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生死線上拉回七旬老太....

3月10日,荊門二醫胃腸外科病房裡,72歲的李奶奶在家人攙扶下來回走動著,神清氣爽,有說有笑。眼前的情景讓人難以想象,幾天前老人還曾命懸一線。

突如其來的腹痛

李奶奶家住農村,平時身體不太好,常年貧血,近半年來因為關節炎導致膝關節疼的厲害。雖然如此,李奶奶卻一直未到醫院進行治療,而是十分迷信電視廣告裡那“神奇的中藥”。3月6日晚,李奶奶和往常一樣,臨睡前服了一碗治療關節疼痛的中藥,不料突發腹痛,家人趕緊送往當地衛生院。經過治療,李奶奶的腹痛不僅沒有緩解反而疼的愈發厲害。當地衛生院立刻聯繫120,連夜將李奶奶送往荊門二醫。

3月7日00時57分,李奶奶被救護車送入我院急診科。醫生立即給予腹部CT及血液相關檢查,CT顯示隔下游離氣體,提示消化道穿孔。李奶奶的血壓一度低至87/43mmHg,出現休克。急診科醫生積極抗休克的同時,立刻上報醫務科急危重症救治小組。胃腸外科主治醫師範金強當晚值班,在接到醫務科急會診通知後立刻趕到急診科搶救室。

經過觸診,範金強發現李奶奶腹肌緊張,全腹壓痛、反跳痛明顯,出現腹膜炎的典型體徵。結合血液、CT等相關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為消化道穿孔併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李奶奶躺在病床上輾轉不安,監護儀上心率持續增快、血壓不斷下降。正在這時,檢驗科傳來危急值報告,李奶奶的血紅蛋白濃度只有58g/L屬於重度貧血。此時如果不盡快找出穿孔部位並進行修補,萬一出現消化道出血,後果將不堪設想。範金強立即請示了胃腸外科主任唐德濤,唐主任評估病情後,決定積極抗休克的同時進行術前準備,急診在全麻下行“腹腔鏡探查術”。

生死線上的激戰

與死神賽跑,來不及等待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3月7日凌晨2點胃腸外科主任唐德濤在請示醫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後,與助手醫師範金強、麻醉科醫生李志、護士孫慧雲全部著三級防護進入手術室。由於李奶奶血壓太低,麻醉師緊急行中心靜脈穿刺,監測中心靜脈壓並迅速補液升壓。待生命體徵稍微穩定後,唐主任迅速置入腹腔鏡探查,發現李奶奶腹腔內有大量膿液,持續的膿液刺激使胃腸道嚴重充血水腫,為尋找穿孔部位增加了難度。唐主任通過吸引器抽取腹腔內膿液送檢驗科做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並反覆用大量溫生理鹽水沖洗直至腹腔清亮,終於在胃竇部前壁發現1cm大小的穿孔。

爭分奪秒!生死線上拉回七旬老太....

全層縫合、大網膜填塞、周圍網膜與胃壁加強固定、清洗腹腔、放置引流管,修補手術一氣呵成。凌晨4點15分,手術順利結束,整個手術持續了2個多小時,比平時同樣的手術延長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穿著防護服、戴著面罩和雙層手套,為手術操作帶了一些不便。李奶奶的生命體徵趨於平穩後,轉入ICU二病區(發熱患者重症流轉病區)繼續治療。

短暫的平靜之後,沒有容得醫護人員鬆一口氣,李奶奶的病情又有了新的變化。3月7日早交班時,ICU的醫生髮現,李奶奶的心率還在增快、血壓在迅速大量擴容及升壓藥物作用下勉強維持,嚴重的感染、酸中毒和重度貧血仍在威脅著李奶奶的生命。

胃腸外科、ICU、感染科、呼吸內科的專家對李奶奶進行了MDT多學科會診。“迅速開放深靜脈及更多的外周靜脈通道、擴容補液、積極聯繫補充血液製品、抗感染、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維持循環改善灌注、糾正酸中毒和貧血、關注出入量、維持內環境穩定……”感染性休克帶來的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的貧血,容量復甦與心肺功能不全的權衡,呼吸機輔助呼吸方案的制定,腸內營養的配方與時機……專家們逐項討論、權衡利弊之後為李奶奶制定出最優治療方案。生命的小舟在風雨飄搖中沒有傾覆,經過所有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李奶奶脫離了危險,病情逐漸平穩,感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重度貧血得到了糾正,精神也好多了。

3月8日下午,李奶奶撤掉無創呼吸機並排除了新冠肺炎,轉回胃腸外科病房繼續治療。

3月9日,李奶奶順利排氣,恢復胃腸蠕動。

3月10日,在醫生的鼓勵下李奶奶術後第一次下床活動,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爭分奪秒!生死線上拉回七旬老太....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因酗酒、進食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服用某些藥物,而導致我們的胃發生嚴重的損壞,當損壞程度超過胃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就會發生穿孔。這次李奶奶很可能是因為長期服用了成分不明的中藥引起的胃穿孔。我們用腹腔鏡為李奶奶進行了消化道修補術,創傷小、恢復快,所以術後很快就能下床活動了。目前的治療非常順利,相信再過幾天等手術切口拆線就可以出院了。”主治醫師範金強對記者說。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雖然很多普通手術已經停滯,但胃腸外科永遠不可能按下“暫停鍵”,因為他們收治的基本都是起病急、症狀重的急腹症。在疫情防控期間,胃腸外科已經為急性闌尾炎、消化道穿孔、腸梗阻、臍尿管膿腫等20多位急腹症患者進行了急診手術。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急’這個字很關鍵,患者發病急,我們的救治工作要更‘急’。醫院為了做好疫情期間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專門制定了疫情期間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有效的院前病情評估、嚴格的MDT會診管理、高效的急診綠通道,使我院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更及時、更有效的救治。”胃腸外科主任唐德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