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與學生眼中的奶牛一樣嗎?讀讀繪本,學點“建構”

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而課堂教學的現狀卻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師生討論的對話多,學生直面文本的對話少。師生之間的教學對話,不是普通生活中的交談,而應該是彼此敞開心扉、相互接納。教師如果仍然站在高高的講臺上說一不二,學生只能隨聲附和,就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的對話。

我們可以通過這張對比表,瞭解對話式教學與長期以來形成的灌輸式教學的差異:教師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是聽懂的;而對話式教學強調的是知識的自我建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實踐活動。

老師與學生眼中的奶牛一樣嗎?讀讀繪本,學點“建構”

提起“建構主義”,有一張著名的“魚牛圖”。“魚牛圖”表達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青蛙和小魚是好朋友,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個龐然大物——一頭奶牛,青蛙仔細觀察了很久。回到池塘裡以後,小魚兒問:“你到外面看到了什麼?”青蛙想到了奶牛,於是詳細地向小魚描述了一番,小魚認真地聽了以後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青蛙讓小魚畫出來,小魚拿出紙和筆,畫出了它心中的“奶牛”。

老師與學生眼中的奶牛一樣嗎?讀讀繪本,學點“建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如果把魚看成是學生,青蛙看成是教師,奶牛是教學內容,雖然青蛙老師已經把教學內容講得非常到位了:“它們有四條腿,長著犄角,吃著草,肚子下墜著些粉紅色的奶袋子。”但青蛙老師講的牛和學生小魚所理解的牛並不是一回事。這個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學生建構認知世界的道理:孩子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教師的教並不等同於學生的認識。我們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這張被建構主義學者拿來說明問題的圖片,其實出自美國作家李歐·李奧尼的繪本《魚就是魚》。有興趣的老師也可以找來讀一讀,溫馨的故事蘊含著關於自我發現的深刻寓意。

老師與學生眼中的奶牛一樣嗎?讀讀繪本,學點“建構”

老師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然後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設計和實施教學。我們來看個課例(樹之歌)從學生每次上學都能看到的樹說起,用他們熟悉的樹帶出課文內容,這樣的設計就是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已知”,進而順利地引進文本的閱讀。

教師的作用在於有價值地引導。一方面要看到學生意見的獨特性和價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學生的知識和經驗還很有限,且他們的思路和建構方法也需要發展,避免錯誤的建構,應儘可能讓學生到現場,獲得直接經驗.正像池塘中的小魚一樣,跳出水面,有直接的感受,效果遠遠超過青蛙的仔細描述。而加強教學直觀性,就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