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偏見否定人性,才能看見所有的善良


不以偏見否定人性,才能看見所有的善良

人性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存在,我們總喜歡以善惡去評論別人,無非是因為別人在某一件事情犯下的錯誤,但是人活一世怎麼可能不犯錯呢?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都會會犯錯,但是犯了錯誤,做了惡事,並不代表著一個人的內心沒有善念存在。

對於我們來說,發現這種善念,並且努力地改正錯誤,善念才能具備價值。

而且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即便一個人犯了錯,善於發現他內心的善意,這也是一種相對客觀的看待,只要稍微歪歪頭,我們就能看到錯誤背後的閃光點。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及時的給予教導和感動,他的人生自然能夠因此而改變。

不以偏見否定人性,才能看見所有的善良

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簷非兩地也。只是欲閉情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里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副慈悲的心腸,維摩詰和屠夫劊子手的本性並沒有什麼不同,世間到處都有合乎自然的真正情趣。金碧輝煌的宅第和簡陋的茅草屋也沒有什麼差別,然而不同的是,人心卻常被貪慾和自以為是的私情所封閉,錯過了發揚自己善意的光芒時刻,以至於錯過了慈悲胸懷和人生真正的情趣,看起來只有咫尺距離,結果已經相差千里萬里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就是我們去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單從一個片面或者某一件事情去評價一個人的全部。

一個人犯了一次錯誤,並不足以否定他的全部,更不能以此來判斷他整個人生都是錯的,或許也只是因為慾望,或者某一方面的執念所束縛了他的思想,只要我們能以善良和寬容的態度來釋懷他內心的惡意,那麼就能夠放下心中的惡魔,散發內心的光芒。

不以偏見否定人性,才能看見所有的善良

對於我們自身來說,自己如何放下自己內心的陰暗戾氣,用溫和來影響人生呢?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人生快樂不快樂完全在於一念之間,換言之,如果你抓住一些遮蓋自己意識的屏障不放,任由自己的慾望等錯誤的思想主導了自己的人生,那麼你很難活得輕鬆和快樂。

有一句話叫知足常樂,就是放下那一些內心小小的屏障,一個樂天知命的人永遠知道繁華盡頭終是空的道理。

《紅樓夢》中的《好了歌》說: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終身只恨聚無多,聚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萬事到頭總是空,所以無論住在高樓大廈還是簡陋茅屋,不要被自己的思想遮住自己內心的善良。

不以偏見否定人性,才能看見所有的善良

所有外在的出現都只是一種形式,一場虛妄過後我們的夢終究會醒,我們也終究需要看到自己人生最本質最純真的一面,所以貪得無厭,即便擁有金屋也無法快樂,無法滿足。

不如放下一切陰暗戾氣,放下一切貪慾,讓人生充滿暖陽和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