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學者建議借鑑中國抗疫經驗

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國內得到進一步控制,多國專家學者對中國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作出的貢獻表示認可和讚賞,建議各國借鑑中國抗疫經驗。

  採取嚴格防控舉措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全球事務研究所主任埃裡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of)談到,中國為全球抗疫共享了重要信息,將在全球抗疫中發揮更大的領導力。伯格洛夫說,信息共享是控制流行病發展的關鍵,對於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尤為重要。中國積極向全世界提供有關疫情的數據。各國應及時利用中國提供的信息以及中國為世界爭取的時間窗口。


多國學者建議借鑑中國抗疫經驗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席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認為,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舉措迅速有力。如果此次疫情首先在其他國家爆發,恐怕很難得到如此高效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就像過去幾十年裡中國遇到其他危機時一樣,中國政府非常迅速地加以應對,顯示出極強的決斷力。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中國政府對交通基礎設施和工業生產進行了大規模管控,這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期意大利等國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持續攀升,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爆發勢頭。對此,奧尼爾建議意大利、英國等西方國家政府應仿效中國,採取嚴格防控舉措。他強調,決策者必須更加嚴肅地對待醫療衛生政策。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病理學和分子醫學系高級講師阿耶莎·維羅爾(Ayesha Verrall)表示,新西蘭可以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發布的信息來了解中國的抗疫經驗,並將其運用到新西蘭的抗疫實踐中。維羅爾認為,抗疫成功的基礎是快速進行全面的公共衛生管理,即將有症狀的人轉移到評估中心,同時通過廣泛可用的測試快速診斷病例,並由公共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對與確診病例有接觸的人進行細緻的跟蹤觀察。此外,還要隔離確診病例和他們的密切接觸者。新西蘭需要建立反應迅速而嚴密的接觸者跟蹤系統。這意味著既需要對患者進行安全、有效、快速的評估檢測,也需要及時地將評估、檢測結果傳達給患者和公共衛生工作者,以便對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隔離。

  英國公共衛生協會研究員本傑明·考林(Benjamin Cowling)表示,中國採取的減少人群接觸及隔離防疫措施十分有效。各地相繼通過關閉學校和工作場所、取消公共集會、限制人員流動等嚴格的管控措施減少人群接觸。中國政府呼籲居民儘可能少外出、少接觸他人,企事業單位實行輪流和錯峰上崗、非必要現場辦公人員保持遠程工作等辦法,一些城鎮甚至明確限制每個家庭出門購買生活必需品的人數和頻率。中國政府還推出了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查詢軟件,輸入個人信息即可查詢是否為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這些措施成效明顯,2月中旬以來中國多個地區的新增確診病例數量持續下降。

  不能錯失防控窗口期

  考林認為,全球防疫的一個難點在於一些國家的公民可能不願意接受政府對自己的出行軌跡和社交行為的全方位監管,即使一部分人自願減少出行和與他人的接觸,仍不足以避免疫情大規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許多國家都加強了入境檢查和隔離,但疫情仍然在許多國家迅速擴散,意大利、伊朗、韓國、德國、法國、美國等國都出現了大量病例。在考林看來,中國以外地區要控制疫情蔓延,當務之急是減少社群傳播。要將確診患者集中在專門醫院接受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如果密切接觸者出現感染症狀,隔離措施能夠避免病毒的進一步傳播。然而,對中國之外的一些國家而言,新冠肺炎患者迅速增多,可能超出該國醫院收容能力,而追蹤密切接觸者,又需要大量人手。同時,14天集中隔離觀察耗費資源過多,而家庭隔離的強制力又不足。能否妥善解決這些難題,無疑是對各國執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嚴峻考驗。

  在歷史上,1918—1919年全球性甲型流感(又稱“西班牙流感”)疫情造成全世界約5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當時,美國一些城市取消大型集會,關閉學校,禁止人們在體育場館、教堂、音樂廳等封閉場所聚集,企業減少了上崗員工,幾乎所有人都用口罩或其他物品將臉龐遮住。今日,採取類似措施有可能付出巨大的社會和經濟代價,但這些確實是控制人群接觸最有效的辦法。

  考林表示,中國為將新增病例控制在較低水平付出了巨大努力,這將是一場保衛公眾健康的長期戰役。控制疫情傳播難度很大,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要採取有力措施來減緩疫情擴散速度,減輕疫情對醫療系統的超負荷壓力。新冠肺炎疫情最終致死人數應該不會達到1918—1919年甲型流感疫情的水平,但對經濟的衝擊同樣嚴重。在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為全球大流行病之前,國際社會仍擁有一個短暫的應對窗口期。公共衛生機構應抓住這個窗口期來決定在何種情況下、在哪個時間點上開始執行最嚴格的隔離防疫政策以及執行多長時間,還必須向公眾清晰地說明計劃是怎樣的、必要性是什麼,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公眾的理解與支持。醫療機構應針對當地的醫院服務水平進行評估,對重症救治需求高峰進行預測,並出臺應急預案。

  考林提出,目前許多國家實施了旅行限制/禁令和相應的隔離措施,這些並不足以預防疫情擴散,但能夠贏得時間。對於那些尚未出現感染病例但最終可能無法阻止本地疫情爆發的國家而言,必須明智地運用窗口期來制定應對預案,並幫助公眾做好準備。

  伯格洛夫強調,應對疫情挑戰需要全球合作,在信息共享的同時,還需要充足的防護設備和藥品,特別是要對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提供必要的支持。國際社會應攜手共同抗擊疫情,以挽救生命,減少疫情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國際社會合作幫助醫療體系相對薄弱的國家,有助於控制疫情在這些國家的傳播,避免疫情再經由各種途徑,重新感染其他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