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項提名,5項大獎|黑馬《誰先愛上他的》:錯位的背後全是深情

無法捨棄的背後,演繹是化不開的深情。



《誰先愛上他的》是2018年華語電影節最大的黑馬,總投不到800萬人民幣。2018年上半年獲5項大獎, 同年11月又獲另外一項重要獎項的8項提名,目前豆瓣評分8.6分

《誰先愛上他的》由徐譽庭與許智彥聯合執導,邱澤、謝盈萱主演。這匹“黑馬”的誕生並不容易,導演徐譽庭說,“我以為電影拍完,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沒想到才剛剛開始”。該影片拍攝用了40多天時間,但後期剪輯卻用了大半年時間。期間,徐譽庭導演崩潰到差點賣房子的地步。導演說,“現在我們對外發布的說是第4版,其實改版了不止第40版。

電影以孩童宋呈希的視角,介紹了三個成人之間的糾葛:爸爸宋正遠離家出走,在他去世後,媽媽劉三蓮發現,老公保險金的受益人竟然更改成了高裕傑的名字,傷心又憤怒的劉三蓮帶著孩子去找這個“壞人”阿杰。伴隨著利益之爭,故事同時上演了一場“誰是真正的愛人”的情感之爭。

在我看來,作為一部探索該類社會問題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是值得滿分的。這類題材的電影,向來是以嚴肅為主基調,深沉壓抑,而

該影片卻以輕喜劇為基調,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入手,在輕鬆、詼諧的氛圍中把大家帶入思考之中,這種解決方法不失為一種巧妙的處理手段。

但僅僅把電影當成“喜劇”,好像不足以欣賞這部影片的精髓。觀賞完影片,我一直在思考,我們大部分女性同劉三蓮一樣,任勞任怨,為家庭付出愛與汗水,我們辛苦卻還能享受生活的美好,劉三蓮們卻意外遭拋棄。為了更好理解影片的內涵,下面我們就從影片中幾段“錯位”情節,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及愛的表達啟發。

8項提名,5項大獎|黑馬《誰先愛上他的》:錯位的背後全是深情

01、 夫妻關係的錯位:捨棄不掉的親情與內疚

“小三”劉三蓮只想弄清一個小問題“(他對我的感情)都是假的嗎?”劉三蓮,我們口中的“同妻”,她擁有合法的身份,卻懷疑自己才是那個“小三”,插足了老公的愛情。錯位關係背後是女主與老公對愛情、家庭深深的愛與困惑;捨棄不掉的背後,是對愛人與家的留戀。

錯位:擁有合法的身份,卻沒有擁有愛

三蓮努力做一個公認的好太太、好媽媽,時時刻刻都在忙忙碌碌,工作家務兩不誤,細心照顧孩子,並像天下所有媽媽一樣,把考試成績放第一位,並且為了孩子出國留學而全力爭奪丈夫留下的保險金。丈夫分居,她抱著挽回的希望,不惜卑躬屈膝地討好,以為是自己不夠好

影片中的媽媽劉三蓮極力想挽留這個家,想與讓愛人關係親密一些。因此她嘗試買漂亮的衣服,主動去靠近丈夫。但他卻說,“我要搬離這個家”,並悄悄地把保險金受益人做了變更。

謝盈萱飾演的三蓮,對命運所作出的控訴:“我努力做個好太太、好媽媽,但我丈夫變成同性者,兒子跑去跟敵人住。請問一下這是什麼命,憑什麼我要有這種命,是我做得不夠 ,還是我不是一個好人。”

我認為,劉三蓮雖然擁有了合法的結婚證,有世俗意義的合法身份,但是表象代表不了現實,他的老公其實是迫於無奈的選擇了與她結婚,實際上心並不在她身上,因此,這段“愛情”是錯位的:擁有合法的身份,卻沒有擁有愛。

劉三蓮的 “一點點”要求背後,是對愛人的留戀

讓觀眾淚目的,是劉三蓮的一個細微動作。她滿懷期待,希望諮詢師給出她肯定點的回答。她膽怯又期待地緩緩舉起自己的手,用手指比劃出一點點小縫隙。這個小小的縫隙只有幾毫米的距離吧,或者更小吧。代表了她此刻無比忐忑的內心,與無比期待的強烈感情。

一個小小動作,讓觀眾能理解影片中的劉三蓮想要的感情和應得的肯定。小小縫隙表達了她最低的訴求,代表了她所有的希望。通過劉三蓮這個細緻入微的動作,導演細緻地刻畫出女主人內心的痛苦、無助與無奈。

她的痛苦、無奈無處發洩,多少年來,沒有給出答案,沒有解釋。小小的請求,低低的要求,卻不能滿足。小小的要求包含了濃濃的不捨,包含了最基本的尊重,包含了對愛情與愛人的留戀。

8項提名,5項大獎|黑馬《誰先愛上他的》:錯位的背後全是深情

02、 “情敵”關係的錯位 :本應仇恨的情敵,卻讓劉三蓮恨不起來

劉三蓮與高裕傑的故事,基本是按“大戰-理解-退讓接受”發展的。

大戰:保險金之爭

影片開頭,劉三蓮帶著孩子氣勢洶洶地找高裕傑。在見到這個“壞人”後,追問:“受益人改成你了是不是?你趁他意識不清改成你了,對不對?”開始了兩個人的矛盾情仇演繹,一下子就把觀眾拉進了故事情節之中。

影片中的女主人劉三蓮是宋正遠的妻子,宋正遠是大學教授,兩個人結婚十幾年了,有個孩子宋呈希,上初中。兩口子一直是分居兩地,但一家人一直幸福美滿,孩子這麼大了,宋正遠卻突然提出了要離家出走。原來丈夫患了重病,想與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

丈夫死後,對於丈夫的保險金,劉三蓮原計劃是用於孩子的出國教育的,沒想到居然也變成他人的了。在強烈衝突中,觀眾很想知道,這場保險之爭中誰是贏家?

在給予家人愛的同時,每個人都會積極保護其財產權。金錢也代表了安全與關懷,因此,“保險金衝突”其實也是感情的爭奪戰。

逐步理解:他不是“壞人”

在劉三蓮和丈夫情人高裕傑看來,對方才是搶走自己愛人的那個人。劉三蓮自然認為是高裕傑搶走了保險金,而高裕傑對此卻一無所知。他很忙,思念及舞臺劇的排練讓他無暇顧他。通過謎底的解開,劉三蓮慢慢看到一位與自己一樣普普通通的人,有無奈有深情,沒有絲毫對宋正遠財產的窺視。

這場愛情之爭中,一開始,是劉三蓮“贏了”,高裕傑眼睜睜在街邊看著愛的人和一個女人結了婚。十幾年後,宋正遠在得知自己時間不多後,回去找高裕傑,這次,高裕傑“贏了”。但很快,宋正遠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他們都失去了他。劉三蓮終於理解了,他們都是無奈的,可憐的,痛苦的。

8項提名,5項大獎|黑馬《誰先愛上他的》:錯位的背後全是深情

退讓、理解並接受:與他人和解,與自己和解

面對歇斯底里的劉三蓮,及其極挑釁行為,高裕傑沒有以暴制暴及任何過激行為。他只是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與她鬧,勸她回去。影片隨後通過宋呈希的視角,揭示了答案,高裕傑一直不知道宋正遠把保險金受益人變更給了自己。

所以,不存在他讓宋正遠把受益人更改為自己的故意,甚至在宋正遠病重時,並獨自承擔高利貸的壓力,不顧一切去借錢為其治病。

劉三蓮逐漸瞭解到,高裕傑從沒有想著去爭奪保險金,沒窺視過宋正遠的財產,他與世無爭,在劉三蓮找來時,甚至能調侃一下。正是他的不爭不搶,默默付出,讓劉三蓮最終理解了他,將保險有關資料送給他,放棄了對保險的爭奪。

在我看來,在這場愛情大戰中,似乎每個人都輸了,似乎又都贏過。每個人都極力想證明對方愛的是自己,是“最先被愛的”那個。劇情懸念也由此產生,情節隨著人物心情而變化,給觀眾以強烈的情感衝擊。

8項提名,5項大獎|黑馬《誰先愛上他的》:錯位的背後全是深情

03、 母子關係的錯位:當下社會家庭教育的真實反映,親情需要正確表達

本應站在同一戰線的母子卻成了“仇人”,劉三蓮的兒子住到了“小王”家。錯位的愛的背後,是大人的急躁、粗暴,不理解。

作為一個小孩,希望別人的理解

劉三蓮們的常見口頭語:“你給我閉嘴,怎麼和老媽說話的?”,以及 “宋呈希,你再玩我把你手機砸爛!”,還有“要遲到了,不要說我沒叫你!”,還有“不管你了!”,以及“多吃點青菜,不要吃垃圾食品!”等等。是不是很像生活中的你?

想一想,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咆哮、負面、不理解中,有多痛苦。作為一個小孩子,我覺得自己非常像電影中的孩子宋呈希,不希望別人強迫自己,不希望不被理解,不希望粗暴的溝通方式。

我認為,劉三蓮雖然把滿滿的母愛傾注在孩子身上,但也把自己的憤怒、過高期望一起轉加給了孩子。宋呈希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不再是小學生了,他有自己的自尊及獨立思考需求,需要被理解與引導,而非令人厭惡的命令及負面情緒。

作為一個媽媽,辛苦不被理解

兒子宋呈希寧可住在“壞人”家,也不想跟隨她回去。當劉三蓮強迫兒子回家時,他就爬上窗威脅。劉三蓮讓他幫助自己,宋呈希認為媽媽太“愛錢”。面對時時不聽自己話的兒子,深感無奈的媽媽劉三蓮只好到廟裡求佛祖,希望給自己一個解釋。

而對於所有辛辛苦苦的媽媽們來說,劉三蓮太真實了:自己默默付出,沒日沒夜,卻不得到理解得不到肯定。影片中的母子衝突,其實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上演。

我認為,劉三蓮沒有試著去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強,是長身體的時候,也是最需要好好交流、促進其成長的階段。因此,“抱怨媽媽”遇到“青春期孩子”的劇情非常貼合實際。愛不僅僅是,“我讓你這樣,我讓你那樣,我全為了你好”,這是錯誤的愛,錯位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理解基礎的愛,平等尊重的愛。

結語:

影片中,夫妻關係的錯位背後,是捨棄不掉的親情;“情敵”關係的錯位,是本應有的仇恨卻選擇了諒解,表達出了人們對特殊群體的逐步理解與接納;母子情感的僵局,是親情的錯位,也是當下社會家庭教育的真實反映,愛的背後反射的是不理解與焦慮。

幾個錯位場景,讓人啼笑皆非,卻淚流滿面;詼諧輕鬆的語言背後,是帶給觀眾的深入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