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其实就是静心伏气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指出的大道真径

关于“循经”,由于人们的学识和修为各有差异,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就像人们的认识层次有所不同一样,循经内操的层次也是有所不同的。

循经其实就是静心伏气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指出的大道真径


处于初级阶段的人,由于心地的清净程度不同,随自我机缘和用功程度,会有不同的局部循经现象的产生。诚然不练功的人经络也是通的,但是自己却不能感受到流水穿堤,只有获得真实传授的人才能进入到这个阶段。所以,循经既简单又不简单,简单的是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感受到循经现象的存在,不简单的是如何使循经得到不断的升华。

同时,循经就是“道高龙虎伏”的过程,能做到清净自我心神,才能在身体中生发出真如元气。所以李真阳老师有“元炁惟于丹心合”的诗句。循经其实就是静心伏气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指出的大道真径,也就是伏住自身阴阳龙虎之炁,才有“道高龙虎伏”的说法。什么才是道高?就是佛经所指出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要做到清净自然。

“循经”是丹道的基础,是佛祖“太子射穿九重铁鼓”的作为,同时,也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作为。因此,循经是以武当宗风为代表的“丹经武学”的基础和贯穿始终的修为功夫,是造作法身的修为。所以,李真阳老师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循经的内容展开的。只不过是因为学子的学识和实际修为水平的不同,才产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看法。

其实,修为的学子们无需彷徨不安,要明白修为的功夫就是学会如何做一个正常的人、心地清净的人,也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磨练,去努力做到安心于“无所住”之境界。不住心于得失有为才是真实的大道。所以修为是惩忿窒欲的修为,是通过约束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尘,来复归于“本来无一物”的清净自然,是自我心地合于大道真境的作为。所以,才说“德高鬼神钦”,只有觉悟到尘心是六道轮回的根据,努力戒除贪、嗔、痴的妄念,才有可能最终进入到“本来无一物”的自由而又无垠的法身世界。也就是以自我清净的真如心去合于天地自然的大道。

修为者心地有起伏不可怕,可怕的是陷于人云亦云的迷失心地,忘记了心外无物,应该心上求法,不要失去修为的主心骨。即使暂时有疑问,也不能失去清净自然的主见,毕竟修为不是求取什么,而是如何去澄清尘心的作为。通过循经的不断深化,就可以做到万念归于一念、一念合于虚无的清净自然的大道。

修为者之所以“骑牛找牛”地四处求索,就是以外界事物的得失为意,而不是以内心本有的真如智慧为意。所以,才会认为自己没学到功夫。功夫是什么?其实就看自己是否能做到清净自然,所以才有达摩为慧可安心的公案。如果不能约束一心,始终向外求索所谓的功夫,其实是南辕北辙,心不能安则元气无法生发,也就不能通过“修墙补屋”的行功来改善身心健康,也不能为进一步进入“循经丹道”(循经即是丹道)的修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