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夏天舒緩?東南亞病例急升 「入夏消退論」成疑

2020.03.20新冠病毒夏天舒緩?東南亞病例急升 「入夏消退論」成疑

泰國酒吧街前日仍有不少外國人出沒,大部分不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歐美大規模爆發,由於部分病徵近似冬季流感,加上熱帶氣候的東南亞地區早前病例持續偏低,有專家便認為氣候是疫情蔓延的因素,當歐美稍後天氣變暖,便可遏止病毒擴散。然而東南亞國家近日確診個案突然飆升,令不少衛生專家質疑「溫度理論」是否成立,認為嚴格採取隔離措施才是治本之道。

有醫學界人士指出,中國武漢、意大利北部和美國部分地區的氣候和溫度相近,是造成這些地區疫情迅速蔓延的原因,又指2003年「沙士」疫情亦是踏入夏天后逐漸緩和,估計新冠肺炎疫情在夏季天氣變暖後也可紓緩。

「檢測不足的錯覺」

對比其他地區,東南亞的病例早前明顯偏低,但近日當地疫情迅速加劇,例如菲律賓的確診個案在10日間由3宗飆升至140宗,促使政府在馬尼拉實施封城;馬來西亞週一單日便新增125宗確診,目前病例是東南亞國家中最多;泰國週一則新增33宗個案,是當地單日最多,當局隨即關閉學校、酒吧、戲院、鬥雞比賽及其他娛樂中心。印尼本月2日才首次出現確診,到週一已累計134宗。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潘格斯塔古表示,從目前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疫情看來,「溫度理論」並不成立。部分衛生專家亦相信,東南亞國家早前病例較少,季節性因素並無太大關係,主要原因是當局資源不足,只能進行有限度檢測,例如印尼一週前每天只作220次檢測,目前已增至每天近1,000次,因此令病例急增。

世衛:最重要的是控疫

世界衛生組織本月較早前亦稱,無證據證明溫度與疫情爆發有關。世衛「全球爆發警報及反應網絡」主席費希爾指出,最重要是各國防疫措施。

美國雪城大學公共衛生專家慕什則表示,流感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人類具季節性模式,確診個案冬季在北半球會達到高峰期,但新冠病毒是否出現同一模式,目前是未知之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