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是庸俗的快樂還是高雅的寂寞?

人類歸根結底是群居動物,我們熱愛群體生活,我們離不開群體。群體就像一個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脫離群體,每個人才能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這個就能解釋,為什麼每次遠行的時候,離開熟悉的環境,逃開熟悉的人群,我們就做回了自己,但一旦回到熟悉的環境,迴歸朝九晚五的生活,人很快就在世俗的快樂中沉淪。就算你知道,中午休息的時間,去一下健身房,每天堅持下來,願望清單中的瘦身計劃一定能實現,但就是無法抵擋朋友的一聲呼喚:健什麼身,過來打牌,三缺一!

在這之中,享受著世俗的快樂,這快樂如此的真實,觸手可及,於是那看起來有些遙遠的計劃就被無限期的擱置了。

人無限的重複昨日的生活很容易,重複意味著安全與安逸。突破卻很難,哪怕是一點點。就像是大鍋中的青蛙,底下的薪火已經熊熊燃起,然而沒到最後一刻,仍然在享受這份慵懶與溫暖。

只是,習慣這份安逸的我們,在生命攸關的時刻,還真地能逃出生天嗎?

不記得哪位哲人說過,你能忍受多大程度的寂寞,你就能獲得多大程度的成就。我想,這句話的意思,除了在成功的路上,很多時候我們都要一人彳亍獨行,另深一層的含意就是,你要承受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正如魯迅筆下先行的革命者,所流的血卻被氓民用饅頭蘸了去治病一樣。

只是,我們還沒到那個更高一層的境界,多半在第一層掙扎,在這層,我們害怕一個人,希望有個伴,像個怕黑的孩子。在庸俗的快樂與高雅的寂寞面前,我們都選擇了前者。

你要的是庸俗的快樂還是高雅的寂寞?

獨坐高樓莫憑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