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巴铁”之后的“塞铁”,有谁还记得南斯拉夫的《桥》

3月15日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塞尔维亚进入紧急状态。他含着泪,在无数媒体面前说:所谓的国际大团结是不存在的……困难来临之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欧盟,唯一会向塞尔维亚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中国。

紧随“巴铁”之后的“塞铁”,有谁还记得南斯拉夫的《桥》


紧随“巴铁”之后的“塞铁”,有谁还记得南斯拉夫的《桥》


这番呼吁很快就得到了中国官方乃至众多中国网民的回应。其中,中国网民们希望帮助塞尔维亚的呼声尤为强烈。

紧随“巴铁”之后的“塞铁”,有谁还记得南斯拉夫的《桥》

在他们的宣传中,中国永远是“兄弟”。在兄弟遭受疫情肆虐时,塞尔维亚一直表示,"无论如何,你们有任何需求都一定要告诉我们。"如今,我们疫情已经好转,我们物资产能开足马力,还有着充足的抗疫经验,帮助他们义不容辞。所以千里驰援,一颗没有耽误;所以民众主动提出,愿意捐款共度难关。

紧随“巴铁”之后的“塞铁”,有谁还记得南斯拉夫的《桥》

塞尔维亚也从来没有辜负中国人的友谊,在我们备受国际舆论指责的混乱时刻,塞尔维亚总是坚定地站在中国的身后。它是欧洲第一个对华免签的国家,民众对华好感度排世界第二,仅次于我们的老铁巴基斯坦。

在国际上,塞尔维亚是个小透明,没有什么存在感,平时也很少听人提起,但在中国,却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兄弟国家,尤其提起南斯拉夫,年纪稍微大点的人都很有感情。很多人对南斯拉夫的印象还是因为当年我的驻南联盟的领事馆,上了一些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当初那部南斯拉夫的经典电影《桥》,很多人都会熟悉里面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昨天发了中文版的让大家觉得没听过瘾,今天那就再放一个意大利语版本的。



南斯拉夫,一个已经消失了很久的词语,一个很多00后可能都没听过的词语,这次,因为塞尔维亚又重新从脑海里慢慢浮现。贝尔格拉德,一个多熟悉的名字,记得当年科索沃战争的时候,天天都在新闻上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以前它是南斯拉夫的首都,现在它是塞尔维亚的首都!

1945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在2003年重定新宪法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出海口变成内陆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