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伟之歌》-(作者:张映文)


《田伟之歌》-(作者:张映文)

《田伟之歌》

洛阳山下田伟村,

三面河水似凤形。

后龙山脉龙泉水,

人杰地灵万事兴。

左方五指立青龙,

右方社山白虎蹲。

前方明堂清水桥,

后方玄武帅旗岭。

中方矗立二宗祠,

全村九姓一家人。

张夏李邓兄弟好,

欧蒋唐彭叔伯称。

陈姓住在枫木山,

田伟最先来扎根。

土地肥沃田中穗,

山林延伸甘竹分。

沿漕两岸山水秀,

传奇故事传后人。

先述东岸九水井,

再说西岸百级岭。

二岭对峙如龙虎,

左高右低二寺门。

九水井上九口井,

泉水长流绕山村。

良田百亩如蛛网,

十三组民在此生。

九水井上是宝地,

一位高僧留了神。

建筑九水大寺院,

金壁辉煌佛百尊。

高僧引纳千人仰,

香火盛旺佑黎民。

高僧百二卒于此,

葬于寺左石窟坟。

墓内高宽十余米,

石櫈石桌加石门。

高僧亲随来守墓,

居住陵前小山根。

伴随一头大水牛,

耕作农田供寺僧。

青山绿水风光好,

下午放牛上午耕。

一天正在牛耕作,

晴天霹雳雷声声。

水牛一惊朝天吼,

挣脱犁藤山下奔。

亲随急忙去追牛,

追呀追到枫木亭。

忽然一声轰轰响,

巨石爆开一扇门。

水牛躲进石门内,

巨石合拢不见身。

瞬间石洞泉水涌,

清澈泉水流不停。

泉水下方大巨石,

现在还有牛脚印。

再说西岸百级岭,

五马归槽立寺门。

四面环山泉水绕,

胜似一个聚宝盆。

寺内佛像一百二,

弥勒大佛笑口迎。

有求必应佛光照,

每日香火数百名。

正当香火日日旺,

来了五八大跃进。

砍树拆寺炼钢铁,

砸佛除旧破迷信。

现在己成一荒山,

路荒寺无野兽横。

寺的坡下一岩洞,

百米之高千米深。

中间一条大街道,

两旁铺店列于横。

右侧通往孝天龙,

左侧可达罗坝村。

中街一个月亮洞,

光照岩内似月明。

洞门斜下一高坡,

悬崖峭壁十丈整。

进洞必须向右进,

千万不能向前行。

一不小心滑下去,

粉身碎骨要丧生。

话说一九五O年,

两个土匪洞藏身。

藏得宝珠几十款,

藏得金条几百根。

两个土匪要分赃,

二人争夺一丧命。

剩下一人不敢归,

三棋附近埋黄金。

三块石板刻三棋,

八月十九月中影。

不知是谁能挖掘,

命中注定发财魂。

三述靠山帅旗岭,

左高右低三角形。

山下淌水灌百亩,

上部二条斜石纹。

中部内藏躲兵岩,

直径百米是岩厅。

厅内石碑数十块,

大小长短斜倒横。

右边岩内上下洞,

上洞楼上十八层。

岩内石桌加石櫈,

弯弯曲曲通侯坪。

下洞宽阔不见底,

丟下石头无响声。

百米绳子吊石头,

绳子垂力往下沉。

洞底是陆还是水,

万丈深渊是个迷。

不知洞内有妖气?

不知洞底有多深?

不知丧失多少命?

不知死掉多少兵?

不知是否无底洞?

不知是否老鼠精?

左边岩洞宽平坦,

大大小小至淌门。

下边三楼有阴河,

哗哗流水入耳根。

中门洞口像迷宫,

错综复杂十三层。

进入必须作记号,

东南西北分不清。

上爬下坡十公里,

上上下下穿岩.根。

门口悬崖百米高,

只容一人出入门。

可谓一人来挡关,

真是万夫莫开成。

二零六年公元前,

刘邦项羽楚汉争。

汉王率兵追项羽,

项羽带兵此藏身。

汉王追至洛阳峰,

守了三月不见兵。

难道在此飞走了!

难道遇到天上神!

难道下了地府去!

难道上帝灭吾丞!

守到六月初六日,

带的粮草已食尽。

一声令下往回撤,

留下遗物在山顶。

现在名叫汉王殿,

汉王遗址还保存。

汉王撤走数日后,

项羽带兵返回程。

躲兵岩名由此定,

兵躲岩内才保身。

后龙山脉功臣大,

帅旗岭下万代春。

田伟人民要开发,

添作潇湘永昌盛。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日

张映文作于华南工艺美术学校

《田伟之歌》-(作者:张映文)

清水桥

清水桥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北端,东邻鲤溪镇,南邻柏家坪镇,西邻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西北邻双牌县麻江乡,北邻桐木漯瑶族乡,镇政府驻地清一村与清二村(既清水桥圩),距县城37公里。全镇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总面积148.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8公顷,人均耕地0.03公顷。

村情简介

《田伟之歌》-(作者:张映文)

【田伟村】 Tiánwěi

村立田中间得名田围,后雅化为田伟。村委会驻田伟,辖田伟、枫木山、九水井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70.5公顷,461户,1642人。

《田伟之歌》-(作者:张映文)

【清一】 Qīngyī

以村立桥边,河水很清得名清水桥。后分为两个村,清水桥一村,简称清一。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24.4公顷,238户,800人。

【清二】 Qīngèr

村名来历见清一。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29.1公顷,261户,906人。

【平一】 Píngyī

以村前田土平坦得名平田,后分为平一、平二、平三、平四四个村。村委会驻平一,辖东岗脚、汝仙岩、段家、平一等17个村民组。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71.4公顷,388户,1334人。

【平二】 Píngèr

村名来历同平一。辖12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63.7公顷,319户,1076人。

【平三】 Píngsān

村名来历同平一。辖12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59.2公顷,334户,1184人。

【平四】 Píngsì

村名来历同平一。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26.7公顷,173户,626人。

【大金盆】 Dàjīnpén

原村后头山似金盆得名。村委会驻大金盆,辖大金盆、梅花村、雪背塘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35.2公顷,228户,797人。

【晓塘铺】 Xiǎotángpù

铺子立在塘边得名。村委会驻晓塘铺,辖晓塘铺、军屯里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41.3公顷,185户,704人。

【上马石】 Shàngmǎshí

传说汉朝皇帝在此路过上马、下马得名。村委会驻上马石,辖上马石、廖家岭、刘家岭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29公顷,160户,651人。

【座塘】 Zuòtáng

村前有口大塘,唐代大历县址,为官员坐堂之地,故名座堂。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28.8公顷,185户,646人。

【吕家桥】 Lǔjiāqiáo

因吕姓建居桥边得名。村委会驻蒋家。辖蒋家、吕家、罗家、成家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40.5公顷,237户,900人。

【大河铺】 Dàhépù

村居江边,昔有商铺得名。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4.2公顷,65户,275人。

【大竹源】 Dàzhúyuán

村境多楠竹得名。村委会驻大竹源,辖大竹源、袁家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24.2公顷,113户,441人。

【谢家】 Xièjiā

谢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谢家,辖谢家、曹家冲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45公顷,239户,883人。

【胡家】 Hújiā

胡姓定居得名。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35.5公顷,203户,726人。

【刘家坪】 Liújiāpíng

刘姓定居得名。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8.4公顷,126户,442人。

【桐梓坪】 Tóngzǐpíng

村立桐梓山边得名。村委会驻桐梓坪,辖桐梓坪、荷叶塘、兰家岭、大挤、石角冲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10.4公顷,318户,1101人。

【太平铺】 Tàipíngpù

此地原设有铺子得名。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28公顷,178户,580人。

【枫岩脚】 Fēngyánjiǎo

村处大枫树脚岩边得名。村委会驻枫岩脚,辖枫岩脚、百屋里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10.4公顷,108户,411人。

【何家】 Héjiā

村立山湾,多樟木,何姓定居得名。辖何家、段家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26.1公顷,157户,546人。

【阙家】 Quējiā

以阙姓定居得名。辖3个村民组。总面积0.4平方公里,耕地14.4公顷,113户,366人。

【孔家岭】 kǒngjiālǐng

孔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孔家岭,辖孔家岭、麻石、大坝头、杨家、何家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9.3平方公里,耕地29.7公顷,202户,704人。

【百福营】 Bǎifúyíng

村后山岭似虎形,后改为百福营。村委会驻百福营,辖百福营,黄家桥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51.8公顷,287户,1040人。

【新坝头】 Xīnbàtóu

村立坝边得名。村委会驻新坝头,辖老鸦石、吕家、新坝头、何家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8.5公顷,169户,621人。

【凤形岭】 Fèngxínglǐng

村后山形似凤凰得名。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28.5公顷,171户,547人。

【龙岗】 Lónggǎng

村后横土岗似龙形得名。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4.7公顷,232户,826人。

【万家】 Wàngjiā

万姓定居得名。辖万家、新龙岗、村头坊、燕子窝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34.5公顷,266户,952人。

【洛家洞】 Luòjiādòng

洞口好,宜于落家而得名。村委会驻洛家洞,辖洛家洞、兰家岭、冷水脚、何家源、蒋家岭、马山脚、白石山、上兰家、枧木冲等17个村民组。总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67.7公顷,468户,1629人。

【再上】 Zàishàng

明朝住甘竹元,因被人欺负,把屋搬上点叫再上。村委会驻再上,辖再上、蛇头岭、水源山、尧上、牛栏关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30.4公顷,170户,551人。

【罗坝】 Luóbà

开始有乐姓住在照阳洞尾巴以姓与地名尾字得名。村委会驻罗坝,辖罗坝、蒋家坝、新屋场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75.1公顷,507户,1721人。

【西塘】 Xītáng

村西边有一口大塘得名。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39.9公顷,220户,783人。

【乐家坊】 Lèjiāfāng

乐姓定居得名。村委会驻乐家坊,辖乐家坊、堆子上、张家洞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26.8公顷,173户,564人。

【三脚岭】 Sānjiǎolǐng

村处三座山的下方得名。村委会驻杨家,辖杨家、下木源、洞中间、西毛坪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35.6公顷,250户,878人。

【泉井眼】 Quánjǐngyǎn

村内有好泉水得名。村委会驻泉井眼,辖泉井眼、黄木塘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24公顷,159户,618人。

【吾塘岭】 Wútánglǐng

由吾家坊、斋塘岭合并而得名。村委会驻吾塘岭,辖吾塘岭、下王家、塘家面、白泥田、上王家、上木源、牛婆凼、木家坊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63.5公顷,439户,1499人。

【晓睦塘】 Xiǎomùtáng

村前有丘田叫喜马塘,后改为晓睦塘。村委会驻晓睦塘,辖晓睦塘、唐家、金阶塘、下东瓜漯、上东瓜漯、马栏背、陈家等21个村民组。总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70.1公顷,500户,1850人。

【黄沙坪】 Huángshāpíng

此地山岭黄沙多得名。村委会驻黄沙坪,辖黄沙坪、罗家、蔡山岭、二陡岭、野猪窝、毛栗坳、落阳山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23.7公顷,230户,698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