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病區合併,都是向勝利大步前進

2月17日,贛州市人民醫院再組49人醫療隊支援隨州,在南院門診大樓前的廣場上舉行了簡短的出征儀式後,49名白衣戰士揮別紅色故土,帶著滿腔熱血和隨州人民的期盼踏上荊楚大地……

到達隨州的第二天,每位隊員學習了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院感知識、防護用品的使用及穿脫流程。經嚴格考核後,贛州市人民醫院7名各專科領域的優秀護理被分配至廣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三病區,贛州市人民醫院護理骨幹在三病區挑起了大梁。來自同一家醫院卻未曾一起合作過,初次合作既興奮又期待,他們帶著共同的使命緊緊地團結在一起。護理小組組長梁潔嫻說:"初次合作,請大家相互關照!"贛州市人民醫院7名護理在廣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抗"疫"就此展開……

每一次病區合併,都是向勝利大步前進

三病區病人總數74人分佈在六樓和七樓,上班的第一天,上午熟悉環境佈局、工作職責流程之後,隊伍中唯一的男護士郭俊清打頭陣,第一天就上大夜班。雖然經過了培訓,但也難免緊張,上班之前他把穿脫防護服流程練習了一遍又一遍。群裡6個"小仙女"各種叮嚀和囑咐:"穿好防護服後你一定要和同事相互檢查,確保防護服嚴密","戴口罩的時候一定要塑好形,確保密閉,不要漏氣","要注意手衛生,多巡視病人,保證病人安全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第二天,他們大部分都已經進入了隔離病區開展工作,對隔離病房的工作有了切身的瞭解。當晚,他們召開小組會議,郭俊清負責把N班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羅列一下,廖璐負責P班的,薛小琴負責消毒班的,張士妮負責連班的,梁潔嫻負責責任班的,大家把工作流程梳理一遍,並把流程細化。大家把流程和注意事項分享到微信工作群裡,有了這個詳細的崗位說明書後,大家上班也就得心應手了。

2月23日,三病區病人總數46人,為便於集中管理,七樓的患者將全部遷至6樓,廖璐、梁潔嫻、張士妮當班,她們分批將病人一個個帶到6樓並妥善安排好床位,協助患者將生活用品整理好並搬至他們所在的病房。把患者都安頓好了之後,最後對七樓病房進行全面的消殺工作。走出隔離病房脫下防護服時,只見三人衣服全部溼透。但她們欣喜地告訴戰友:"我們迎來了勝利的第一步。"

3月1日一早,接到醫院通知,感染二病區18個病人當天上午併入感染三病區。梁潔嫻、廖璐又當班,她們迅速準備,兩個經驗豐富的大姐姐做事總有大將風範,安排床位、測生命體徵、處理醫囑,各項治療有條不紊地進行。

廣水中醫院今天有4個病人過來,賴芸接到通知說:沒問題,我已經準備好了。"思夢,你幫忙扶一下那位行動不便的阿姨。"賴芸關切地說。

接到臨時通知,四病區11個病人今天跟我們合併。"好,馬上準備!"薛小琴馬上查看病房,按患者性別安排好床位。無論什麼時候,他們總是這樣鬥志昂揚。

3月6日,終於迎來了三病區與一病區的合併,三病區31名患者全部併入一病區,三病區全體醫護人員將全面接管一病區。又是廖璐、梁潔嫻、賴芸當班,由於兩個病區不在同一棟樓,需搬遷的病人多,這給搬遷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但是她們提前溝通、妥善安排、分工協作,31名患者及所有物品搬遷至感染一病區,並與一病區的醫護人員做好了詳細交接。由於大規模搬遷,整個三病區都需要全面消殺,這次梁潔嫻背起了重達四十斤的消毒大桶對整個病區進行全面消殺,廖璐、賴芸則負責病房所有物品的擦拭,這一天下來,他們幾乎用盡了全部力氣。但他們知道,這意味著離勝利又前進了一大步。

3月7日,小夜班的薛小琴接到通知,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6個病人轉至廣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一病區,昨天才搬的新病區,病區的合併加上院區的合併,這注定是個終身難忘的夜班。"我總是能遇上這種緊急情況。"薛小琴說。58個病人,同樣分佈在兩層樓,薛小琴和她的戰友兩人一直忙個不停,接待新病人、測生命體徵、心電圖檢查……把患者都安頓好之後,兩個人已是上氣不接下氣。交完班,脫完防護服,差點沒趕上回住處的車,雖然很累,但看到廣水司機在耐心等待的時候,突然感覺特別暖心。抗"疫"路上,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忙完今天,勝利又近了一步。

三病區併入一病區後,人員不變,但科室改了一個名字:感染性疾病科。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感染性疾病科迎來了最後一次搬遷,兩層樓的21個病人全部遷床到一樓,張士妮、遊思夢完成了最後一次搬遷。

經歷了多次的搬遷,我們離勝利越來越近了。儘管這期間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收穫了滿滿的感動。

16床張女士是一名懷孕3個月的孕婦,孕吐得厲害,情緒低落,助產專業的張士妮陪她聊天,把自己的零食帶去醫院,張女士漸漸地開始有食慾了,心情也慢慢變好,開始願意跟病友交流了。

"賴芸姑娘,阿姨覺得這樣稱呼你更親切,你下班後帶著一身的疲憊給我寫信,我看了無數遍,我感覺好親切,好溫暖。姑娘,聽了你的故事,阿姨感覺自己好渺小,不及一個孩子,你,你們為了拯救廣水,救治我們這些病患,義無反顧地舍小家,顧大家。本來你媽媽手術後更需要你的照顧,而你首先想到的是馳援廣水。看了你的信,我心裡暢快多了,阿姨會像你說的那樣每天一個微笑,儘快振作起來早日康復。謝謝你我的天使。"這是一個全家感染新冠肺炎的阿姨寫給賴芸的感謝信。

舒先生是廣水中醫院轉來的病人,住院一個多月,核酸檢測仍為陽性,加上飲食不習慣,食慾下降,情緒低落。得知這個情況後,微信工作群裡開了個視頻會議,討論怎樣更好地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解決患者的焦慮情緒。討論的結果是:我們七個人,每天都有人上班,把我們的食物帶去給他,改善他的飲食情況,瞭解他每天的病情,陪他聊天,力所能及地幫他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經過幾天之後,他開始愛笑了,之後幾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出院的時候他說:"我記住了你們,贛州市人民醫院的護士,你們是最棒的,讓我看到了希望,有機會我一定會來贛州看你們的。"

郝阿姨住院期間見人就誇,贛州市人民醫院小郭特別貼心,看到他,就像看到我的孩子一樣。郝阿姨出院的時候說:"我要跟小郭合個影,疫情結束後我要邀請他來我家做客。"

尿毒症合併新冠肺炎患者劉大叔出院那天,他的手機裡保存了梁潔嫻的手機號碼,他說以便日後向她諮詢。

3月15日,最後7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廣水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清零。醫護人員迎來了最後勝利的喜悅。

短短27天,贛州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兄弟醫院的戰友日夜堅守在一線,期間他們始終保持初心,努力拼搏,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嚴格落實護理核心制度、患者十大安全目標,踐行Cicare溝通模式,把贛州市人民醫院護理模式帶進廣水隔離病房,他們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同事的認可和患者的讚許。

(文 / 盧紅華 幹克娜 溫秀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