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近年來,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關於製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論述,作出重大部署,出臺系列政策,打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聚焦建設“三區三中心”,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範省。推進數字大灣區、城市大腦、移動支付之省等標誌性項目建設,2019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0%,獲批國家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產業數字化指數全國第一。

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

先後召開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推進大會和現場推進會,實施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行動計劃,深化分行業省級試點對標提升。實施18個縣(市、區)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改造)專項激勵政策。2017年以來,依法依規淘汰6191家企業的落後和過剩產能,整治提升11萬家“低散亂”企業(作坊),規上工業勞動生產率累計提高27.5%,現有在役工業機器人8.9萬臺。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實施“科技新政”,高水平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科創大走廊建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產業鏈協同創新。創建升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5家、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98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1家,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全國第一。

全力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

實施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三廊四新區”建設,推進大灣區標誌性工程,打造“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制定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行動計劃,培育4個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和15個優勢製造業集群。

加快推進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

召開全省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暨“低散亂”整治推進大會,出臺《關於加快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成小微企業園777個,入園企業4.1萬家,有效推動小微企業集聚發展、規範發展、提升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

狠抓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

組織實施省市縣長項目、“4+1”重大項目、“百項萬億”重大製造業項目、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開展全球精準合作,組織重點項目大走訪活動,狠抓項目投產達產。2017年以來完成重大製造業項目投資2845億元、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投資4000億元;2019年工作投資增長9.7%,高於全國5.4個百分點。

大力培育優質企業

啟動實施“鳳凰行動”“雄鷹行動”“雛鷹行動”培育計劃,深化企業“小升規”工作,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現有世界500強企業5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企業16家、“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02家、“隱形冠軍”企業122家、上市公司578家。

著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

出臺《浙江省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省質量大會,全力推進標準強省、質量強省、品牌強省和“浙江製造”建設,累計培育“品字標”企業971家、“浙江製造精品”975個。開展浙江製造“百網萬品”拓市場專項行動,提升“浙江製造”市場份額。

推進企業減負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6年以來共出臺五批140條企業減負降本政策,在全國率先停徵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率先固化一批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等,累計為企業減負6190億元。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清償率全國第一。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1條政策舉措,實施融資暢通工程。頒佈《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成為全國第一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

相繼出臺“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和行動方案,制定全省標準規範的全流程辦事指南,頒佈《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90天”。浙江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方法作風運用到省域治理各方面全過程。

全面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

召開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大會,建成“畝均論英雄”大數據平臺,出臺加快製造業企業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改革意見,推進“標準地”改革。2019年完成11萬家工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規上工業畝均稅收、畝均增加值分別增長8.9%、16.5%。

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

2019年第一個工作日,浙江省委啟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建立省市縣聯動、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行程問題清單、落實清單、責任清單,全年手機辦理問題51.15萬個(其中服務企業問題數15.91萬個),辦結問題50.85萬個,辦結率99.4%。

本文轉自浙商網(3月11日發佈,來源:浙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