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AMD這兩年的表現確實比較強勢,作為一枚AMD粉絲也是比較樂於見到這一幕的。

兩年半前我裝了一臺一代銳龍R5 1600ITX+GTX 1060主機,不過受制於當時的場景,遺憾點頗多。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兩年前的裝機配置完成圖。

比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的ITX機箱,銀欣的ML08,垂直高度較高,側向空間受限,導致散熱器不容易挑選,高度超過50基本都用不了。

在我升級了兩次桌面過後,機箱越發想更換高度偏低的,放置於桌面以下,解放桌面空間,以便騰出更多空間去放置更大的顯示器,而且主機也從之前的遊戲性能小鋼炮轉向偏圖片視頻剪輯這塊。

配置清單

農企AMD 3800X CPU,8核16線程,處理多線程任務非常合適。

機箱也是和之前一樣的思路,根據實際場地選擇機箱,我選擇的蜂鳥ESE這款A4規格ITX機箱,剛好能放置我預留在桌面下的一個位置。

電源從原先的銀欣SFX換成ATX,蜂鳥ESE支持ATX電源,這次選擇的是安鈦克HCG650W,模組化電源模塊,額定650W。

散熱器可選擇的不多,受制於ITX主機箱對高度的限制,我原先選擇了下壓式的喬思伯CR701,應該足夠應付3800X的日常熱量。不過裝機時發現了主板散熱馬甲和散熱器衝突,後來更換為利民的AXP-200R下壓式散熱器。

內存方面美商海盜船 DDR4 3200 16Gx2。

主板為技嘉X570 I AORUS PRO WIFI,主要看中雙M2接口,以及嚐鮮的wifi 6模組,原本我準備上華擎的雷電3接口主板,後來還是妥協為了雙M2。

M2 SSD升級為西部數據M2黑盤SN750,相對原先的三星850EV基本上是速度的質變。

機械硬盤暫時沒有升級,還是原先那塊1T 2.5英寸 7200轉機械硬盤,畢竟家裡有專門備份存儲數據的NAS可以映射網絡驅動器。

顯卡原先沒有升級的想法,裝機成功點亮後還是升級為藍寶石5700XT。

顯示器我已經提前添置了明基SW270C,一臺專業的攝影27寸顯示器,主打修圖和視頻,並且置換掉我原先其中一臺PD2500Q,依舊組建雙屏。

這套配置以圖片處理視頻剪輯為主,兼顧極限競速地平線4和城市天際線這兩款我主玩的遊戲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上一張完成圖。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多角度展示。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放置於桌下。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桌面徹底清爽了,只是拋棄原來明基SW270C優秀的底座有一些遺憾,還是希望明基能儘快出自己的雙屏顯示器支架。

單體展示&裝機過程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最開始的配件圖,後期置換了喬思伯散熱器,增加了藍寶5700XT。

主板為技嘉X570 I AORUS PRO WIFI,其實單獨撇開來看配置,這塊主板沒有熱別的亮點,原本有組建黑蘋果的想法,所以初心是雷電接口,雷電接口X570產品並不多,華擎應該是屬於雷電主板老牌選手了。

那麼為什麼最終選擇了技嘉?

因為ITX主板拓展性不佳,考慮到一個功能就要捨去另一個功能,雷電接口的核心在於高傳輸,我沒有萬兆交換機,NAS組建的速度也很難達到萬兆,所以捨棄不怎麼用到的雷電,換來一個wifi6和雙M2接口。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嘉技這塊板子做工份量倒是十足,AM4接口,其中一個M2接口自帶散熱小風扇,Wifi6模組,其他方面表現倒是中規中矩。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加固版的PCI-E接口以及堆疊設計的M2散熱模塊。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這個M2接口我打算做主系統。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碩大無比的散熱模塊,也是採用了堆疊散熱技術,但是這個散熱馬甲,直接導致了我原先選定的喬思伯散熱器裝不上去,最後不得不換利民散熱器,所以類似這種自帶散熱馬甲的ITX主板,建議水冷,或者熱量不高的CPU,可以考慮超薄下壓散熱器。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一體化主板後窗IO擋板我比較喜歡,顯示輸出口方面配備了三個。

USB接口6個,其中有一個是USB 3.2 gen2標準,另一個支持不開機更新BIOS。

最顯眼的是無線模塊,隨主板附贈了一根無線天線,最近拿到了一款WiFi6無線路由器,剛好能順帶測試下。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這一代處理器包裝要比第一代好看太多了,第一代我選擇了不帶X的1600,這一次我選擇了帶X的3800,8核心16線程,AM4接口再往上就是3900,不過3800已經是我當前階段能承受的最高規格的處理器了。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除了考慮到多線程對圖片和視頻處理的優化,也因為城市天線這款遊戲對於單核心的偏重而選擇了3800X而不是3700X。

無論是AMD還是Intel,自帶的散熱器體積都是比較巨大的,組建ITX第一步就是要扔掉原裝散熱器,我原先的銀欣機箱太窄,只能選擇50mm以內的超薄散熱器,這次升級到3800X,新機箱散熱器限高85mm,原本喬思伯是最佳選擇,但是因為主板散熱馬甲的衝突,被迫更換為利民的AXP-200R。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安鈦克HC650W電源,全日系電容配置,十年質保,只換不修也是選擇理由,ITX機箱拓展性有限,650W基本能應付過來,大功率反而有些資源浪費。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支持100v-240v寬幅輸出。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久違的12cm規格,採用的是FDB軸承靜音風扇,用過SFX電源都知道噪音普遍偏高,這次迴歸ATX也是重回靜音懷抱。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獨立電源開關和“Hybrid Mode”開關,也是中高端電源常見的配置了,後者主要是兼顧噪音和溫度控制。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模塊接口,相應的也給予了標識,一目瞭然方便模塊化接線。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12V模組線材和扁平線材一覽,做工都不錯。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如果對線材沒有自定義需求,原配線完全夠用。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附贈的理線捆紮帶。

M2.SSD是西部數據SN750,我原先用的是三星D的M2,不過型號是比較老舊的850EV。

讀寫速度提升應該非常明顯。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原本沒有計劃升級這塊SSD的,不過自從我體會過高速SSD後,這塊850 EV 500MB左右的讀寫速度就有些太慢了。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美商海盜船DDR4 3200 16G兩條,技嘉這塊主板最高是支持DDR4 4400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藍寶石5700XT超白金顯卡,三風扇全尺寸,也算是圓了11年前裝機想要藍寶石HD4850毒藥顯卡未遂的願望。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AXP-200R是六熱管,14cm超大風扇,可以下壓135W熱功耗TDP的處理器,應付105W TDP的 3800X理論上是毫無壓力的,但是也要看機箱和運行環境,在後續的烤機體驗中,其實這颱風冷主機表現並非是特別完美,溫度會稍微有些偏高。

另外這散熱器對內存高度也有限制,如果是帶燈散熱馬甲的內存,很大程度上裝不了,對於itx機箱主板也有一定要求,我這是200R可以裝上,但是100系列利民散熱器高度不夠高,是裝不了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蜂鳥ESE機箱,也是我這次裝機的最初原因。

近期桌面大升級,除了因為原來機箱太高太窄的元素,原本機箱是全黑也不符合我的白色控緣由,白色機箱比較少,銀色作為替代也可以,另外和我之前裝ITX理由一致,我是根據空間來選擇機箱的,蜂鳥ESE完美契合我預留的主機空間。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ESE尺寸是340MMx170mmx220mm,除了銀色和尺寸外,我看中的是無螺絲設計和支持ATX大電源,以及支持標準顯卡。

不過極簡風格帶來的是面板接口的精簡,沒有多餘USB和音頻輸入輸出接口。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側面和頂部幾乎全都是散熱孔,均可輕鬆滑動拆卸,方便快速更換配件。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頂部只有一個電源按鈕,再無多餘元素,同樣也是大量散熱孔。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工藝水平方面也是屬於比較優秀的範疇。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官宣板材3mm,實測為3.45mm,排除誤差也是超過3mm。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背部一覽,頂部一個小撥扭是方便拆卸頂蓋設計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頂部俯瞰結構,左側為顯卡安裝位置,ESE自帶了個顯卡轉接延長線,右側為電源和主板安裝位置。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最後看個細節,做工相當不錯,側板抽出也特別順暢,不澀。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對比原來的米羅8機箱,高度上大大降低,其實米羅8更適合做HTPC或者是中低性能的主機箱。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再來說說這款明基SW270C專業攝影顯示器,硬件參數挺優秀的,對於我這種長期和圖片視頻打交道的半個攝影人而言,算得上是比較頂級的配置了。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之前使用的PD2500Q是設計師系列顯示器,在實際使用中還是無法滿足攝影的需求,所以趁著這次來個全套升級。硬件參數2K,支持4k分辨率輸出,10bit面板,出廠校色,色準值△E≤2,帶硬件校準功能,自帶遮光罩,USB Type-c接口,以及99%Adobe RGB色域都是我選擇它的理由。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單顯示器的時候還可以輕鬆使用側邊的USB接口和讀卡器,方便攝影師攝像師去拷貝數據。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ITX機箱,部分機箱會採用二次轉接電源線的方式供電,好在蜂鳥ESE機箱開啟頂蓋方式非常簡單,不會耽誤開啟Hybrid Mode模式。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AXP-200R可以四個方向安裝,但是最佳散熱方向還是固定的,這裡也可以看到作為一臺14cm風扇的散熱器,itx主板基本都被覆蓋滿了,而且必須先安裝內存和M2.SSD,裝機後才可以入主機箱。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只預留了一個安裝槽,看這臺機箱空間,是可以裝下兩個2.5寸機械硬盤的,當然也是可以安裝一個3.5寸機械硬盤,位置蠻自由。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安鈦克HC650W是ATX電源,所以預留的電源線比較長,用自帶的捆紮魔術帶整理了下,還是可以接受的。

基本上空間被填的滿滿的,這也是ITX折騰的地方之一,你無法預料到哪一步會翻車,而且選購配件需要深思熟慮,比如我這臺主機,如果不是轉接顯卡延長線,利民這款散熱器根本用不了。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支持全尺寸顯卡,但是這個機箱設計上還是有一些細節可以提升,比如顯卡延長線插糟位置可以調整下,總體來說有些顯卡是沒有問題的,有些顯卡會稍微有些偏位置,但都不影響使用。

這裡要提一下注意事項,就是用顯卡延長線的5700XT和5700系列,一定要在裝驅動之前在BIOS中設置PCI-E的速度為gen3,不然就是幾秒鐘一藍屏。

原因也很簡單,顯卡延長線都是gen3規格,而5700和5700XT都是gen4規格。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寸土寸金的ESE機箱空間被填的滿滿的,顯卡延長線需要自己去精細調整,還好整體偏軟,搞得OK後頂蓋可以輕鬆蓋上。


跑分測試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娛樂大師給出了616616的跑分,挺多6的,不過就參考下好了。

磁盤性能不知道被機械硬盤拖累了,SN750讀寫速度也是可以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CPU-Z中,單核成績541.3,多核成績5639.5,多線程倍率10.42。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內存測試,AIDA64中的成績沒有什麼問題,延遲可能會略高一些。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AS SSD測試西部數據SN750黑盤,讀取速度2700MB每秒,寫入速度1147MB每秒。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IsMyHdok中測試成績達到了官方寫入水平,連續讀取速度為2078每秒,寫入速度為1500MB每秒。

這塊SSD是暫時定為win的系統盤,後期會有考慮第二個M2接口上更大的SSD,做黑蘋果。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3D mark跑分測試,Time spy分數為9595分,Extreme極限分數為4329分。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File Strike Extreme和Ultra成績分別是12303和6664分。

4K分辨率下還是很吃力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PC mark基準場景下測試分數為6820,在數位創作中照片編輯分數最高,作為生產力已經滿足了我至少50%的需求。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CINEBENCH Release渲染測試,單核512,多核4963,多核心多線程的效率還是提升非常明顯的。

最後是拷機分數,說實話,對於ITX機箱這個成績,還是有點高了,畢竟風冷要看風道,受其他因素影響比較多。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核心頻率4G多一些,拷機時間6分鐘左右,核心溫度88度,一度懷疑是不是散熱器沒裝好,後來看了看主機所在位置,以及被塞得嚴嚴實實的ITX主機箱,加上3800X本身熱量也高,這個成績還算是能接受,日常使用中不會這麼高負荷運行,另外電風扇和可輕鬆拆卸的外殼,都可以有效降低高負荷時候的溫度。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同樣拷機6分鐘左右,顯卡溫度79度,核心溫度100度,不過風扇速度只有57%,風扇速度也不算太高。

遊戲、圖片、視頻測試

作為偶爾喜歡遊戲的玩家,我常玩的城市天際線和紀元2205都不能發揮這個顯卡的水平,而極限地平線4其實對顯卡要求也不是特別誇張,何況對於A卡進行了優化,所以測試成績非常優秀。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極限競速地平線4在最高畫質下(所有特效全開),2k分辨率,可以跑到平均86幀的優秀成績。

因為本身不是一個狂熱的遊戲愛好者,遊戲方面我沒有過多測試,反倒是對圖片和視頻進行了更多測試。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比如這個24.6GB的PSD文件,內存少於32GB的基本不用想了,打不開也無法操作。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對於這臺小鋼炮來說,除了內存有一點壓力,峰值80%,後期穩定在78%左右,對這張圖片進行各種單PS處理,CPU壓力很低。

另一個非常吃內存和處理器的應用是Lightroom進行批量RAW圖片處理,就算是3950X,在批量處理RAW的時候CPU也會飆升到100%,但是和拷機不同的是,每個核心並不是一直維持在100%,所以你導出照片批處理的時候還是可以進行其他程序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我批量導出了130多張2200W像素的RAW文件,並且對RAW都進行了調色處理,從任務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此刻CPU主頻已經上到4.16Ghz了。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時間上大約只需要2分鐘,這是8核16線程帶來的優勢,要比我目前手頭的Macbook Pro 6核i9更快。

視頻上的優勢也是更加明顯。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我將4個4k H265 碼率100m的視頻素材疊加,在視頻預覽的時候cpu負載還是比較低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但是進行渲染操作的時候,CPU立馬滿負荷運行,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是四個4k素材同時進行渲染,不過這和lightroom一樣,雖然峰值是100%,很快就會掉下去,而且依舊可以進行其他常規程序的運行,不會完全卡死。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渲染輸出為4k視頻,CPU不會滿負荷運行,一段1分30秒的素材輸出時間為3分鐘不到。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我還極限嘗試了一下16個4k素材預覽……結果可想而知,基本上視頻預覽CPU都是100%滿負荷運行了,更不用說渲染和操作了,這個級別的估計3950X都搞不定,需要線程撕裂者了。

不過日常中剪輯,4個4k同時渲染都很少見,對於我來說,4k素材剪輯3800X是綽綽有餘的。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圖片視頻處理除了主機性能外,顯示器自己的硬件參數也是影響體驗之一,我這次用過SW270修圖過後,再也回不去了,就簡單的放兩張對比,差距很明顯。

是生產力也是遊戲主力,12.7升A4風冷3800X小鋼炮裝機體驗

左圖為PD2500Q 右圖為明基SW270C,左側開啟了標準顯示模式,而右側的SW270C開啟了Adobe RGB模式。

Adobe RGB下隱藏的顏色信息被釋放了,雖然對於12位的RAW格式而言,10bit的顯示器依舊不能完全顯示所有信息,但是這已經最佳選擇之一了。

我和一個做商拍的視頻小哥聊過這個問題,他們專業商拍的工作室除了藝卓,還配備了一臺明基SW270C,平時處理視頻基本上調色都是用在藝卓和SW270C上,剪輯和輸出另有其他顯示器,專業度上SW270C已經能基本滿足商拍的需求。

總結

沒事不要搗鼓ITX性能小鋼炮,如果加一檔,換成M-ATX,裝機過程會順利很多。

雖然ITX裝機比較折磨人,但是成就感還是不錯的,後期修改定製線,散熱問題也會解決一些。

這臺12.7升A4風冷小鋼炮,最終還是達成了我的基本目標,不過也是ITX風冷的極限了,熱功耗135W往上的CPU,如果搞不定利民或者同級別的下壓式散熱器,還是強烈建議水冷。

作為生產力這套配置沒有任何短板,包括650W的安鈦克電源,不超頻剛剛好;5700XT雖然不是頂級顯卡,對我這種日常打打極限地平線4這個級別的遊戲也是完全夠用了,3800X搭配X570也是常見配置,當然還有27英寸的明基SW270專業顯示器,修圖、剪輯全部搞定。

如果桌面足夠大,還是想添置一塊120hz的電競顯示器,不過目前條件不允許下只能擱置了。

最後聊聊蜂鳥ESE這款機箱,做工方面不錯,尤其是不需要擰螺絲的機箱設計,說到底還是很對我胃口,簡約、有範,有格調。

要說唯一不足可能就是不具備水冷安裝條件了,不過你只要不上至強性能的CPU,下壓風冷還是夠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