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在苗期的作物,因為抵抗逆境能力較差,會隨時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比如黃葉、徒長、漚根、燒根等一系列不良現象,作物出現這一系列症狀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詳細瞭解一下這7大苗期致命傷!

黃葉

作物在苗期出現黃葉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來說,常見黃葉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土壤長期乾旱或過溼

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分的供應,氣候乾燥、高溫乾旱、澆水不及時等都會導致作物缺水。

當作物田地長時間乾旱缺水,或者土壤長時間過溼、排水不良等,就會使作物在幼苗期地上部出現黃葉、萎縮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幼苗枯萎而死。

土壤缺素

作物在缺乏硼、鋅、鎂、鐵等中微量元素後都會出現葉脈失綠、葉片發黃的症狀,並且大多數黃葉是由作物缺素引起的。過多的使用氮、磷、鉀肥料,而忽視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同時,過多的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作物根系發育不良,不能吸收充足的營養成分供應植株生長,導致作物出現缺素症。

肥害或藥害

春季雜草比較多,施肥也比較多,如果發生了除草劑藥害或者施肥不當產生了肥害,又或者是施用激素不當造成了藥害,那作物也是很容易發生黃葉、矮化、縮葉等現象的。

解決方法

平時施肥時要儘量增施腐熟有機肥,平衡肥料的使用比例,還要根據當地土壤的具體情況去施用肥料。

一方面能夠補充土壤中的各類養分元素,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元素間的拮抗,就能夠解決作物對不同元素的吸收抑制問題。

對於有條件的種植戶,可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徒長

農作物因生活條件不協調而產生的莖葉發育過旺的現象。枝葉高大但極端脆弱.,易倒伏。大量的養分被消耗掉,到了結果樹齡也不能開花結果,或者花少產量低。

光照不足引起徒長

因為作物本身就是向光性的,它的生長是需要光照的,當作物缺乏光照時,就會通過讓自己長高的方式來吸收更多的陽光,也就是光照不足的時候,生長素會在植物的莖稈處積累,造成徒長,所以說,作物徒長最大的原因是光照不足。

施氮多、水量大引起徒長

在幼苗期追施氮肥過多或者次數過勤,易引發徒長。

基質內水分過多,將會導致基質空氣含量減少,使根系的活力降低,如果此時再遇到較高的氣溫和較弱的光照,極易徒長。

溫度過高

溫度尤其是夜間溫度過高,幼苗會因為呼吸作用加劇消耗過多的光合產物和養分,也容易引起徒長。

播種過密

播種量過多,或者播種量合適但播種不均勻,造成局部面積內播種過密,幼苗間相互遮擋光照,出現掙搶光照、水分、空氣的情況,也會誘發徒長。

移苗不及時

幼苗在子葉展開而又未及時假植時,易徒長。

解決方法:

1.種籽催芽時間不能過長,當種籽露白或者生出1~2毫米的根時就應該馬上結束育苗,立即進行種植。

2.播種密度不宜太大,如果是直播種植要儘量做到播種均勻。

3.發現種籽拱土後就要及時去除一切覆蓋物,通風降溫,並將苗苗移至有光線的地方;如果光照太強,可以適當採取一些遮陽措施。總之,越早見光越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光工作。

4.及時刪苗、假植和定植。

5.加強通風,控制溫度溼度。

6.在育苗基質或者營養土的配製中,應該注重磷、鉀的用量,控制氮肥用量;嚴格控制水分和追肥,需要追肥時,不能偏施氮肥。

7.幼苗在定植以前,隨著葉片的發育往往會出現過度擁擠的現象,此時應當適當移動幼苗,使大小幼苗分開,並儘量擴大單株幼苗的生長空間。

8.一旦幼苗出現徒長現象,應該立即採取以上措施,同時還可以使用生長調節劑進行控制,例如使用100~300毫克/升的矮壯素或者5~15毫克/升的多效唑進行處理。

9.徒長苗在定植時,可以採取適當的深埋措施。對於容易發生不定根的品種,如薄荷等,可以採取將苗苗莖下部橫臥用土掩埋的方式來進行定值。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漚根

漚根是蔬菜育苗期的常見病害,發生漚根時,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鏽後腐爛,致使地上部萎蔫,容易拔起,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乾枯,似缺素症。

溫度過低

地溫低於12℃,且持續時間長就會發生漚根。長期處於5—6℃低溫,尤其是夜間的低溫,致生長點停止生長,老葉邊緣逐漸變褐,致瓜苗乾枯死亡。

解決方法

1、畦面要平,嚴防大水漫灌。

2、加強育苗期的地溫管理,避免苗床地溫過低或過溼,正確掌握放風時間及通風量大小。

3、採用電熱線育苗,控制苗床溫度16℃左右,一般不低於12℃。

4、發生輕微漚根後要及時鬆土,提高地溫,待新根長出後,再轉入正常管理。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燒根

作物在苗期發生燒根,表現出來的症狀一般是地上部葉片小、葉面皺縮、邊緣焦黃、植株矮小等,挖開苗子,能夠看到地下根系是又弱又黃的。

施肥過多

施用的肥濃度太高,肥裡的元素在與根系接觸時奪取了根系裡的水分,造成根系失水。

施用未腐熟的糞肥

施用了未腐熟的糞肥,在腐熟的過程中會釋放熱量,慢慢地就會出現燒根的現象。

解決方法

1、一定要合理施肥,或者是在施肥後,及時澆水,還可以用菌肥來調理土壤中的養分濃度。

2、糞肥一定要徹底腐熟好了才能使用。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閃苗

“閃苗”是由於環境條件突然改變而造成的葉片凋萎、乾枯現象。這種現象在整個苗期都可發生,而尤以定植前為最嚴重。閃苗與苗質、溫度、空氣溼度都有關係,如果幼苗在苗畦內長期不進行通風,苗畦內溫度較高,溼度較大,幼苗生長幼嫩,這時突然通風,外界溫度較低,空氣乾燥,幼苗會因突然失水出現凋萎現象,進而葉細胞由於突然失水,很難恢復,重者整個葉片乾枯,輕者使葉片邊緣或網脈之間葉肉組織幹黃,葉片象火燎一般。

解決方法

1、避免“閃苗”首先要培養壯苗,幼苗經常通風,葉片厚實、濃綠,一般不會出現“閃苗”現象;另外即便幼苗幼嫩或稍有徒長,只要堅持由小到大逐漸通風鍛鍊,幼苗逐漸壯實,也可避免。萬一幼苗揭開覆蓋後發現有凋萎現象,要立即再把覆蓋物蓋好,短時凋萎還能恢復,這樣反覆揭蓋幾次,使幼苗逐漸適應露地氣候了,再大揭或撤掉覆蓋物。

2、已經“閃”了苗的幼苗,要根據“閃苗”嚴重程度來處理。一般外葉完好,僅有零星黃斑,可進行定植,對生長影響較小;如下部或邊緣少部分葉片幹黃,定植後加強管理,心葉會很快長出,雖能影響第一穗果的產量,但後期也可能豐收;如“閃苗”嚴重,外葉全部枯乾,最好丟棄不用,這種苗即使定植後能重新長出真葉,但對第一、二穗果實影響太大,能使成熟期推遲,前期產量減低。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瓜蔓萎焉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瓜類作物長著長著突然就萎焉了,瓜蔓也發軟。

萎蔫的原因

(1)瓜蔓伸長期遭遇連續5-7天陰雨低溫,而後突然晴天高溫,葉面蒸騰作用強盛,瓜蔓葉片急劇大量失水,此時根系吸水能力尚未恢復良好狀態,讓水分代謝失去平衡,造成瓜蔓萎焉。

(2)枯萎病、蔓枯病、細菌性凋萎病引起的病理性瓜蔓萎焉。

(3)移栽的時候苗齡過大,根系不好,返苗慢。

解決方法

對於第一種情況,當發生大量降雨,又出大太陽的情況,我們可以及時使用魚蛋白,幫助幼苗抵抗不良環境,及時恢復過來;如果是病理性瓜蔓萎焉,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用藥。對於最後一種情況,需要衝施菌肥和生根肥,幫助作物返苗,促進成活率。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土傳病害死棵

導致蔬菜死棵的土傳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黴根腐病、腐黴根腐病、莖基腐病、青枯病、細菌性病害等。

解決方法

對於土傳病害,建議大家要抓住關鍵時期,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進行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實施輪作種植,輪作對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物苗期7大“致命傷”!怎麼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