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三月春风吹拂,李花悄悄盛开。今日,记者在泸州市古蔺县古蔺镇三道水村看到,万亩李花竞相开放,惹人陶醉,一簇簇李花开得灿烂,不仅扮美了乡村,还预示着今年又将是一个丰产年。

走进古蔺镇三道水村,漫山遍野的雪白李花,犹如“春雪”铺满了山间。道路两旁,村民的房前屋后,数不尽的李树花满枝头,微风吹过,满树的花儿随风摇曳,淡淡的清香吸引成群蜜蜂扑入花丛。

三道水村在大山深处,富得太不容易,也因此远近闻名。“通过种植脆红李,去年我家收入将近30万。”三道水村种植大户费吉刚告诉记者,和以前相比差不多翻了五倍。时隔数年,三道水村从典型的贫困村蜕变为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明星村”。

古蔺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古蔺镇地处乌蒙山片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早年交通不便是制约着村里发展的主要因素,三道水村里的年轻人为了“谋生活”,大多会选择外出务工,三道水村也因此变成了典型的“空心村”。

近年来,为了改变三道水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古蔺镇党委政府根据村里的地貌特征和土壤情况,改变传统的玉米、烤烟等种植结构,以“公司+专合社+农户”的新模式大力发展脆红李产业,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平时在脆红李种植园务工有100块一天,加上自家种植的两亩脆红李,一年就有三四万元收入,再也不想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古蔺镇三道水村57岁村民邓书芬难掩喜悦。 据悉,2016年,古蔺镇三道水村依托脆红李种植,7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年收入平均每户翻了两三倍。 从“空心村”到“理想村”,古蔺镇三道水村焕发新生。

在三道水村的带动下,古蔺镇宝灵、枣林、芭蕉等周边村,也陆续发展起了脆红李产业,形成了以三道水村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亩脆红李基地,年产值达1100万余元,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

“我们现在正在把三道水村的经验,复制到周边的村。”古蔺镇党委书记何毅勇说。美丽乡村,不止在风景。如何让“美丽风景”催生“美丽经济”,一直是他们思考的问题。

以花为“媒”,催生产业附加值。近年来,古蔺镇先后举办李花节、脆红李采摘节等农旅活动,年均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增收193万余元。提高脆红李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带动了古蔺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单一种植’转向‘融合发展’……产业兴则百业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古蔺镇党委书记何毅勇告诉记者,接下来,古蔺镇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方法,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型、休闲旅游型、生态保护型”等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古蔺模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大力培育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致富样板。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来看泸州古蔺万亩“春雪”兆丰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