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谷文昌》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追劇,追的更是精神

剛在央視一套熱播結束的電視劇《谷文昌》,在我市引起了強烈反響。看過該劇的黨員幹部及谷文昌的家屬朋友,紛紛暢談劇中情節,回憶溫暖往事,表示將以實際行動傳承弘揚穀文昌精神。

  “電視劇看著看著,有些回憶突然溫暖起來”

  “電視劇《谷文昌》中許多故事和情節,都是我們那個時候親歷的。父親在東山工作時,我正好讀小學。他整天下鄉,都在外面工作,回到家經常是大晚上了。雖然生活在一起,有時連見一面都難。現在回想起父親工作的辛苦,還會覺得心疼。”谷文昌的二女兒谷哲芬看著劇中的情節,回憶起了陳年往事,“當時,父親偶爾也陪伴我們。看到我們調皮搗蛋,他會逗我們玩,跟我們聊天,給我們講故事。記得那個時候,我特別開心。”

  “從父親身上,我們學到很多。他公私分明,生活簡樸,對我們要求十分嚴格。很多東西一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電視劇看著看著,有些回憶突然溫暖起來。”谷哲芬說。

  電視劇《谷文昌》播出期間,孫女谷宇鳳成了一個忠實的追劇人,“看著劉佩琦老師與爺爺如出一轍的靈動而堅毅的眼神,我彷彿看到心中那個可親可敬可愛的爺爺。爺爺對我而言,是谷家的驕傲,更是我心中永遠的標杆。”

  “一直以來,我總在家人口中、文中、照片裡追尋爺爺的模樣。小學時,我在課本里看到了爺爺,讀了爺爺帶領幹部群眾種樹治沙的故事,自豪的種子悄悄地在心裡紮根。後來,我參加了基層鄉鎮的工作,和爺爺一樣,成為一名黨員。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得以一步步地走近爺爺、瞭解爺爺。”當前正處於全國上下一心、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身處抗疫一線的谷宇鳳表示,通過重溫電視劇,更為深刻體會到爺爺拳拳為民的赤子之心,也再次堅定了她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以及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打贏疫情攻堅戰的必勝決心。

  “在谷書記的影響下,這輩子我活得很踏實”

  “看著電視劇,我心情格外激動,和谷書記在一起的日子歷歷在目。”在東山縣杏陳鎮前何村,年逾八旬的何坤祿說起和谷書記的往事。1959年初,他被縣委組織部安排在谷書記身邊擔任警衛員。1964年,谷書記調離東山之前,送給了他五件“傳家寶”:一支鋼筆、一本筆記本、一件布風衣、一雙長筒水鞋、一雙人字拖鞋。“記得當時谷書記對我說,‘小何,您在我身邊工作好多年,連續五個春節沒有回家,也沒有給您提拔,平時對您的關心照顧也不夠,這五件東西就留下來給您做個紀念。您還年輕,希望您要加強學習,努力工作。要明確幹工作不是為什麼人乾的,而是為黨和人民乾的。’這麼多年,谷書記的話我一直記著,在谷書記的影響下,這輩子我活得很踏實,過得很坦蕩。”何坤祿說道。

  電視劇中“抓壯丁”的情節,讓70多歲的東山銅砵村村民謝烏細觸動頗深,“我是在‘兵災’後兩天出生的,我的父親就是被抓的壯丁之一。在那個年代,被定性為敵偽家屬,我們的生活異常艱難。當時,谷書記了解情況後,勇敢提出把‘敵偽家屬’改為‘兵災家屬’,我們才有好的日子。”謝烏細忍不住想起谷書記的深情厚誼,“他就如銅砵歷史公園中的‘擎雨亭’一樣,為百姓遮雨、擋風,和我們百姓心連心,永遠在一起。”

  “讓谷文昌精神在心中萌發新芽”

  市委組織部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朱美華表示,電視劇《谷文昌》藝術再現了谷文昌同志一心為民、磊落無私的精神世界,也為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讓自己深受教育、深受感動。作為一名組工幹部,將認真學習踐行谷文昌精神,以谷文昌同志為榜樣,始終堅守理想信念、堅守為民宗旨、堅守本職崗位、堅守優良作風、堅守清廉本色,努力做一名“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黨員幹部,樹立和維護好組工幹部的良好形象。

  “厚積數十載的谷文昌精神一直是廣大黨員學習的榜樣,在當前特殊時期,更成為指引我們‘同心戰疫,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薌城區浦南鎮黨委書記林偉華說,“電視劇《谷文昌》的播出,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谷書記親身躬行、夙夜匪懈的偉大堅守。我們將在谷文昌精神的激勵下,繼續落細落實防疫工作,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大力抓好脫貧攻堅,以實際行動傳承弘揚穀文昌精神。”

  “電視劇《谷文昌》以實現富美東山的‘夢想’為主線,歌頌了谷文昌書記‘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堅定信仰、公僕情懷和擔當精神。”漳州第一中學龍文校區常務副校長高新建說,“此次,不少師生通過在家觀看電視劇,進一步認識谷文昌、瞭解谷文昌、學習谷文昌,讓谷文昌精神在廣大師生心中萌發新芽、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