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前,一个犹太人从中国买走12箱稀世宝物


有句话说得好,"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保护中国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近年来,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大家也都开始意识到这其中隐藏的巨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作出许多努力。

可在几百年前的中国并没有现在这样繁荣昌盛,人们也没有对物质文物的保护有过多意识,自家艺术瑰宝的流失也实属无奈。

莫高窟与藏经洞

莫高窟,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在113年前,中国还处于清朝的末年,当时的清政府并不是那么安宁,落后的国家通常是被欺负的,距离清朝灭亡还有四年的时间。当时的莫高窟尘土飞扬,丝毫没有任何物质文化的样子,无人搭理也无人问津。

有一个人名叫王圆箓,因家乡常年闹灾荒,生活所迫,无奈之下远离家乡向外流浪,流浪期间成为一名道士,人称"王道士"

约在1982年间,王道士来到敦煌莫高窟,

看到莫高窟因严重受到了自然和人为损害而破损不堪灰尘满满的模样,不由得生出强烈的使命感,当时的王道士已近不惑之年,觉得自己有责任守护,并帮助重现光彩。从此,王道士成为了莫高窟的"守护神"。

把莫高窟恢复成原始的模样可不简单,王道士着手准备,本来就不富裕的身家再加上省吃俭用,王道士已然疲惫,但是神圣的使命始终让王道士能够坚持下去,他四处奔波,游走于各大官员,为莫高窟积攒募款。

虽然数次被拒,但是也不曾放弃,积攒下来的钱财,用来清扫堆积在洞窟中的沙石,仅仅是第十六洞窟沙石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

清光绪26年5月的一天,王道士在整理打扫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藏经洞。王道士的墓碑上也有描述过发现藏经洞时的惊奇和该文物的珍贵。

113年前,一个犹太人从中国买走12箱稀世宝物

传承与保护

这件事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任何人,王道士尽了全力去守护莫高窟和其中的文物,可由于当时整个国家的景象和大部分人对文物保护缺乏的概念,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对于失去的文物,我们内心是遗憾的。

如今失去的文物在伦敦被严格看守,我们这个原本的主人却只能当做看客,不免让人心寒。回忆随着时光流逝终将淡然,可对于华夏民族的损失这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中华女儿,我们应当承担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