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解锁沈阳老地名】

对于沈阳人来说,很多地名都耳熟能详,可能每天都会经过,但是,你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叫这个。有些朋友知道我成天研究这种老地名老故事的,然后就问我豪多的沈阳地名,我说吧,我也不是“沈阳地名字典”,我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名,但是,

我会尽量让大家知道沈阳,有一些地方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然后顺道讲讲这些地方的历史啊、故事啊什么的。所以,评论里提出来是个好办法,再微信轰我我就废了。得给我点儿精神头儿研究啊,您说是不是?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好,今天跟大家讲的这段儿呢,就是皇姑区的一个地名,叫作太平庄。这事儿也有过一个笑话,说大半夜的,一个大哥打车,一上车问去哪,他说,我上太平间。司机直接吓炸了,说:“你大半夜上太平间干哈去呀?”然后那大哥就乐废了,整笑了有五分钟,然后说,我说差了,我呀,是想去太平庄。那时候小旮已经开始研究沈阳历史了嘛,但还真不知道太平庄的来历。今天呢,哎,就整明白了,就跟大家伙白话白话。

————————————

太平庄呢,准确说是在皇姑区北部,崇山路以北,东到省粮校,西到塔湾,这一大片,都叫太平庄。嗯,估计你是在合计,这太平庄,肯定是个村儿,后来沈阳发展了,把这个村儿给包里了,然后就盖大楼了,然后这个地名留下了。这么说呢,也对,但是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唬弄大家呀。不然就跟沈阳某网红似的了,“太平庄为什么叫太平庄呢,是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有个村子叫太平庄,地名因村名而得名,爱看不爱看都给点个赞呗。”

你如果听到这些,您究竟会学到什么呢?您还真的想给这段儿点个赞吗?反正我是赞不起来。谁不知道太平庄是个村儿啊,用您告诉我吗?问题是,这个村儿是哪来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闲话不多,正题开讲。要说这事儿啊,要往前倒三百多年。沈阳城区还没有现在阵老大。那时候肯定是没有皇姑区啦,三百年前估计刚有大清国吧。那时候呢,太平庄还没有村儿,基本这块儿荒无人烟,杂草丛生,而且还有大片的沼泽。清朝乾隆年间哪,河北省顺县有三户人家,因为关里遭了水灾了,庄稼绝收了,房子也冲走了,就合计往东北来逃荒。这三户人家呢,分别是姓张、姓韩、姓戚的。他们三户呢,原来在关内就是一个村儿的,相互之间呢,还都沾着亲戚,互助逃荒,相依为命呗。

哎,某一天哪,他们三户族人就逃到大御路(现华山路)北,他们一看这块地方也没人烟哪,就开始在这块儿落脚,在北边沙土岗子上搭窝棚,开荒种地。这三户人家在这住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地方还挺好,就决定以后就住在这块儿了,然后就合计给这个地方起个名儿。因为三户人家的河北老家名叫太平村,也考虑以后在盛京开荒种地也能安享太平,但又想区别于老家住的村子,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太平庄”了。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打那以后,这三户就在太平庄安定下来了,传了几代之后,又搬来了三户人家,分别姓蔡、姓师、姓王的,再后来就不断地有人到这里来开荒种地,人气也越来越高了。于是有人管最初定居这里的张、韩、戚三家就叫“老三户”。这个时候呢,太平庄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村子了。随着开荒的不断扩大,太平庄的范围也逐渐形成,

东起怒江桥,西到塔湾附近,北到后塔大岗,南到大御路(今华山路东,原机车车辆厂北门以北),这一大片地区,在后来的二三百年中,都是太平庄的管辖地界。

太平庄并不是一个富饶的村子,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是涝洼地,北边还都是河床的退沙地,庄稼也长不太好,苞米棒子也长不太大。这里的人们广种薄收,生活勉强维持。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清朝时期,太平庄是归属广宁(现北镇县)管辖的一个小村子。一直到民国初期才归沈阳县管辖,是马三家子村总村,小韩屯村下的一个自然屯。张作霖统治时期,太平庄发展到60多户人家,其中,老戚家已经发展出10余户,老张家发展出20多户,老韩家发展出20多户,其他外来的蔡、王、李等还有10余户,人口达到300多人。当时市内盖房、建桥、修路,都需要大量的沙子和石子,太平庄人利用北部的河床开始卖沙子和石子,到1923年的时候,又迁居来一些朝鲜人,有20多户,开始开水田种稻子。后来汉族人也跟着种,在北部还开了一条稻田渠,后称为二道沟。水田种植加卖沙子石子,太平庄那时候终于出了一些富裕户。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但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来了,日本人占领沈阳,对太平庄的土地大搞征用归公,许多土地都被日本人占用。太平庄南部的土地被日本人占用建为铁道工厂宿舍,北部地区被占并建成了水源地。这个时候太平庄的农民已经失去了土地,如果想种地必须得去从日本人手里租,原来土地是自己的,这个时候居然成了佃户了。1944年的时候,太平庄已有80多户,人口400多人。解放以后,太平庄也从马三家子划归皇姑区北陵乡小韩屯,后又改为北陵公社塔湾大队太平庄生产队。到了60年代,沈阳县被撤销,沈阳成立东、西、南、北四个郊区(当时称四郊办事处),城内的区不再管农业。北陵公社和太平庄被划归西部区(于洪区前身)管辖。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此后的几十年里,太平庄这个原来城乡结合部的地区不断地被城市化,土地也不断地被征用。这里先后建起了一些工厂,比如制钳厂、自行车零件四厂、铸造三厂等,后来还建了煤气储存罐。到80年代的时候,太平庄生产队就只剩下一个队部大院,养猪场、菜地、宅基地加在一起不到七百亩地。90年代,这七百亩地又被不断地征用,建成办公楼和住宅小区。现在,你能找到的太平庄,就只剩下一个叫作太平庄的小区,一个名为太平庄东的社区,还有一个名为崇山路太平庄的公交站牌了。

早年的荒郊沙地、乱草洼子早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沈阳北一环边的一个相当高大上的居民片区,今年,马上开通的沈阳地铁十号线还将在这里经过,九、十号线的交汇点,就在太平庄的东南,商业和交通的发达,将三百年前的荒芜一扫而空。就是不知道,这里还有多少当年来垦荒的张、韩、戚三姓的后代,还在这里栖息?他们,会不会因为老祖当年奋斗的太平庄能有今天的模样,而由衷的自豪?


解锁沈阳老地名:皇姑“太平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