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三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節選)白居易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主持人董卿點評:這個“愁”是暗暗地在心底滋生的感覺。

嘉賓康震點評:《琵琶行》裡面最核心的是音樂描寫,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寫“梨花一枝春帶雨”時,當時30歲。這首詩是十年以後寫的,40歲的白居易依然顯示出了非常優異的藝術創作力。一個人的藝術創作力究竟能維持多長時間?白居易回答了這個問題。30歲的時候,他還只是長安郊縣的一個小官,和朋友遊了一趟仙遊寺,想起當年天寶往事,寫了《長恨歌》。寫得非常好!“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這詩一出來,立刻轟動天下。

十年以後,到了江州,遇見了一個商人婦,聽了一曲琵琶曲,立刻引發了藝術天才無邊的想象。僅僅是這一段音樂描寫,一會兒急一會兒緩,一會兒疏一會兒密,一會兒高一會兒低,間關錯綜,反應的是詩人極為複雜的內心世界。他是江州司馬,這個女性是歌女出身,雙方地位差距很大,僅僅一首琵琶曲,他就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對於底層民眾的心態認同,說明白居易是非常偉大的,能夠俯下身來與對方平視,交換內心。《琵琶行》不愧是千古佳作,備受推崇,應該反覆詠歎,方得其中真味。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三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嘉賓蒙曼點評:白居易是中唐人,與好友元稹開始把眼光投向世俗生活一樣,他們都在向世俗文學致敬,向世俗生活致敬,想俗樂致敬。琵琶是俗樂的首領,琴是雅樂的首領。古人說,這個人是劍膽琴心,他不能說是劍膽琵琶心。江州司馬到這個地方,聽見俗人宴俗樂,有俗世的哀愁,他有感於心,寫了《琵琶行》。其實《琵琶行》在當時也是世俗文學,白居易在選自己詩集的時候,常常對這種文章還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他說有“風情”,包括《琵琶行》也都是屬於“風情”類的。可是後來歷史恰恰選擇了這些當時可能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文章。所以說很多東西,美好的東西,有創造力的東西,有生命力的東西,都產生在民間,在生活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