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点击红色关注,悦赏更多精彩~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国风 · 郑风 · 野有蔓草】

——无名氏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是情诗?是恋歌?是对心仪之人的大胆追求和向往?还是,对窈窕淑女的一见钟情诉衷肠?

这,这这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不期而遇意中人,从此天涯不离分”的意思好嘛!

莫非,难道,早在郑国,就已经开始倡导自由恋爱了吗?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究竟向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浪漫多情的唯美画面吧——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野草欢快地舞蹈,清新的露珠与绿叶缠绵,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飞扬的发丝,在阳光下婉转成柔美的绸缎。蓦然回首后的嫣然,披泻成庄严而优雅的笑靥,这一次偶然的相逢,是我前世写下的诗篇。

野草在风中快乐地吟唱,晶莹的露珠凝结出盎然的生机,清秀而妩媚的女子,沐浴着白茫茫的雾色水光,在阳光下站成优美的旋律。那一眼深情的凝望与我交织,蓦然间照亮了我今生的行囊。

试想一下,在一片茂盛的青青草地上,一个美丽的女子迎风而立,站在花前。此时,一个年轻的帅小伙从旁边经过,有缘与她遇见。小伙子远远一看,呦,这不正是我理想中的伴侣吗?于是他便大胆地走过去,跟那姑娘说,嗨美女,我想要和你携手同行,白首与共,何如?姑娘将矜持的目光缓缓地从花前移开,转过头,害羞地看着小伙,然后,红着脸低下了头。这个时候,夕阳西下了,他们于是在暮色中携手相拥,将脸朝着同一个方向,幸福地凝望。近景拉远,定格,全剧终。

这,这这这简直就是“良辰美景遇佳人,一见钟情定终身”啊。

就是搁现在,恐怕也不能这么写的吧。

可是,可是这首诗,却是写于2000多年前的先秦啊。

难道,那个时候的民风,就真的已经这么奔放了吗?

所以,不得不说,文字的魅力,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彼时,民众正处于“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

“思遇时也”,那个时候,国不泰,民难安,百姓所思的,是希望君有德政,能如同一场“及时雨”一样,救万民于水火,使百姓得以生存,娶妻生子,绵延生息。

然而,“君之泽不下流”,天空万里无云,又如何降雨救民?

而偏偏又“民穷于兵革”,郑国公子们各自拥兵,为争夺君主之位,五次相互攻战杀伐,从而导致郑国男子几乎无人不从军,为这些公子们的权力欲望,充当棋子炮灰,而庶民们因此饱受战乱之苦,生计更加艰难穷困。

正是因为民间处于如此穷困危乱之境,所以,“男女失时”矣。男大当婚而未婚,女大当嫁而未嫁,都被时局战乱给生生耽误了。但是,婚嫁之事又是“上关乎祖先香火,下关乎子孙繁衍“之大事,亦不可废也。

于是,便出现了“思不期而会焉”,民众便怀揣着希望,希望能够在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通过偶然邂逅,得遇良人。也实在是那时候的条件,不允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体面的过程了。

而一个“思”字,即,仅限于“思”,尚未付诸行动,籍此点明了庶民尚存的知廉耻之心。

于是,这首“野有蔓草”,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思”之而生。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野有蔓草”之“野”,即是暗喻郑国在“君臣”之位者,不行“君臣”之事,亦无“君臣”之德,致使郑国处处犹如荒野;“有”,尚存,还残存着,不容易啊,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生生不息着;那“蔓草”就更好理解了,放眼望去,没有城郭,尽是荒野,蔓草自然就是指草民了。

再来看看“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邂逅相遇,与子偕臧”,看着眼熟不?

“思不期而会焉”啊。

这不正是通过上面那两句“邂逅相遇”,把思而得之的“不期而会”,抒发得淋漓尽致吗?

纵观全诗,看不到战火硝烟,看不到时局纷乱,却可以看到浪漫的情怀,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祈盼和祝愿。

要不前面怎么会说,文字的魅力,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呢?!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然而,无论是唯美的爱情诗篇,还是背后的硝烟弥漫,到最后终将是,百叶凋零,万花飘落,昔日的柔蔓早已枯黄,几度轮回,那对情人的美丽传说,终会穿越千年的风霜,一起,藏在古旧的书上。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论郑国自由恋爱背后的心酸与苍凉

作者:梦安,本名乔利,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行吟人生》主编。一个寄情山水走天涯的女子,习惯在长短句的低吟浅唱中,执笔书风雨,行吟悟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