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週期”服務助項目順利投產

□記者 賈瑞君 李廣寅

通訊員 陳潔瑜 丁少偉 報道

本報東營訊 3月15日,在東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德仕新模式油服平臺項目已經開啟了“春忙模式”,全球油服中心目前正在完善國內外現場數據採集工作。

作為今年東營區的重點建設項目,德仕新模式油服平臺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主要面向老舊油井及低產區塊提供提高石油採收率和增產技術服務,開啟以增產分油方式結算的新模式。

“我們之前就相當於是一家‘藥店’,客戶需要產品我們就生產產品、需要服務我們就提供服務。而德仕新模式油服平臺項目就是做‘專科醫院’,對低產、低效或者關停的油田區塊進行診斷,確定治療方案,然後配套治療手段及‘配藥’,為油田區塊提供綜合服務。”對於德仕新模式油服平臺項目建設的作用,德仕能源能科技集團副總裁吳麗麗這樣形容。而藉助於全球油服中心,該項目5年內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引進高端人才150名,到2023年實現權益油產量500萬噸/年。

“在政府派駐的項目聯絡員的協同推進下,項目從立項、選址、用地、環評等前期工作關鍵節點,再到實實在在落地,推進的效率和質量都是有目共睹的。”吳麗麗說,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項目聯絡員、政府部門代辦員紛紛靠前服務,讓項目的“大腦”——全球油服中心以及總控中樞系統順利建成使用,目前已經完成實現數據統計分析、安全生產、地質油藏分析、在線方案制訂等多個功能模塊。

除了德仕新模式油服平臺這個“大塊兒頭”項目落地外,在東營區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活動中,投資10億元的威飛海洋年產300套海洋水下生產系統項目,投資10億元的高速科瑞高端智能油氣能源裝備項目,投資11.8億元的廬山路貫通工程等92個重點項目集中亮相開工,總投資371億元,吹響了東營區項目建設的“鏗鏘號角”。

這些項目不僅體量大,有不少還是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綜合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的高新技術項目。威飛海洋年產300套海洋水下生產系統項目,將在海洋水下油氣能源生產系統的國產化研發製造方面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將實現精密鑄造由粗放汙染型向綠色集中型的轉變,從而使企業成為國際領先的自動化精密鑄造生產廠……

“面對疫情對企業復工復產造成的影響,東營區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促進’,打出一套政策措施組合拳,列出“服務清單”,並選派46名項目聯絡員下沉一線,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同時用好重點項目智慧監管平臺,科學組織項目分期開工。”區發改局局長李荀說。

“今年的重點項目爭取一季度計劃開工率達到71%。為了推進項目能夠順利投產,我們將實行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相關單位將按照時間表主動對接聯繫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東營區將從項目的立項規劃、徵地、竣工驗收、運營投產等節點反向倒推安排時間進度,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推進行政審批事項無紙化辦理,全面推廣網上收件、網上審批和網上出件,確保投資項目立項、工程報建、水電氣接入等服務不斷檔、高效率。目前,東營區“四上”和“四上”外企業均已實現100%復工,為東營區項目能夠順利開工提供了可靠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