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一抹陽光

照亮一切陰暗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畢竟在疫情下,

還有很多感動暖心的瞬間,

像冬日的陽光,

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內心,

春天的腳步近了~

Always be some sunshine to light up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疫情,強行打斷了時間的連接,在隔離、空白和生死間,將日常生活的本質呈現了出來。有人說,這是一次考驗,對每行每業都是。是的,當疫情降臨時,沒有一座孤島,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在各個行業的普通人,面對災難時的私人記述,已經超越了個體經驗的意義,具有了普遍性的價值。

最近,我們連線採訪了數十位疫情下的普通人,他們也許不能代表一個行業群體,但依然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一份重要的歷史文本。因為,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講述了某種可能。通過這些採訪,我們看到了關乎整個社會,大多數行業的真實狀態,非常時期,這些平凡世間百態,顯示出了真實的人性,儘管有無奈、迷茫,依然有樂觀、信念,還有力量。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01 “往往你走出第一步,大家也會跟上來”

姜社培,男,41歲

職業:首席髮型師

地點:上海 曼都發型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唐曄:姜先生,作為一位髮型師,聽說您早就復工了?

姜社培:是的,我們髮型屋設在大型商場裡,2月15日復工的,我作為首席,不一定每天去,我有預約客人,有客人的話就去一下,管好自己的客人就行,大部分時間還是宅在家裡。

唐曄:聽說您宅在家裡的時候,為小區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能分享一下嗎?

姜社培:謝謝您,其實是一件不足為道的小事。疫情期間,幾乎兩個月,大家都出不了門,頭髮長了,也找不到開著門的理髮店,這是一件比較煩惱的事情。我正好認識我們小區的一個物業經理,閒聊時,他說起這樁煩惱。我心念一動,這次疫情期間,他們冒著風險每天值守,登記出入、排查、量體溫、打掃,非常辛苦,我有這門手藝,何不幫他們一把呢?其實這個念頭一直都有,住在這個小區,就想幫左鄰右舍、幫這個小區出點力。

唐曄:您是怎麼做的呢?

姜社培:我和這位物業經理說了我的想法,免費給這些為小區付出辛勞的人們剪一次發。他特別激動,兩天後,我就帶著工具到辦公室——物業、保安、保潔、社區民警,面面俱到——第一次剪了十個,而且我剪髮很細心,每個人身上都要花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那天足足一個下午,四五個小時,後來又去了兩次。

本來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這才是真正的開始。我發現,事後有很多人加我微信,一瞭解,原來是物業經理把我理髮的照片發到小區的居民群,這下我的鄰居們都想認識我,希望我給他們剪髮。前前後後加了一百多個鄰居,所以在疫情期間,我還是很忙,帶著工具,戴著口罩,左鄰右里的服務,成了小區的“紅人”。說來慚愧,鄰里之間本來住了很久都不認識,或者不熟悉,通過這次疫情,反而認識了,熟悉了,有的成了好朋友,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唐曄:您是一家髮型中心的首席髮型師,為小區鄰里服務,怎麼收費呢?

姜社培: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容易,而且都是鄰居,當大家問我價格的時候,我說,價格由你定,按照你心裡的感覺和標準給吧,給多給少我都很開心。我收到最高的金額的200元,最低的是十幾元,我都會感恩,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認識了彼此,結交了朋友,付出的快樂,其實遠遠大於獲得。我是一名基督徒,聖經上說:萬事都互相效力。這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唐曄:您在這個行業二十年了,剪髮的特點是什麼呢?

姜社培:我擅於根據頭型特點,客人的偏好,設計出合適的髮型。剪髮是一個細活。我覺得一個髮型師最主要的素養是,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我從來不把剪髮當做一個可以敷衍潦草的工作,這就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藝術作品,我的新顧客通常都要聊一個小時,拉拉家常,談談職業特點、平常喜好和傾向,判斷出怎樣的髮型適合於他,雙方達成一致後,再約下一次正式剪髮的時間。當然,要獲得客人的信任,自身的形象也很重要,比如,我自己就收拾得乾淨利落,不給人突兀感,永遠是黑白灰的服飾搭配。

唐曄:這次疫情,給您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姜社培:換一個角度看,每個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出力,你有你的形式,我有我的形式,雖然我不是醫護人員能夠衝到武漢前線,但是我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都在一個社區,抬頭不見低頭見,隔閡、陌生、雞犬不相聞或許是現代鄰里關係的常態,但這不是良性的睦鄰關係。睦鄰關係是需要營造的,往往你走出第一步,大家也會跟上來,很多東西都會隨之而改變。

02 “村醫也有情懷,村醫也能渡人”

翟大龍,男,37歲

職業:村醫

地點:河北邯鄲市大名縣雙未城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唐曄:翟醫生,疫情期間,是不是特別忙碌,分享一下您的狀態?

翟大龍:謝謝您,這兩天好一點,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真的是從早忙到晚,早上六點起床吃了早飯就出門了,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回到家,累得筋疲力盡。疫情防控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協助村幹部在村口監測點排查發熱人員,填寫各種篩查報表、給村民進行疫情宣教——而且,我要負責兩個村莊疫情監測工作,每天兩次上門排查監測登記,我算了一下,從大年三十至今,我接觸湖北返鄉、外省返鄉等相關人員有92人,並且一一做好了他們的追蹤隨訪。

坦率說,有一陣子我是特別焦慮的,狀態不太好,那是因為,我們衛生室儲備的防護、消毒用品嚴重匱乏,但是形勢嚴峻,作為村醫,我必須站出來,有所擔當。後來我想盡辦法多方化緣籌資,欣慰的是,終於籌到了20多萬元購買消毒藥品,除了我們村,還為235餘個村莊81953戶村民免費發放了30多萬片消毒泡騰片,用於家庭疫情防控,減少了鄉親們對於疫情所帶來的恐慌。當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邯鄲工作站第一批消毒物資運到我們衛生所的那天,看到鄉幹部都來領物資時,我無聲地淌了眼淚,積壓日久的擔憂情緒得到了舒緩。我們這邊情況緩解之後,我還發起了“大名府鄉村醫生情繫疫區募捐”募集1萬多元,捐助武漢用於戰疫救災。

唐曄:這些工作無疑工作量巨大,您自己的衛生所怎麼辦,收入怎麼辦?

翟大龍:基本上我自己的衛生所由我妻子管著,疫情期間也沒什麼收入,但是我這麼想,我們既然去不了武漢,與前線的戰疫醫生並肩作戰,但是也可以有所作為,守住自己的一方水土,保護好自己的父老鄉親,村醫也是醫生,村醫也有情懷,村醫也能渡人。一樣是共克時艱,一樣的義不容辭。其實相比起在湖北的村醫,我們只是出了微薄之力,據我所知,那裡許多村醫投入了戰鬥,也有多位村醫因公殉職,我時常為那裡的戰友牽腸掛肚。

唐曄:有沒有特別有感觸的事情?

翟大龍:那段時間事情特別多,就是頭老是暈暈的,每天騎著車兩個村子來回三十幾裡地的跑,到了晚上我有夜盲症,一不留神就摔溝裡,把腿摔了,後來就拖著傷腿工作。有個老大伯託人告訴我,他腦袋疼,我就趕去了,見到他,他就哭了說,聽說你摔了,就惦記著你,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著,又看新聞得知好多醫務工作者犧牲了,更加擔心。現在看到你無大礙,也就安心了。我這麼一聽啊,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鄉親們對我感情厚呢。

唐曄:您和妻子都忙得不著家,兩個孩子怎麼辦?

翟大龍:白天託付老人幫著照管,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只能和電視、手機作伴,沒辦法,目前還顧不上,很慚愧。不過最令我欣慰的是,疫情接近尾聲了,生活即將回歸本來面目。

唐曄: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翟大龍:帶孩子去泰山看日出,辛苦了那麼長時間,應該陪陪妻子和孩子了。我妻子也很不容易,當年我們一起放棄了市區工作的機會,一頭扎進了位置偏遠、人口稀少的鄉村,一待就是17年,這麼多年的堅守,我感謝她的理解和支持。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總有一些陽光

站好自己的崗位

每個人都承擔起保衛我們的義務,那份心啊,太真了。

因為內心善良,他們見不得受苦受難。

因為有責任感,他們做不到袖手旁觀。

疫情下的普通人,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特殊的春天。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⑪

謝謝你

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有你們在,我們一定能贏

-END-

徵集令

Tip

繼續徵集“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線索,可以在微信後臺留言,用你的一束光,點燃你的身邊,這個春天,終究會春暖花開,桃紅柳綠。

大家辛苦了

曄問仁醫

待摘下口罩

我們相約在春天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