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撈金“跑路”,然後捐贈美國的那些“中國富豪”們

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越來越好的成就。因此,中國也出現了許多富豪,成為富豪之後,一旦有了錢,就很快會出名,因為公眾人物,到哪肯定都是要注意一點的。

在中國有許多富豪在國內賺了錢,會選擇在國內做慈善或者捐款,但是有些富豪在國內撈金過後,“轉臉不認人”給國外捐款這樣的人就有不少。

在國內撈金“跑路”,然後捐贈美國的那些“中國富豪”們

美國國籍“張欣”

SOHO是一個專門打造高端商業住宅的地產公司,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潘石屹和妻子張欣,因為兩位“人才”能力非常的突出,基本每次做生意都是可以賺到不少的錢,每年都能在中國撈金大概在16億元左右,在中國賺了錢過後,她給美國的教育行業捐了6個億。這還沒結束,現如今張欣加入了美國國籍!這種行為被媒體報道過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國內瘋狂撈金過後,給美國捐錢,還加入美國國籍”。

然後在捐完了過後,國外的友人普遍認為,張欣的捐款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這捐款可以促進美國教育行業的發展,讓更多美國孩子得到幫助。

給美國捐了6個億,對武漢只有兩個字“加油”

他就是我們的潘石屹“潘總!”,潘石屹是張欣的丈夫,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知名大佬,多次登上中國富豪榜和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當中國武漢出現疫情,一直到現在,他對中國的貢獻是“加油”

在此之前,他向美國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捐贈了幾千萬美元,大概是在6億多人民幣。

在疫情爆發後,潘石屹在社交平臺上轉發了自己一封信,信中寫到“武漢加油”然後沒了,沒有任何實質性東西。

而且潘石屹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捐贈了200萬人民幣。這樣的捐款讓很多中國人都很質疑“為什麼可以給外國人捐贈鉅款,自己家裡人這麼吝嗇?”

在國內撈金“跑路”,然後捐贈美國的那些“中國富豪”們

給美國捐款,後果目前最慘的人

這位富豪和其他人一樣,也是給國外捐款,但是他的下場有點慘“剛捐完七千萬,就破產了”

他就是鍾馨稼。

中國溫斯頓電池製造有限公司創辦人,稀土鋰電池發明人,電池產品的專業技術專家。這位富豪的人生就是傳奇。學歷不高,中專畢業了就去打工,而且沒家庭背景,祖上幾代都是中醫。鍾馨稼畢業過後去了一家工廠打工,雖然是一個流水線工人但是他喜歡自己摸索鉛酸電池的知識,後來他自己發明了一款新電池,是第一款免維護鉛酸電池。

後來選擇創業開公司,2010年的時候,成功上市,那個時候個人資產就已經有十億了,公司上市過後妥妥身價更高,在中國賺了幾十億

然後給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捐了1000萬美元(人民幣七千萬)剛捐完款在發表個人言論,出席活動,就接到通知,因為公司財務糾紛破產了,曾合夥人舉報,剛捐完就破產。

在國內撈金“跑路”,然後捐贈美國的那些“中國富豪”們

其在中國還是有很多大企業在國家有難的時候,挺身而出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馬雲以個人名義捐了1億人民幣,然後阿里巴巴集團捐了10個億,一共11個億

馬化騰一共捐了三次,第一次捐了2個億,第二次追加到了3個億,第三次追加到了10個億,一共捐了15個億。

而且,國內房地產的大佬得知疫情爆發後,也紛紛捐款其中:恆大集團2億元,世紀金源集團1.2億元,融創集團捐款1.1億元,碧桂園和萬科分別捐款1億元。

所以在國內還是有很多企業家是“愛國的”,人在去世後“落葉歸根”做人不能忘本,雖然說錢在別人的口袋裡,別人想怎麼使用是他們自己的權利,我們作為旁觀者沒有權利去指使他們。但是,國內賺錢過後給國外捐款,這其實很讓人想不通。

在國內撈金“跑路”,然後捐贈美國的那些“中國富豪”們

賺錢的目的其實不僅是為了可以讓自己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其實除了實現自身的價值,也要幫助國家,為國家貢獻上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微不足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管到最後,事業發展到了什麼地方,還是人走到了哪,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在哪。

你對這些富豪向海外捐款,有什麼感想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