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輕人“剛”,那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如果說,你身邊的某一條規則讓你不舒服了,你會選擇遵守,對抗,拋棄還是打破?

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曾提問我們心中最重要的TOP3是什麼,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親人、夢想、生命、自由等等,只有一位同學回答:規則。

顏妹那時候挺不明白的,規則怎麼會是最重要的呢,年少氣盛的時候可不就得多去打破規則嗎?

你會去打破規則嗎?

小時候,特別崇拜敢於與世界對抗的人,認為這是英雄的統一特質。

所以愛打破世俗偏見的楊過常常要勝於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

都說年輕人“剛”,那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看《快樂男聲》的時候,也會欣賞因為不願意選出最弱對手,而堅持選自己的白舉綱,覺得他站在桌子前寫滿自己名字的樣子比往常要高大許多。

都說年輕人“剛”,那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我們這屆年輕人,常常是求異大於了規則。長大了才發現,楊過固然瀟灑,郭靖卻更值得敬重;白舉綱堅持了自我,但加重工作人員負擔的也同樣是他。

是非難斷,對錯不論。毋庸置疑的是,雖然都在說年輕人很“剛”,但事實上,願意再去打破規則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即便是受夠了工作折磨的社畜,做出的最激反應也不過是拋棄現有環境,另尋出路罷了。

規則保證大多數人的公平

為什麼不再有那麼多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一個原因是,這些規則的存在是必要的,它們是經歷了許多人許多年的探索與實驗才長久地存在了下來。

電影《青春派》有這樣一個片段,男主的室友周強每時每刻都在學習,而其他人卻是玩世不恭的。

後來他們去了周強老家才知道,他們一直在吐槽的死記硬背、泯滅人性的高考,對周強這樣的家境貧困的人來說是公平的,所以他才會拼死也要學習。

都說年輕人“剛”,那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高考就是這樣一個規則,有人會覺得無趣,有人十分討厭,但它保證了大多數人的公平。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如果因為自己不喜歡而硬要去打破規則,其實對那些努力適應規則的人很是不公。

《演員請就位》公認的最出色的演出,應該就是郎月婷和牛駿峰表演的《海洋天堂》了,陳凱歌也想要將兩位演員都留下來,他說:“在一種精彩的表演面前,規則算個屁。”

都說年輕人“剛”,那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但最後,仍然還是遵守了二選一的規則,因為這並不是唯一一次雙方都很優秀的表演,如果強行都留,對其他導演和演員都不公平。

不管是對於比賽還是對於法治社會,規則就是不能由人而改的。它需要人來遵守,而不是去適應不同的人。往淺了說,規則在保障公平;往深了說,規則在維護法制。

在規則內發光發熱

看了這些,你是否像顏妹一樣,也明白那位同學所信奉的“規則至上”了?

規則並沒有限制自由的靈魂,如果無法對抗,那麼在規則內散發光彩又有何不可呢?

《創造101》裡,走中性帥氣風的sunnie對於特別女性化的舞蹈,顯然不是很適應,作為舞蹈導師的王一博說:“我知道你不喜歡,我也不喜歡,但這是個女團舞。”

安慰練習很辛苦的選手,他說:“別人幫你決定的東西,你都做的很厲害的話,也會讓別人心服口服。”

都說年輕人“剛”,那為什麼越來越少人願意去打破規則了?

你要相信,我們的社會一定是往合理的方向發展,我們的規則存在也是為了規範,而不是為了禁錮。

誰說打破規則的才是英雄?認真看看,也許規則內也有很多可以發光發熱的機會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