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新規來了

央行日前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監管從存款端著手推動降成本工作,有助於緩釋利率下行期的銀行經營壓力,亦有助於板塊投資情緒的逐步恢復。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央行日前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

一是應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二是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並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範圍。

三是將執行存款利率管理規定和自律要求情況納入MPA。

點評一:存款降成本再進一步

1、政策內容:通過微觀監管、自律機制和宏觀審慎監管,協同推進存款降成本。根據媒體相關報道,此次通知的核心內容包括:

(1)定期智能存款:重申按要求整改不規範創新。據財新網報道,12月下旬監管指導叫停靠檔計息定期存款產品(根據《儲蓄條例》,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付息,而非靠檔計算定期利率),要求2020年末之前相關存款產品壓縮至零。此次通過正式下發文件的形式,再度重申“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預計部分銀行前期開展的靠檔計息活期產品、靠檔計息定期產品在年內或將加速清退。

(2)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範圍。此前,結構性存款作為創新存款品種,未受自律機制關於存款利率上浮比例的限制。此次將保底收益納入每月自律監測範圍,將實質封堵目前部分銀行借結構性存款變相規避上浮比例限制的做法。結合去年9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結構性存款結構真實、表內管理和定價合理的監管方向更為明確。去年四季度,全行業結構性存款壓降1.3萬億至9.6萬億(其中,大行/中小行分別降低12.1%/11.2%),監管從嚴後未來仍有下降空間。

(3)存款利率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納入MPA及自律機制合格審慎評估。這意味著,定期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的以上監管要求將納入MPA考核範圍。考慮到定價行為作為MPA考核中兩項“一票否決”指標之一(資本和槓桿情況、定價行為),預計這將有效推動各銀行下階段強化存款利率合規性的執行。

2、政策展望:定價行為約束與基準利率聯動機制或並行,存款降成本方向明確。

(1)強化利率定價約束:我們判斷將繼續強化對各類創新型存款(即,過往規避自律機制上浮上限要求的品種)的微觀監管與定價約束,重點是結構性存款等品種的規範性運作等;

(2)建立基準-市場利率聯動機制:在基準利率(存款端)和市場利率(貸款端)並存階段,建立二者聯動有助於同時降低融資成本和確保金融系統穩定,結合前期央行人士的系列表態,預計下階段存在調整存款基準利率或強化利率加點約束的可能。

3、投資觀點:存款降成本緩釋經營與情緒壓力,關注低估值下的股價空間。監管從存款端著手推動降成本工作,有助於緩釋利率下行期的銀行經營壓力,亦有助於板塊投資情緒的逐步恢復。當前銀行板塊平均估值僅為0.75xPB(對應2020年),配置價值突出,建議積極配置,把握短線投資思維下的相對收益、以及長線投資思維下的絕對收益。

點評二:央行下發存款新規意在降銀行負債成本

1)明確要求創新存款產品整改,助力降低存款成本

靠檔計息產品,是指客戶買入該創新存款產品後,如果提前支取,銀行會根據客戶實際存入時間以靠近的定期存款檔計算定期利息,剩餘的按活期計息,讓客戶的存款利息最大化。該產品本質上是高息攬儲。

據19年底的第一財經報道,當時靠檔計息定存產品已經被叫停。此次,央行發文則進一步明確此要求,要求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有關規定。

2)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範圍,促結構性存款收益率下降

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範圍,或意味著保底收益率向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看齊。據19年3月經濟日報報道,從大額存單利率來看,大型商業銀行的上浮比例基本在50%左右,而股份制最高可達到52%,城商行最高可達55%。新規之後,大行1年期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將不能高於2.25%。我們認為,此規定能夠促進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下降,轉向真結構,避免淪為高息攬儲工具。未來結構性存款利率將類似“0.5%或6%”、[1%-4%],取決於掛鉤標的實際表現,實際保底收益率有望明顯下降。

存款新規來了


截至20年1月末,結構性存款10.8萬億,規模較大。我們預計新規促使結構性存款平均成本下降20BP,年化節約商業銀行利息支出約216億元,提振淨利潤增速0.81個百分點。

3)存款基準利率下調可期,降銀行負債成本以降貸款利率

截至19年底,銀行業負債中存款佔比達72.2%,可以說,存款成本決定銀行負債成本,存款成本制約貸款利率下行空間。2月22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稱,“未來人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考慮到疫情海外擴散,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油價大跌,通脹壓力或緩解,我們認為,可儘早下調存款基準利率,促使貸款利率下降,助力經濟增長。

本文來源:銀行青年綜合自中國證券報 志明看金融 志明分析師 麥高bank


存款新規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