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斥10億新增醫療板塊 家電企業危中尋機

格力已有了消費、工業板塊,疫情之後將新增第三個板塊。擬拿出10億元來投資,發展醫療板塊的業務。

格力斥10億新增醫療板塊 家電企業危中尋機

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3月17日在“疫情後中國製造業的新方向”論壇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過後,格力電器將在消費、工業兩大板塊的基礎上,新增醫療板塊,擬投資10億元。除了口罩機、口罩、測溫儀之外,今後還將做醫療設備。

除了格力,海爾、海信、美的等多箇中國家電龍頭企業均已涉足醫療領域。醫療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可以與智能家居業務相輔相成,因此進軍醫療成了它們不約而同的戰略選擇。

格力投資10億元發展醫療設備

3月9日,董明珠的微店正式銷售格力自產的口罩,引發關注和熱議。3月16日,其銷售的口罩數量,每天從2萬隻增加到10萬隻。3月17日增加至12萬隻,3月18日起每天投放量將進一步增加至16萬隻。

做空調的格力電器,開賣口罩,只是它進軍醫療領域的“前菜”。董明珠在17日的論壇上公開透露,格力的空調主業不會改變,將應用更多先進技術來升級產品。格力已有了消費、工業板塊,疫情之後將新增第三個板塊。擬拿出10億元來投資,發展醫療板塊的業務。

董明珠說,通過這次疫情,發現國家缺少醫療設備,高端醫療設備要靠進口。做口罩、口罩機,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那是必需品。今後,格力要做高端醫療設備,比如突破救護車的核心技術,以滿足國內的需求。“投資10億元,不可能沒有結果。我沒跟政府要一分錢。”

這位“鐵娘子”表示,格力進軍醫療設備領域,信心來自於有一支優秀的年輕的研發隊伍。格力電器在機械裝備、模具領域,也是從不知到知,已經能製造出服務於不同行業的機床。這一兩年格力做裝備,其實並不賺錢,因為研發成本高,但是鍛鍊了一支自主研發的團隊。

天眼查的數據顯示,2月18日,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格健公司)註冊成立,由格力電器全資持股,格力電器董事、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望靖東出任格健公司董事長,格力電器副總裁、總工程師譚建明任董事。格健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第II類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紫外線消毒設備、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手術室感染控制用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等。

自復工以來,格力電器已經自己生產“防疫三件套”。每天為到崗員工發放一個自產的“格健牌”口罩。同時,疫情暴發後,格力僅用10天時間就開出測溫儀的模具,目前日產2萬~3萬臺紅外線測溫儀。此外,為了保障一線員工的健康,格力還加入了生產護目鏡的行列。

董明珠透露,最早是政府機構提出,格力能否做出口罩機,她很快接下了任務。格力從零起步,研發過程也報廢了不少材料,現在已向外提供了很多口罩機。後來發現外面有假口罩,格力乾脆自己做口罩,並開始在董明珠的微店上賣。與此同時,格力不斷加快突破口罩、口罩機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提高生產效率。

董明珠還透露,今年2月格力電器的產值一定是下滑的。因為小區封閉式管理,服務人員不能上門為用戶安裝空調;商場關門,也賣不了空調。格力今年2月基本沒有銷售,往年2月都銷售一兩百億元。但是今天產值下滑,為明天準備了更大的市場。格力也“無心插柳柳成蔭”,在以往空氣淨化器的基礎上,研發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空氣淨化器,市場潛力很大。

家電企業多角度進軍醫療領域

看好醫療市場潛力的,不只格力電器,海爾、美的、海信等多個家電龍頭企業,均已從自身的強項出發,由多個不同的角度進軍醫療領域。

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生物醫療公司,2019年登陸了科創板,它由醫用冰箱、冷藏箱起家,現在用物聯網的技術,來發展“血聯網”、“疫苗網”等創新業務。比如,把輸送血液、使用血液過程的設備都變為“網器”,與血庫、手術檯等連接,實時監測,精準又節省。又如,把疫苗運輸、使用過程的設備也變為 “網器”,可實時跟蹤疫苗的使用情況,避免事故。這次疫情期間,海爾向醫療機構贈送了超低溫冰箱、藥品冷藏箱、血液低溫操作檯等醫療設備。

美的集團控股的庫卡集團旗下,瑞仕格物流機器人已進入醫用場景。這次疫情期間,美的集團向多家醫療機構,贈送了20臺瑞仕格智能運輸物流機器人。2017年9月,美的集團還曾與廣藥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探討通過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技術合作等方式,在康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醫用機器人的研發製造、銷售應用等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雙方還將在健康管理和健康大數據開發方面開展合作,共建健康大數據中心。

海信集團則基於視像技術,開發了遠程醫療會診系統。這次疫情期間,海信為青島定點醫院隔離病房安裝了遠程醫療會診系統,使醫護專家不用進入隔離區就可以診治患者。事實上,海信早於六年前已經設立了醫療設備公司,業務覆蓋醫用顯示、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移動護理系統、數字化手術室解決方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等。而以彩電為主業的海信電器,去年年底更名為海信視像,不排除今後把海信醫療業務也納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雖然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是家電企業紛紛進軍醫療領域,也許將殊途同歸。未來的智能家居,健康需求日漸增多,健康管理是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之一。有了醫療領域的積累,今後將可以與現有的家電業務,形成互補,相輔相成,更好地構建智能家居和智能社區。

從跨國電子公司看,西門子、飛利浦、東芝、三星均有很強的醫療設備或醫藥業務。醫療設備的利潤率都比較高,相比於消費電子業務,能給企業帶來更穩定、高額的利潤回報。中國家電業的龍頭公司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把觸角伸入醫療領域,既可以滿足國家的需求、推進醫療設備的國產化,也是自身發展壯大的戰略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