在“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淺淺達成中欣慰了些許。

輕步間,陡然發現,不知何時,教學樓欄杆和餐廳外牆壁上,懸掛了疫情防控的紅色條幅,在呼呼風中飄然起伏;廁所旁,樓梯口,餐廳外,教學樓後路面上均描繪了一米間距的紅色、白色指示箭頭和白色的圓點;樓宇間甬路口,擺放著“開學疫情防控流程圖”、“學期一日流程及錯時作息表”、“防疫期間中小學生如廁路線”宣傳刊板……一種開學強烈的開學節奏和聲音,映入心房。

班主任會結束了,接下來便是各年級、班級班主任老師第二次學生課本分發了,看來這也是今天會議的主要內容。終於在漫長中第一次看到這麼的老師了!一種無形的動力催促,我向校長要了把水果刀,不覺也加入了幫忙分書的行列。

“請幫我們把捆書繩索割斷。”

“也幫我們割斷。”

“你腰不好,不要搬書了。”

“課本分好了,我們研究一下怎麼發放更便捷?”

“哈哈,你的建議非常好,我們就這麼發放!”

……

分書過程中,親切的聲音不時傳來,也傳來了同一個年級班主任老師們研究發放課本的歡聲笑語。

分書在進行,班主任老師們更在忙碌。有的班主任老師將分好的書車載送往集中的幾個村卡點,有的班主任將分好的書放在學校周邊,在家長群通知先讓臨近的家長來領取,再逐步發放。

“哎,這不是XX同學的家長嗎?你這孩子最近網課表現挺好,家長也費心了!”

“謝謝老師!”

“你的孩子挺聰明,怎麼這段時間網課作業提交不太及時,你們家長一定要多上上心哈。”

“好的,老師,只是這段時間有點忙,我們家長一定會盡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管控。”

……

在家長領取課本的過程中,只要到來的家長,每一名班主任老師幾乎都在將課本交給家長的同時,無一遺漏對自己班的學生家長進行叮嚀。這已不是純純的發放課本了。

“老師,什麼時候開學啊?我們都急死了!”

“現在還沒有得到通知,如果得到通知,我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這幾乎是前來的每一位家長共同的關注和疑問,班主任老師也都給予一一回答。

晌午十二點多,大部分班級課本發放工作已經結束,一小部分班主任老師還在堅持進行和等待中…


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

遲遲開學的心情,太過煎熬。這心情聯繫著每一位家長,每一個學生,也同樣聯繫著每一名教師。

思你,念你,想見你!


思你,念你,想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