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鑫告訴你:一直學棋,卻一直不見漲棋,一定是缺了這項技能


“我應該不會拒絕從頭到尾地把生活再過一遍,只是希望能夠獲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權--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錯誤。生活的悲哀之處在於我們總是老得太快而又聰明的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時候,你也就不在了。”

——西塞羅【論老年】

趙鑫鑫告訴你:一直學棋,卻一直不見漲棋,一定是缺了這項技能


每個下棋的人都想提高水平,無論是棋迷還是職業棋手。說到學習方法,我通常就是三個詞,打譜,實戰、覆盤。這麼講是一定對的,但總是沒讓人滿意,因為人們覺得我在講一句正確的廢話。好吧,現實中的確有太多這樣正確的廢話,毫無營養。而我今天就希望在這句正確的廢話上,添加一味藥,使其變廢為寶。這味藥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好吧,我承認我有點故弄玄虛了。我想說的是,進步一定要快。

最近看到前面這句話,深深的震撼了我,出自西塞羅的論老年。

趙鑫鑫告訴你:一直學棋,卻一直不見漲棋,一定是缺了這項技能


名著的偉大之處是在你還沒有體驗老年的時候,告訴你,老年會有怎樣的心態。通常我們說老年人總是感覺很有智慧,為什麼會這樣?從常理上看,時代在變化,知識在升級,老年人的知識容易過時,那為何又變得智慧?從這句話我們可以體會出,當一切開始收尾時,才能夠看清楚面前所有事情的對錯成敗。是的,許多事只有在時間的尺度上拉得足夠長,才會明白是對是錯。但是,悲哀之處在於我們總是老得太快而又聰明的太慢,這句話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焦慮。如果我們僅靠時間的尺度讓我們明白世間的道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必須聰明的快一點,再快一點。提高水平,也要快一點才行。

覆盤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學得再多,下得再多,不吸收內化都是徒勞。進步是一種什麼過程?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內化的過程,關於技術的本質,之前的文章涉及了一些,在此不多贅述。

如果形象化進步的過程,其實是螺旋形的循環。學習、實戰、覆盤。從一個循環進入下一個循環,每完成一個循環,其實就是進步。現在商業上總在說“閉環”,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趙鑫鑫告訴你:一直學棋,卻一直不見漲棋,一定是缺了這項技能


在這個模型之下,我們自己想想,這種循環是多久一次。我們是否堅持每天學習一個知識點,然後運用並總結內化?理論上講,一天進行一個循環,是不是一定會比一週進行一個循環要進步快7倍?而很多人,下一輩子棋,也沒有經歷這樣的循環!或者是從來不學習,或者是從來不復盤,那就基本上沒有進步。

這個邏輯在我們日常教學中,也是值得注意的。學生在學了一個知識點以後,有沒有針對性的練習?

比如學了一個殺法,老師有在課後佈置練習,並修改作業嗎?

學習了一個佈局,有沒有在實戰中練習,並進行復盤糾正?

學了一個基本理論,有沒有讓他在實戰中刻意訓練?

學了一個殘局,有沒有讓他進行演練,並找到錯誤?

如果教完一個知識,卻只是在課後讓他們下棋,沒有強調知識點的運用,那就無法形成一個閉環,學習效果就會打折扣。

推而廣之,人們學習任何一項技能,基本都是學習--實踐--反思的循環過程。而這個過程,要素就兩點:嚴格執行這樣的循環過程,第二頻次一定要高,速度一定要快。頻次如果做到一天一次,就很了不起了,至於速度,最理想的狀態,學習了一招棋,馬上實踐運用一下,運用完了以後立即進行復盤總結,並制定接下來的學習方案。這是理想的學習模型。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這麼一想,學棋也不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