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搞定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提升教學質量(下)

首先獨學重管理,應該訓練預習方法,掌握學習態度和學生的預習完成度。

該如何針對性讓學生去預習?如何掌握獨學的方法和時長?這一環節主要目的是培訓學生自學方式,訓練他們的學習能力。

1.獨學的訓練內容

首先預習的方法要訓練,要想獨學到位,我們的預習是要先看題目再看書,帶著明確的問題看書,尋找答案,思考問題。

預習的評價標準與管理規定一定要訓練。就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制定明確的標準與任務佈置,包含學習內容、怎麼學、預習到什麼程度等,這便是管理評價。

2.獨學的訓練方法

首先班主任需要帶領學生進行獨學評價標準和管理的制定,通過一節或兩節課時間,建立可視化、可執行的標準。然後由各科任課老師進行導學案的獨學實戰操練,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尋找答案,實戰練習會幫助學生明確是什麼、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比如:合學,小組內6(+/-)n,6指的是,組內每個人都應該完成的獨學任務;n指的是每個人完成的質量。當小組內獨學分數出來後,老師就知道小組內獨學的情況。老師及時地進行表揚、鼓勵或者矯正,嚴加管理。蘇派課改中心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叫絕不放過你。也就是說如果發現小組內被扣分,就意味著有人沒有完成獨學任務,只要沒有完成我們就不會放過未完成的當事人和小組,該批評批評,該整改整改,而且要作出承諾,保證完成和整改到位的時間。這就是評價在發揮作用,如果沒有評價,只有批評,就只剩下批評了,但結果是未完成的依然不完成。

三步搞定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提升教學質量(下)

其次是合學,重組織管理,控組織形態、紀律、進度與完成度。

合學的訓練內容。包含合學的組織形態和人員分工、合學的操作規定與管理、合學的操作流程訓練。組織形態如何明確?組長和組員如何分工?課堂如何發言?節奏如何把握?時長怎麼控制?都需要科學的訓練方案。根據方案進行實操性培訓,讓學生能夠根據標準做到訓練有素、高效合學。

三步搞定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提升教學質量(下)

最後是領學,領學的的本質是“教”,重點是教得有效,核心是教會;第2教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教的人發生了變化。

領學即是我們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代替老師完成課堂,本來是老師去組織交流,現在由組長代替老師去做交流,這個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的是學生的訓練,他站在講臺上是在教學,其姿態、聲音、方式、課堂的互動,這些都是需要進行科學培訓的,學生能夠如此陽光自信的進行講課,一方面學生必須是提前設計領學流程、做好充分準備;另一方面源於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三步,建立系統的“操作手冊”,並加強師生操作培訓。當建設了良好的“班風學風”,也構建了“高效課堂模式”,這樣就可以實現課改的理想目標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想要搞定小組合作學習,建立系統的課改操作方法和推進體系必不可少!

課改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沒有科學高效的課改系統、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沒有配套的培訓機制,那麼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就會十分迷茫,結果也會不盡如人意。想要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要建立課改管理的推進體系,明確課改階段性週期、任務、目標與關鍵點。其次就是構建課改系統操作的四大體系,具體包含班組文化建設體系、生訓體系、導學案與課堂流程體、評價體系。

三步搞定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提升教學質量(下)

四大體系分別對應教育教學的4大方面:班組文化建設體系對應班風、學風建設,解決班集體建設問題,解決學生學習狀態與學習氛圍問題;生訓體系對應學生能力訓練,解決組長管理問題,解決學生自學、合學、領學的方法與能力問題;導學案與課堂流程體系對應的是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精選精備學習內容,解決學習內容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問題,課堂流程解決學習程序及環節高效的問題;評價體系對應操作到位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解決學習與教育過程管理的問題。

因此,當班級建設了良好的“班風學風”,課堂構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模式,學校制定了課改推進方案、建立了完整的課改系統“操作手冊”,那麼整體的教學質量必然得以快速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