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其實自私一點,沒關係

最近在看《安家》,看著房四井為她的家庭疲於奔命的時候,很想問問她的母親,有沒有坐下來靜靜地想過,自己的這輩子過成了什麼樣子,一輩子的強勢,一輩子的壓榨,一輩子的糾纏,究竟會得到什麼,沒有誰會感恩她的一切,也沒有誰會為她心疼一分,活的自私又可憐!

一個人這輩子其實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我想讓你們過得好,但是你們卻想離我遠遠的,我所做的都是可笑至極的事情!

在我們這一代人,大多都是獨身子女,每一個都是父母的依託,他們想盡辦法讓我們過的舒服,過得好,“我所做的,就是想他們過得好”但是他們努力的樣子,他們拼命工作的樣子,作為兒女的我們一直在嫌棄,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能省則省,把所有好東西都留給孩子。這種愛失去自我,毫無底線和原則的溺愛。把孩子養成一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現在的大孩子,無論將生活過程了什麼樣子,好的與父母無關,壞的都是父母責任!

爸媽,其實自私一點,沒關係

電視劇《幸福一家人》中,房家的大兒子房天憶很優秀,有一天,院長夫人找到他,告訴他要娶自己家女兒,就必須跟家裡人斷絕關係,當“上門女婿”。在糾結不久之後,他就回家表示要和全家人斷絕關係。他認為自己如今的成就,靠的全是自己的個人努力,和父親完全沒關係。

在記錄片《變形計》中,一個又一個主人公,在享受家人愛和所提供一切物質資源和優秀環境中,迷失自我,喪失對個人的思考,暴露出與父母家庭的各種問題,各種對家庭的不滿,這也成了他們問題性格,接人待物的形成,但是父母不是他們的必需品,他們一直沒有看清楚這一點!

作家劉墉說過:孩子不懂珍惜,是因為他變成了籠子裡的鳥,天天等著你喂。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喂他。

父母給的愛太滿,孩子永遠也學不會感恩,

父母應該自私一點,他們應該有他們的生活

爸媽,其實自私一點,沒關係

《少有人走的路》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

有太多父母總是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犧牲自己的所有,把孩子養成只懂索取,不知回報的人,所以爸媽,我希望你們自私一點,看看外面的風,走走外面的世界,做做自己想做卻一直沒有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