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篇青少年學習力家庭教育文章 九十篇 對“讀經熱”我的看法

今天為什麼想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呢,源自於最近我一個朋友一頭投入到讀經班中,把他們家兩個孩子都送去了讀經班,並且有一個大的女兒讓她輟學了,據說是未來為了上文禮書院。

過去我對讀經私塾學習關注太少,當我把這樣一個現象和事件拋到華師中文系校友群的時候,發現大部分學中文的校友都不太認可這種全日制脫離體質學習的“讀經熱”,包括我當年的古代文學林巖教授對此也曾大力抨擊過。

繼而尋找前段時間我校出於某種“原因”請了一個“偽國學”大師來宣講女德,我驚覺現代國學教育,是有多麼的混亂,魚目混雜,讓父母難以辨別。

作為一個文學系科班出身的人,從內心來講我很認可中國古代文化,當年我讀研都打算學民間文學和古代文學,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提前本科出來工作了,但骨子裡的這種文化侵染是改變不了的。那麼對於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我覺得是有必要的,無論是《詩經》《論語》《孔子》《弟子規》或者是唐詩宋詞,或者是經過去除糟粕的佛經——《金剛經》,或者是茶道,中醫,這些都應該得以正確的傳承。

我也讓我的女兒從2歲半開始在吟唱唐詩,在學習中國古代經典的童話故事和成語寓言故事,為的就是把她養成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未來靈魂都帶有香氣。

然而對於這種很“狂熱”的“讀經”班,甚至讓孩子輟學去讀的,直接走讀經這條路,未來走他們的文禮書院,這條路,從內心講,我是不能接受的。

薰陶文化、影響和改變孩子習性是一回事,脫離體質類教育是另一回事。我們可以把孩子送去當做興趣班一樣學習,但如果未來就是純粹靠著背誦經史子集和國外作家的長篇著作,首先要問孩子是否能夠做到?作為讀經班這種“背誦”,純靠背誦的教學方式,有多少孩子能夠堅持?其次家長有沒有想過當有一天孩子堅持不了的時候,再想回到體制內學習,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曾經聽說過一個讀經班的學生,年齡差不多到上大一的時候,這麼多年一直在讀經班學習,突然有一次在一個大學聽了一次課,發現原來課堂還可以這麼豐富有趣;在“自我”的那個小天地外,有那麼多五彩斑斕的樂趣,後來她實在無法堅持讀經了,就只有回到體制內,重新學習,最終參加高考考大學。

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教育的機會只有一次,我實在不敢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冒險,畢竟孩子不能當做試驗品。

“讀經班”所宣揚的背會30萬字,可以去文禮書院,以後什麼都不用愁,每每都會把這樣的孩子拿來宣傳,我個人看法這就是“倖存者偏差”理論。甚至有些讀經者覺得傳統教育膚淺功利化,而把讀經模式說的神乎其乎,好像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我為什麼說是倖存者偏差呢,讀經班優秀的那麼小比例的人,用來大肆宣揚,而傳統教育出了那麼多優秀的人才,彷彿是理所當然。這就像縣城一個學校有2個學生考上清華了,肯定是一個縣都會重視,而重慶南開、巴蜀這樣的學校,每年上清華北大的都有幾十個,也就不會那麼大張旗鼓了,如此對比,就知道了。

當然我在這裡反對的不是那些真正推行國學的大師,我有個大學同學是武漢大學國學專業的博士生,有一次她說去一個單位遞交名片,別人一看“呀,國學大師”,正好發生在華師“安大師”事件檔口,弄得她好尷尬,她說到“原本我們這些真正做學術的人,都被外面那些把名聲搞臭了”。

北京師範大學的郭繼承教授也對一些“偽國學”進行了剖析和抨擊,對於這種亂象,專業科班人士覺得痛心疾首,我今天僅是一家之言,學術不易,且行且珍惜!


100篇青少年學習力家庭教育文章 九十篇 對“讀經熱”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