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針對大消費「 食之行業 」,菁財資本將為您烹製每15天/期的資訊快餐,祝您用餐愉快。

一、餐飲投融速遞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1、人造肉品牌“星期零STARFIELD”獲數千萬融資

3月12日,中國人造肉企業“星期零STARFIELD”宣佈,完成數千萬元融資投資方包括愉悅資本、經緯中國、美國知名植物基投資機構 New Crop Capital,及其專注於中國市場投資的合作伙伴 Dao Foods Capital。

根據公開披露信息,這是國內獲得融資數額最高的創業期人造肉企業,本次融資資金將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拓展、供應鏈夯實等方面。

業內人士表示,在環保的重大命題下,中國民眾們越來越關注食材來源。尤其是豬瘟、疫情野味等事件之後,食品安全問題必然更受重視,而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具備極大發展潛力。

最近,人造肉在國內外市場也集中性地活躍起來:1)Impossible Foods在美國經濟受創陰影下,在17日最新一輪融資中獲得約5億美元融資;2)由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早期投資人Roger Lienhard創立的植物基食品品牌Livekindly,於12日拿下2億美元融資;3)植物蛋白原料供應商嘉吉宣佈4月起,向食品零售和餐飲業客戶提供植物性肉餅和絞肉產品等

2、首次融資,巴奴毛肚火鍋獲番茄資本近億元投資

3月16日,火鍋連鎖品牌“巴奴毛肚火鍋”正式宣佈已獲得近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本輪由番茄資本獨家投資。

巴奴毛肚火鍋成立於2001年,定位中高端火鍋市場,目前已有65家直營店,覆蓋北京、上海、西安、鄭州、蘇州等全國20個城市,並建有3家現代化中央廚房。

據悉,番茄資本此次投資除為項目提供資金外,還將在戰略規劃、營運體系、供應鏈及食品安全、財務體系、稅務及用工合規、上市規劃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巴奴其實現規模化的發展和擴張。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3、紅杉與高瓴入局,君樂寶獲新一輪投資

3月17日,紅杉資本對君樂寶的戰略投資正式完成,投資額超12億元,並以15.26%的持股比例成為君樂寶最大的機構股東。此外,高瓴資本、中秦興龍資本也參與了本輪投資。

事實上,成立於1995年的君樂寶,現營收已超百億,且依然高速增長。2018年,君樂寶營收達130億,在如此巨大的營收規模基礎上,2019年君樂寶依然能保持20%以上的營收增速。

如今,多家知名基金及國資背景基金的入局,或將加速君樂寶IPO進程。

二、餐飲新聞動態

>餐飲服務業:休閒餐飲

1、星巴克季度銷售額砍一半,開店計劃或延遲到明年

近日,星巴克發佈公告表示,在中國大陸的2月同店銷售,比去年同期銳減78%。

據報道,星巴克原本預估中國門市Q2銷售額將增長3%,但受疫情影響,星巴克此前被迫大面積關店,加上營業時間縮短、客流量銳減等因素,星巴克預估中國門店第二季度銷售額或將減少50%,至4-4.3億美元(星巴克財年從每年9月底-10月初開始計算)。

星巴克方面表示,目前中國90%以上的門市已經恢復營業。但由於本季度業績的大幅下滑,或將推遲在中國開設門店的腳步,今年度的部分開店計劃可能延到明年。

2、星巴克投資9億,咖啡創新產業園2022年落成

3月13日,星巴克宣佈,將在中國打造一座集咖啡烘焙與智能化倉儲物流於一體的咖啡創新產業園,計劃於2022年落成。據悉,一期項目將投資約9億元人民幣(1.30億美元),用於建設該園區的核心主體——咖啡烘焙工廠。

這是星巴克在亞太市場的首次生產性戰略投資,也是在美國以外最大的一筆投資,旨在將中國打造成為星巴克全球咖啡烘焙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3、奈雪喜茶上線天貓,加速數字化新零售

3月18日,奈雪的茶旗艦店正式登陸天貓,主要售賣茶禮盒、飲品套餐等。奈雪電商負責人表示,未來還會將天貓旗艦店與奈雪的會員系統打通,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場景和更豐富的產品,不斷升級會員權益,拓展零售渠道。

另一邊,喜茶也即將上線天貓平臺,除售賣周邊和聯名產品、喜茶卡券外,還將推出一系列果汁、酸奶、餅乾類新品。這一計劃有助於喜茶打破原有服務半徑限制,挖掘更深層次的用戶場景,增強消費體驗感。

實際上,喜茶一直在發力周邊產品、聯名產品以及自身的零售產品,尋求新的營收增長點,同時增加與消費者的黏性。比如與盒馬聯名推出的青團,1月上線的“喜茶小方”餅乾等,都出現了數小時售罄的現象。

菁財簡評:

對於餐飲企業而言,餐飲零售化將是未來幾年的必然發展趨勢。

零售化做的好的餐飲企業,不僅成長的天花板將被明顯打開,綜合競爭實力也將大大提升,在資本市場上,無論是融資的便利性還是估值溢價,都將有明顯提升。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現在很多優秀餐飲企業的零售化戰略,已經突破了傳統圍繞“吃”的零售化,開始了周邊衍生IP產品的開發。

像喜茶、奈雪、瑞幸等,都在大力開發周邊衍生產品,不僅拓寬了收入來源,更加深了與消費者間的情感互動,提升了品牌粘性。

4、喜茶新店直播開業,雲吃雲逛推新品

3月1日,喜茶廣州首家LAB店採用抖音直播的形式開業,在線上帶領消費者“逛吃”。直播期間,喜茶為粉絲準備了滿減券、贈飲券等諸多福利,還推出多款限定產品。據悉,當天直播間觀看人數過萬。

業內人士稱,後疫情時代,飲品老闆從KOC變身主播,活躍在電臺、抖音、電商等多個渠道,線上“雲營業”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5、快樂檸檬張妙苓:將逆勢新開超600家店

疫情衝擊下,在大陸擁有1000家店的快樂檸檬,從去年與阿里口碑合作推出的智慧奶茶店,到扶持加盟商穩定軍心等,自救效果初顯。

截至目前,快樂檸檬600多家店在線營業,單店日均外賣訂單提升50%。個別門店每小時外賣訂單超百杯,外送業績增長超5倍。

快樂檸檬總裁張妙苓表示,雖然2020年開局不利,但6個月後業界或將迎來全面復甦。行業洗牌無法阻擋,而快樂檸檬的母公司雅茗集團,將逆勢新開超600家店。

6、交不起鋪租,許留山悄悄關店

3月13日,據港媒報道,香港老字號甜品品牌“許留山”連續遭業主討租,3月11日再遭權記玩具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清盤。

許留山表示,公司業務受修例風波巨大沖擊,來港遊客急劇減少,在香港的業績遭受重創。據悉,許留山在過去數月已關閉10餘間香港門店。

更糟糕的是,陰霾正逐漸從香港向內地城市門店蔓延。儘管許留山官方回應稱,內地門店未受此事影響,但其表現也並不盡如人意。企查查顯示,許留山位於廣州深圳上海等城市的門店,也出現了大規模註銷。

>餐飲服務業:火鍋

1、海底撈進軍中餐賣炒菜

3月1日,海底撈在App、官方京東自營旗艦店、微商城、外送、官方天貓旗艦店,上線旗下《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目前暫限北京、天津、廊坊地區購買。

據悉,該系列包含12 款經典好菜,4 款精選靚湯,包括多地特色菜式,食材已預先做熟,3-5分鐘加熱即可食用。同時,菜品分為單人餐和多人餐,價格在36-125元之間。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2、呷哺呷哺盈利預警:年度淨利潤預減約28%-38%

近日,呷哺呷哺發佈盈利預警,其中提到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影響,預期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淨利潤將減少約28%至38%。

專家人士分析稱,租賃會計準則變更是一方面,實際上,呷哺呷哺已進入發展瓶頸期,儘管營收每年以約20%增速上升,但淨利潤增速卻一路下降,屬於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這兩年,呷哺呷哺隨著門店的擴張,營收有所增長,但管理成本和門店擴張成本對淨利的侵蝕比較大。同時,細分領域高端品牌的盈利對公司利潤貢獻也不高。

>餐飲服務業:小吃快餐

1、九毛九恢復部分門店運營,業績或受疫情影響明顯

日前,九毛九恢復部分門店運營,剩餘門店將根據門店所在地區疫情防控的發展逐步恢復營業。

此前在2月17日招銀國際對九毛九的測算,受疫情影響,停業15/30/45天,將使得對九毛九2020年淨利潤下調17%/28%/41%,銷售額下調4%/7%/10%。

2、樂凱撒陳寧:每月虧損1300萬,不裁員反要開新店

目前,樂凱撒比薩的140家直營連鎖店,分佈於上海、廣州和深圳。此次疫情影響下,樂凱撒預計每月虧損1300萬,但相比部分餐企損失並不嚴重,這主要歸功於此前早已佈局的餐企數字化,美團後臺的線上交易數據為其提供了經營啟發。

陳寧表示,疫情過後,他改變新開34家門店的計劃,計劃加碼擴增到60家,樂凱撒比薩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期。

3、左手倒右手,麥當勞中國22%股權花落中信資本

3月2日晚間中信股份發佈公告稱,出售其持有的FFHL的42.31%股權給中信資本,出售總代價為5.33億美元。

目前,中信股份間接持FFHL61.54%股權,而FFHL直接持有GFHL,即持有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公司52%股權,仍為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說,經過這次減持,中信股份將麥當勞中國22%的股權,轉移至中信資本。

業內人士猜測稱,此次中信系左兜換右兜的交易,主要在於:一是因為麥當勞中國的業績下滑,所以中信股份將其剝離出上市公司;二是據說此次交易讓中信股份實現了三年投資增值150%。

4、小恆水餃嚐鮮無人配送,發力新零售

面對疫情,小恆水餃最大化利用外賣等平臺,增加線上現金流:新增包子、蓋飯、半成品等品類餐品,開發品牌自有小程序、口碑自提等平臺,在北京試點無人車配送服務等。

另一方面,發力新零售,推出零售品牌“水餃物語”,補位各大商超和電商渠道。據小恆水餃創始人李恆介紹,2020年公司將重點佈局新零售渠道,其中水餃物語將不侷限於水餃,還包含包子、餛飩等餡類產品,更針對年輕消費者居家食用。

>餐飲服務業:正餐

1、不懼疫情影響,眉州東坡逆勢新開4店

疫情當下,就在大家討論如何活下來時,眉州東坡在超市裡逆勢連開4家新店,佔地20-30平米,主要售賣四川特色和招牌菜的“半成品”。

此前,眉州東坡開創的“餐飲+菜站”模式,實現線下單日最高營收7萬多;而線上開通的賣菜小程序,日售最高1365單,收入最高17萬。

此次疫情倒逼了整個餐飲產業進行有史以來的食品化創新,加速餐飲、食品、零售、電商等邊界的融合,菁財資本相信,疫情過後,一定會誕生一批具有較強創新力、整合力等競爭力的優秀餐飲品牌。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2、小南國借新零售火了,蔥油拌麵逆勢上位

說到疫情當下逆勢增長的餐飲品牌,小南國也當屬引入商業新模式的典範。從產品定位、生產到庫存、銷售等,小南國在疫情中反推出餐飲零售化的供應鏈發展路徑。

小南國表示,據2月統計數據,消費者在京東生鮮購買小南國產品的訂單量已增長2-3倍,其中蔥油拌麵這樣的面類一上線就秒空,成為最受歡迎的麵食。與去年3月剛上線時相比,目前整體銷售額增長了100倍以上。

>餐飲相關:生鮮電商

1、碧桂園下注生鮮,強推碧優選

據碧桂園官方消息,碧桂園2020年將重點推出300-1000㎡社區門店“碧優選”,預計將在粵港澳大灣區佈局600多家。

門店主營蔬菜、水果、肉類、糧油水、日用品等,品牌以自有品牌為主,主要滿足1-3公里範圍內社區居家客戶群體需求,在選址上緊挨社區。

實際上,碧桂園早於2016年內就推出過社區商店“鳳凰優選”,主營食品、日化快消和生鮮。但自2019年5月起,鳳凰優選進行戰略調整,大規模關店。顯然,此次碧優選的推出,是鳳凰優選經歷了孵化、擴張、調整後的新探索。

>餐飲相關:食品飲料

1、農夫山泉上市前奏,已提交境外IPO審批材料

在傳出IPO消息多年後,農夫山泉終於有了實質性動作。據證監會消息,農夫山泉的境外IPO審批已於3月17日接收材料。據悉,早在去年11月,就曾有消息稱,農夫山泉香港IPO計劃最早在2020年上半年進行,募資規模至少1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農夫山泉2010年-2018年的營收,從52億元增長至209億元,在多元化發展下,公司近年來營收增長呈加速趨勢。僅從2018年業績來看,農夫山泉“碾壓”食品飲料領域大部分A股公司。

同時,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經審計的總資產為200.75億元,淨資產為144.11億元,淨利潤為36.1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28.2%。

分析人士表示,從現金流來看,農夫山泉確實不缺錢。但是從國際化發展和全產業鏈發展的角度來說,農夫山泉境外IPO將有利於其加大自身渠道、品牌、國際化的投入以及未來全產業鏈的佈局。

2、億滋國際收購烘焙品牌Give&Go,拓展線下新渠道

據悉,億滋國際正式同意收購,北美領先烘焙品牌“Give&Go”的多數股權,並將通過旗下奧利奧、吉百利等品牌組合,來增強與Give&Go的協同作用。

此次收購不僅增加了億滋在布朗尼、蛋糕、鬆餅等細分領域的地位,更是將其銷售渠道延伸到傳統的烘焙門店,拓展出全新的消費場景。

3、阿里巴巴低調進軍休閒食品,推自有品牌棒倍特

近日,阿里巴巴低調進軍休閒食品,旗下天貓超市上線自有品牌Bonbater(棒倍特)。天眼查顯示,公司成立於2017年,淘寶中國100%控股。從產品類別來看,目前棒倍特在售商品涵蓋堅果、零食、農產品等品類,粗略估計十餘個SKU。

眾所周知,在休閒零食行業,電商是主銷渠道,年銷百億的三隻松鼠有近九成的銷售來源於此。而淘寶作為電商平臺,對平臺流量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有網友笑稱:阿里巴巴要做自己的休閒零食品牌,無異於裁判下場踢球。

4、三隻松鼠上線外賣服務

2月29日,三隻松鼠發佈2019年業績快報: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達101.9億元,同比增長45.61%。不過,淨利潤僅為2.49億元,同比下滑18.8%。

而在隨後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三隻松鼠表示已與餓了麼開展合作,由松鼠小店上線了外賣服務。據其介紹,此次上線外賣並非疫情下的階段性舉措,而是一種長期行為。也就是說,外賣將成為三隻松鼠新的銷售渠道。

5、再度佈局咖啡領域,農夫山泉推出掛耳咖啡

日前,農夫山泉再度佈局咖啡領域,進軍精品手衝細分賽道,推出“炭仌”濾泡式掛耳咖啡。本次產品共有黑、白、棕三個SKU,目前已在官方旗艦店上架。

早在去年5月,農夫山泉以一款碳酸咖啡飲料入局咖啡領域,隨後在10月推出精品即飲咖啡系列。如今半年時間不到,再次完善咖啡產品線,推出掛耳咖啡產品,足見其對高速增長、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的信心以及決心。

6、雀巢聯合星巴克推高端速溶

近期,雀巢宣佈在全球範圍內推出星巴克高端速溶咖啡產品,包括中度、深度烘焙速溶咖啡,及多款含奶咖啡飲品,並預計於3月中下旬,在國內各大電商平臺和商超上市。

據悉,此次新品是雀巢與星巴克聯合開發的最新創新成果,不僅融合了雀巢在速溶咖啡領域的專業,也體現了星巴克獨特的招牌式口感。去年,已有超40個市場,引入了雀巢和星巴克聯合帶來的全新產品和服務。

三、餐飲大數據與新風向

1、受疫情衝擊,1-2月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2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5.2%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2月,餐飲收入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限額以上餐飲收入928億元,同比下降39.7%。

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3.7%,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6950億元,同比下降23.4%。

2020年1-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而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26.4%和7.5%,穿類商品下降18.1%。

2020年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5.2%、環比漲0.8%。其中,城市同比漲4.8%、農村同比漲6.3%;食品價格同比漲21.9%、環比漲4.3%,非食品價格同比漲0.9%、環比降0.2%;消費品同比價格漲7.9%、服務價格漲0.6%。

菁財簡評:

儘管餐飲業受疫情衝擊較大,但終究只是階段性的影響。

菁財資本預計,未來餐飲等消費行業本身的剛性消費反彈,疊加宏觀政策的扶持和貨幣政策的“寬鬆”,會引發下半場資本市場對於優質餐飲標的資產的“搶購”。

2、“一人食”消費興起,線上日均銷量上漲252.1%

疫情期復工,安全用餐成為餐飲消費剛需,“一人食”消費加速增長。據美團外賣數據,3月上旬,一人食菜品日均銷量漲幅相比2月上旬,環比增長252.1%,比餐飲行業整體日均銷量同期漲幅高152%。

同時,“一人食”也成為各類餐廳無論外賣還是堂食,都優先考慮的產品供給形式。數據顯示,3月上旬,提供單人團購套餐、單人外賣等一人食相關產品的餐廳數量環比增長226.8%,高於行業整體營業餐廳數量漲幅。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3、《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

據美團外賣發佈的疫期首份《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復工以來,各主要城市餐飲商家外賣單量和營收都出現迅猛發展,全國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餐飲經濟已率先復甦。數據顯示,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超過55%。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的外賣消費習慣正往低線城市滲透。二、三線城市的增長尤為明顯,全國商家中,單量超越疫前的商家佔比TOP5分別為烏魯木齊、哈爾濱、南昌、西安和東莞。

從年齡層來看,90後仍是外賣消費主要群體,但原本更偏愛在家做飯的70後、60後消費群體異軍突起,成功加入“外賣掃貨團”,60後、70後佔比分別為36.7%、31.5%。

從品類來看,熟食受到極大歡迎,火鍋、燒烤、香鍋、東南亞菜和西餐,是最受上班族喜愛的TOP5。其中,火鍋外賣訂單量大幅增長,復工第二週相較第一週增長超過50%。

4、陸續復工後奶茶訂單翻一倍,上淘寶點了300萬份奶茶

餓了麼數據顯示,隨著人們陸續復工, 2月17日-23日全國奶茶外賣訂單量,比2月10日-16日翻了一倍。復工後,人們上淘寶點了300萬份奶茶,尤其在杭州等地,消費者點的奶茶數量是前一週的8倍。

菁財簡評:

菁財資本認為,新經濟週期下,茶飲等具備口紅效應的休閒餐飲,會在疫情過後迎來一波明顯的消費反彈。

此外,本次疫情使得過去兩年原本呈現惡性競爭的茶飲賽道,逐步實現供給側改革,更多山寨、個體戶和低品牌影響力的商家門店,將加速出清。

而且,在政策、商鋪、人才等利好的疊加下,優質頭部連鎖餐飲品牌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喜茶奈雪登陸天貓,巴奴毛肚“逆市”獲億元融資 | 餐飲半月報

5、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同比下滑超六成

據天眼查近日公佈數據,2020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僅53129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4.9%(2019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151352家)。

從地域來看,新增的餐飲企業主要集中在貴州、廣東、四川、福建和山東。而疫情中心的湖北省,餐飲業基本停擺,在此期間僅增加3家餐飲企業,去年同期新增3810家。

6、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3月13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聚焦改善消費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消費領域治理水平,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方面,綜合提出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19條政策舉措。

★本文作者:菁財研究院,發佈於公號菁財資本(ID:jcziben),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一家研究驅動的諮詢式精品投行,菁財資本主要為大消費成長期優秀創業公司提供高品質常年資本顧問類諮詢服務。秉承“以行業最頂級的服務,服務行業最優秀的創業者”的理念,憑藉對行業現狀和前景的獨特理解、強大的研究諮詢定價能力、精細化的服務管控力以及優良的品牌信譽度,已服務眾多優秀創業公司。關注“菁財資本”,歡迎更多的創業公司與我們鏈接,實現產業與資本的協同作戰~

★版權聲明:本平臺文章的著作權均為相關作者享有,任何機構、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等任何使用,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