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康德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

生活中,難免有意見相左、想法各異的時候,但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也是一種高級的修養。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思想完全相同的人,唯有抱著求同存異的心態去相處,日子才會舒坦。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作家喵老溼,曾在文中分享過他朋友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朋友出去吃飯,偶遇一位做街舞培訓的熟人,於是結伴同行,去飯店吃飯。

飯桌上,兩人天南地北地聊著,相談甚歡。當看到電視上在播放一檔音樂選秀節目時,街舞老師十分興奮,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了自己最愛的嘻哈音樂。

見朋友沒有發表意見,只是安安靜靜地聽,就問他:“你平時聽嘻哈嗎?”

朋友坦白回答:“其實我比較喜歡聽民謠。”

誰知那位街舞老師竟直接嚷道:“不是吧,哥們你心裡是住著一位小公舉麼?大老爺們聽什麼民謠啊,蔫了吧唧的。”

接著,還大談嘻哈的“優”民謠的“劣”。原先還侃侃而談的朋友,一聽到這話,立馬陰沉了臉。

後來的氣氛也並不愉快,飯局早早就結束了。

人際交往中,尊重別人的不同是最基本的修養,即使不認同別人的看法,也不要去隨意批評。


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每個人審美愛好都各有不同,哪怕是相同的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見解。

你有喜歡的權力,別人也有不喜歡的自由。把自己的喜好當做標準去衡量別人,只會暴露自身的狹隘蠻橫,讓人敬而遠之。

《論語》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真正的君子,不會相互貶低,只會彼此包容。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叔本華說:“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人,生來都一樣,只是各自成長的背景不同,造就了各不相同的性格與人生,但大家始終都是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

《父母愛情》裡,江昌義去江家認親,想讓江德福幫忙找份工作。即使遭到冷遇,也硬著頭皮住了下來。

江昌義吃飯時叭嘰嘴,洗臉亂用別人的毛巾,讓大家反感。平時還總是一言不發地縮在角落裡,畏手畏腳的,這與自信活潑的江家孩子們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江家的弟弟妹妹們都排斥疏遠他,只有老大江衛國對他和善友好。

一次,江衛國和弟弟去屋頂上聊天。弟弟很不滿地說:“江昌義來家裡攀親戚,就是想撈點好處。”

江衛國很淡然地說:“這是人之常情,有這個機會,誰不想為自己的前程打算呢。”

弟弟又說:“我看不慣他畏畏縮縮的,一副鄉下人的樣子。”

江衛國說道:“因為他生活在農村嘛,生長環境不同而已,本質和我們都一樣。”

江衛國的所作所為,不禁讓人心生好感。他雖是高幹子弟,卻平和謙遜,心中能容不同。

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生來都衣食無憂,很多人都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艱難。你覺得平常無奇的東西,別人也許要付出全部才能擁有。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生活本就不易,倘若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不瞭解別人生活背後的真相,就不要隨意批判貶低。

將心比心,體諒理解別人的不同,是一個人可貴的修養,也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幸福”兩個字,每個人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陪伴,有的人習慣獨處。

熒幕男神趙文瑄是一個不婚主義者。他坦言,自己很難和另外一個人長期相處,但一個人卻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選擇了只對自己負責,不害別人的生活狀態。

趙文瑄平時的生活,除了親人以外,都是圍著自己收養的寵物貓狗轉。為了它們有更適合的生活環境,還把家搬到了寧波鄉下,日子過得隨性自由。

這樣的生活,趙文瑄怡然自得。可卻沒想到,會遭到他人的指指點點,甚至被說成是“身心不正常的怪蜀黍”。

趙文瑄也很無奈,在一個採訪中吐槽道:“很多事情我覺得很普通,既並沒有傷害妨礙別人,也不違反倫理道德。但別人總覺得很錯愕,大驚小怪的。”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人生有那麼多種可能性,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完全理解,至少也學會沉默,學會尊重與你不同的人。


大千世界,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要是從心而發,活得適意而滿足,求仁得仁,便是幸福。

不對別人的人生妄加評論,和別人的生活保持距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羅素說:“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開放,這世界才有參差多態的美。”

的確如此,世界的本質就是多元,就如同鑽石,正是因為它的多稜多面,才有了它的流光溢彩。

人們對世間萬物的解讀,皆取決於視野。不同的視野造就了不同的認知,千人千面,各有各的喜好標準,各有各的處世方式。

如果總是用自己即定的認知去丈量別人的生活,未免狹隘。

尊重別人的不同,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一種高級的修養,也是一個人一生的修行。

正所謂:“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讓你特立獨行;允許別人與你不同,則讓你海納百川。”

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