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哈代的小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哈代笔下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具有强大的魅力。而隐藏于乡土气息背后的我们不难发现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关系和悲剧都在这一环境下展开,同小说的主题密不可分,具有象征意义。

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色彩光线的象征手法

哈代小说中对一些细节,如对色彩和光线的描写对情节发展和悲剧发生常常有着明显的暗示和象征作用。在《苔丝》中,当纯洁清新的苔丝从舞会上回到自家的小屋,看到的却是“凄凉冷落,光线昏黄”的惨淡景象,大自然的明媚与家里的灰暗对比之强烈,暗示着苔丝人生悲剧的开始;苔丝初登亚雷克宅邸时,四周青绿色里却隐伏着“毒蛇”和“兴风作浪、制造悲剧的恶魔”,它是苔丝命运中一道“如血的红光”,苔丝命运的始作俑者不言而喻。

苔丝结婚旅行出发前,公鸡冲着新郎啼叫,午后鸡鸣是不祥之兆,预示着潜在的悲剧。在西方文学中,红色暗示这血、暴力、情欲、罪恶。在《苔丝》中,红色的意象反复出现,贯穿整个故事情节。

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苔丝家赖以谋生的老马出车祸时,鲜血从伤口往外泪泊直喷;苔丝的灾难之地德伯府就是红色的;苔丝受辱返回布雷谷的路上,遇见一个狂热的教徒用红色涂料往篱路或篱阶上写《圣经》摘句,这些刺眼的鲜红大字,在苔丝眼里,“它们好像在指责她的罪过似的”;苔丝复仇,杀了亚雷克后,房东太太发现天花板中间出现了一个“红点儿,看起来好像一张硕大无比的红桃牌”。

季节描写中的象征手法

哈代在作品中非常看重时刻和时段的变化,把时间称作“魔术家”。以季节为象征,把人物的命运独特、巧妙地映衬于四季的轮回交替。四季的变化及其特征反复出现在哈代小说中,自然的变化随着人物命运变化而变化。

在《远离尘嚣》中,事件的发生、发展与四季的循环严谨巧妙地相融合,四季被赋予了浓郁的象征色彩,情节显得井然有序。

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骄阳似火的盛夏,博尔伍德第一次向芭斯谢芭求婚,他太阳般炽热的爱情在胸中升腾着;特洛伊中士和芭斯谢芭的热恋迅速升温,在夏天里他们结为了夫妇;然而,他们的激情被凉爽的秋风吹得荡然天存,秋天里这对恋人便分道扬镳了;晚秋透着凄凉萧瑟,范妮被特洛伊诱奸后遭抛弃,悲愤绝望地离开人世,鲜活的生命随落叶飘逝。

人世间并非总是明媚的春天,爱情也绝非如夏日般火热,而是充满了悲剧和凄苦;严酷的隆冬,博尔伍德经过多年的煎熬苦盼,终于赢得了芭斯谢芭的爱。可就在他兴高采烈准备迎娶新娘,她失踪多年的丈夫一一特洛伊,忽然归来,恍惚中博尔伍德开枪打死了他,悲剧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季节的特征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人物的命运仿佛四季的轮回不可捉摸,变幻莫测。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无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德伯家的苔丝》以季节为象征的手法十分突出。它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来划分情节阶段的,苔丝的命运巧妙地遵循着四季交替循环的规律,春天时来运转,秋天失意衰落。

故事开篇,“五月下旬的某个黄昏”,苔丝与女伴们身着白长衫,手拿绿柳条,欢快地起舞。自然界的清新嫩绿正象征着苔丝花季年华的晶莹无暇,生机勃勃,正值人生的春天;秋天,在“十月末的一个礼拜天”,极目远望,已是一片凄凉的“黄褐色”。

受辱的苔丝回到家中,饱尝丧子之痛,备受舆论重压。荒凉惨淡的景象正是苔丝悲凉绝望的内心的写照,生命在秋天里在萎缩;来年夏天,苔丝在奶牛场恢复了生命的勃勃热望,草木葱茏,暗香浮动,“粉色”的黎明,“紫罗兰色”的傍晚,苔丝和克莱尔萌发了纯真的爱情,品尝着浓烈的爱情美酒编织着梦幻般的未来;冬天,苔丝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已作弃妇四处流浪。

随着苔丝生活经历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清晰地展开画面。造化弄人,幸福短暂、虚幻,命运残酷、无情。自然的变化与人物的命运轨迹和谐跳跃,宛如音乐的律动: 或舒缓欢悦,或如泣如诉;时而振聋发胺. 激越昂扬;时而幽咽悲鸣,音断欲绝。

四季及其轮回的象征意象把作品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动、艺术地构建起来。

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以动物为载体的象征手法

动物是哈代小说中常见的象征体。哈代在创作《卡斯特桥市长》时在日记里写下过这段话:“他们都是笼中之鸟,唯一区别是鸟笼的大小不同而已。就连这一点也是悲剧的一部分。”

牛的意象展示了人的性格、本能、命运。牛是卡斯特桥司空见惯的动物,在第二十九章英雄降牛救美中,这头凶猛异常、硕大暴烈的牛正是亨查尔的本体象征,亨查尔不是被伐尔弗雷打败的,而是被本能击垮的,是本能使他走上人生赌场的。

《远离尘嚣》中,芭斯谢芭骑在马上,行动之敏捷,“就像翠鸟一样”。《还乡》中的朵荪各种各样的动作都与鸟的飞翔姿势一样,沉思时犹如一只停在空中,无声地疾飞。宁静时像一只燕子,快速地掠过。

另外,哈代喜欢把人物比喻成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游苔莎溺水而亡后,蓬松的黑发就像“丛林一般覆在额上”。苔丝的头发被淋湿了,变得“比海草强不了多少”。花花公子亚雷克强吻她时,只觉她的脸颊“潮乎乎,凉丝丝,滑溜溜的,好像四周地里长的蘑菇”。

运用多重载体,构建丰富意象:哈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象征手法

他的描写不但是彼时彼地人物情绪和心境的外化,而且还呈现出内在的和流动的美感,使主体和客体,人物和自然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人物的思索和情感在大自然中得到平衡、交流和调整。丰富多彩的意象传递了深刻的主题和艺术美感,营造了哈代小说的悲剧艺术世界。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