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吞下“欲加之罪”的苦果

隨著世界各國疫情加速蔓延,已經有人把反華輿論提升加碼,處心積慮把新冠病毒與中國、與武漢強掛鉤,這一波的衝擊不可小覷,如果頂得不及時、不給力甚至頂不住,那疫情“生產者”和“搬運工”的帽子,我們幾乎就戴定了。

這種欲加之罪,絕不僅是汙衊詆譭那麼簡單,第1步的“甩鍋”很可能成為第2步“轉嫁”的前奏和準備,對於可能出現的全球性經濟衰退,中國更不能去頂這個雷、吞下這個苦果。再想深一點,更令人憂心的是,區域和世界範圍的大戰,幾乎都是以轉嫁經濟矛盾為先導的。

面對來勢洶洶的抹黑攻擊,我們也作出了反擊,但這種反擊很多是被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歷史經驗表明,這樣最終會防不勝防。而且,咱們對外講的有些話、做的有些事,也有不少昏招和豬隊友……此處省略約300字。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關鍵在於運籌得當、應對得力。華為都能把惡意打壓變成免費廣告,何況一個擁有千年文明和智慧的大國。

那咋辦?把水攪渾。

戰略是冷水的藝術,既然一池清水魚不出,那就把水攪渾再下手。有些時候,天下大亂才能形勢大好。

首先要說清楚,把水攪渾絕不是要耍流氓無賴那一套,也不是刻意掩飾的“遮羞布”,更不是像某國國務卿那樣,拿著一管洗衣粉,就敢對著聯合國安理會信誓旦旦。咱沒那習慣,但也不能慣這毛病。想搞沒有證據和事實的有罪推定,想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前欲加之罪,也不能就那麼心安理得、得心應手。

現在,美國CDC主任自己都已承認,前期流感死亡病例中有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伊朗一口咬定這是美國的生物戰,世界衛生組織沒有像西班牙流感那樣為新冠病毒冠名(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流感並不是西班牙語源發的),這些“國際友人”都在助攻,我們自己更不能無動於衷。

沉默是把就是把世界拱手讓給那些別有用心的可恥的人。再說了,從歷史大縱深視角看,相比成與敗的結果來講,一時的對與錯、是與非,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怎麼攪?

一是要講清楚

對內也好、對外也罷,應該實事求是地客觀規範表述:中國是最先檢測到新冠病毒、最先發現確診病例的國家,而不是最先出現病毒和病例的國家。絕不能把病毒源產地的帽子往自己頭上扣。

二是主動出擊

應當主動提議,由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專家組,到武漢專項調查新冠病毒源頭。一則,能夠展示我公開透明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二則,如果是我們自己拿出的調查結果,只要不符合他們的“意圖”,就必然遭到質疑和詆譭,為啥不借助第三方?三則,調查持續的時間窗口,本身就是抵擋這一輪反華輿情最好的防波堤。

三是精準打拉

這個精準,不是針對不同對象的那種低層次的做法,致力於復興的民族,不應給世人睚眥必報的印象。當老大需要實力、更需要氣量。抗疫的對外援助,可以有輕有重、有緩有急、厚此薄彼,但在與人類公敵的鬥爭面前不能小肚雞腸,有些時候以德報怨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這不是溫良恭儉讓,而是不能把偉大的他國人民推到我們的對立面、趕到惡意政客的口舌裡。

我們要打的,是出言不遜、居心不良的“一小撮”;我們要拉的,是在中國爭取寶貴窗口、提供有益經驗的前提下,那些仍然深受不作為、慢作為之苦的“一大片”,當然還有那些靠平時錦上添花不好拉、拉不緊的“鐵哥們”。搞統一戰線,咱們可是祖師爺。

你看,塞爾維亞總統都哭了,還有關鍵時刻總能站對隊的意大利,還有中東某大國……

馬雲把口罩送到美國去了,發言人推文“某國欠我們一個解釋”,這些真真兒都是得道高人。

我看這事兒要是辦好了,把復興節點再往前提一提,也說不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