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讀書,堅持寫作,疫情期間語文學習的兩大法寶

堅持讀書,堅持寫作,疫情期間語文學習的兩大法寶


疫情期間,很多家長糾結,也有一些學生會糾結,覺得不在學校上課,課程就會落下了。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我作為語文老師一點兒都不擔心。因為我從來不覺得必須是在課堂上學生闆闆地坐在那裡聽老師講課文才是學語文,也從來不覺得下了課踏踏實實完成相關作業練習才是學語文,相反,我以為那些實際上都是比較低效的語文學習方式。

那什麼是高效的方式呢?就語文學習來說,簡言之,就是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條堅持讀書,一條堅持寫作,前者是輸入,後者是輸出。將兩者連接起來的是思維。

初一伊始,我在課堂上就不斷強調語文學習務必要多讀書,多思考,先解決輸入的問題,然後再考慮輸出的問題。直到寒假,我還給他們推薦了四、五本書,希望作為假期閱讀的內容。具體可以參考文章《語文學習中最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對概念——輸入與輸出》。

很不巧,寒假還沒有結束,新冠就來了。一定程度上打斷了我計劃中的下一步安排,各種雲課堂上線了,各種居家學習的課表排定了,學生即使不比在學校的時候忙也差不多了。我這個人是這樣的,但凡什麼事情很熱鬧的時候,我一般就選擇退後了,決不往前衝。

所以,我是嚴格執行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不打卡,不收作業等相關規定。當然,這可能會遭到一部分人的誤解,以為我這個老師不太負責任。事實上教育從來就不該是轟轟烈烈的,而應該是潤物無聲的。只關注面子,而不關注裡子的,不是真正的教育,那只是表演而已。

我在班級的讀書群中,經常會提供一些閱讀的資料,這些資料各種各樣,甚至有一些資料之間,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但這些資料又都是我經過精心選擇的,實際上我希望通過閱讀這些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增強思考辨別的能力。具體例子可參見《延期開學第一課:和學生說說如何拆穿謊言》《一堂在線語文課:不忙著教學生讚美,而是教他們學會如何思考》。

前面一大段算是介紹一些背景,接下來進入正題,說說除了引導學生堅持閱讀之外,我已經開始,並準備持續做下去的一個工作,那就是每日寫作計劃。(有音頻,但偏大,無法上傳,可以到同名公眾號收聽)

一、為什麼要堅持寫作

1. 為中考。不能等到初三才想著急作文怎麼辦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短期訓練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應試作文的水平,但是對真正寫作水平的提升幫助不大。

2.為人生。將來無論走上任何工作崗位,寫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這一能力缺失,將來會遇到很多麻煩。

基於以上兩點考慮,寫作的事情應該提早準備。這裡我引用了三則在課堂上講過的名言。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庸》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朱子治家格言》

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論衡》

疫情可以說既是“危”更是“機”。要化危為機,關鍵在於目標明確,方法得當,行動有力。

二、堅持寫作的意義

在談及這個問題時,我給學生講了一段《東坡志林》中“歐陽修論作文”的內容。

頃歲孫莘老識歐陽文忠公,嘗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它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 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當有人問歐陽修寫作秘訣時,歐陽修的回答是“無它術”,意思就是沒什麼秘訣。如果非要說有秘訣,那只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個是“勤讀書”,一個是“多為之”。依然無非也就是“輸入”和“輸出”而已。

除了這個歐陽修論作文之外,還給學生講解了蘇軾的《文說》。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

蘇軾談及作文之道的時候強調要有寫作的感覺,要特別想寫的時候再寫,要順其自然,但如何能達到這樣的狀態呢?依然是歐陽修所說的“勤讀書而多為之。

三、計劃實施的幾點原則

1. 自願報名

我在班級讀書群中接龍,每個人自願報名,寫明計劃每天寫多少字。我自己的計劃是每天至少寫一千字以上,只讓學生寫,老師自己不寫是不行的,那沒有說服力。學生有報寫兩百字,三百字的,也有四、五百字的。

2. 自由寫作

沒有任何指定的寫作內容的要求,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可以通過讀書群交給老師,也可以通過微信單獨交給老師。當然,不想交,不願意分享也沒有關係。但是人最不能欺騙的就是自己,自己是否真實做到了,只有自己知道,所謂“毋自欺也”、“君子必慎其獨也”。

3. 持之以恆

定下了每天寫多少字,就一定爭取堅持完成,如果實在有特殊情況當天沒有完成,也應該在第二天及時補上。也不要當成一個任務完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如果當天想寫的內容很多,遠超出了原來計劃的寫作字數,那也要爭取一口氣寫完,不要讓這種寫作的感覺涼下來。

最要緊的是每日堅持,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講到這裡,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我引用了之前給學生講過的胡居仁自勉聯。

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四、關於寫作內容的進一步提示

雖然這個堅持寫作的計劃實施完全自願、自由,但如果徹底撒開,很多學生依然會覺得比較茫然,真不知道能寫什麼,所以我又給了他們一些提示。

可以從“四個一”著手來寫,即:

一個人 一件事 一處景物、一個觀點

這四個一,實際上是中考,高考,乃至以後作文的簡化版,無非就是寫人,敘事、就是寫景抒情,就是議論說明而已。可以先從小處著手,寫一點點,寫一個局部,為將來的更為複雜的寫作準備。

這個計劃要已經開始實施,在疫情結束返校上課之前,每天都要爭取完成,已經有一些學生行動起來,陸續分享了一些內容。將來返校之後,仍然會接著做,只不過是強度和頻率稍稍減弱,不一定是每天,而是每週兩到三次。但我相信,養成習慣,願意寫的同學,一定依然會堅持寫下來。

個人以為,如果能夠紮紮實實把這個寫作計劃落實下來的同學,將來面對中考作文也好,還是高考作文也好,那都是小菜一碟,“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我呢,我作為老師能做什麼呢?兩件事,一個是成為一個榜樣,我也每天堅持讀書,堅持寫作,只會比他們做得更多;另外一個就是我願意成為一個平等的交流者,願意給學生的習作提一點兒建設性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