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三場: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嘉賓蒙曼點評:這是戰士的精神。“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浮雲遮不住戰士,因為他已經“會當凌絕頂”。這時候他不怕的浮雲,後來他依舊不怕。王安石後來說“三不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變法可能是需要這樣一種精氣神,無所畏懼,堅持自己的主張。有戰士精神是對的,但是王安石自己的問題在哪兒?他有傲慢之處,太相信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對,但是他太不考慮其他了。他自己是一個君子,但是這個社會不僅有君子,還有小人。比如他推廣的那些法條,如果這個社會全是像王安石這樣的人,這些法令就沒有錯,變法可以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在真正推行變法的時候,形形色色的人太複雜,而法條自身太簡單,有好多人去鑽空子,讓變法推行得天怒人怨。不僅僅反對派不喜歡,他真正想幫助的那些小民百姓也不喜歡。所以說詩人也罷,政治人物也罷,關鍵是一個度的問題。王安石在戰士和政治家之間沒有找好這個度,但是從這首詩來講,還是相當有激勵作用,尤其是少年,讀起這首詩,會覺得非常精彩。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三場: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嘉賓康震點評:王安石是一個很敢寫詩的人。實際上,在宋代,像李白、白居易那樣寫詩敢言的人比較少。白居易寫《長恨歌》,公開地說“漢皇重色思傾國”,宋代人不會這樣寫詩。王安石是比較敢寫的,膽子比較大。司馬光就說過,王安石要不是搞變法,這麼博學的一個君子,朋友會很多,正是因為搞變法,王安石一個朋友都沒有。其實他所做的事情,沒有一樣是因為私心。凡事要有個法度,特別是像變法,要在協同與和諧中往前推進,不能一意孤行。但是,凡是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家,不管他的成敗,他的精神都是值得讚許的,王安石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尊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