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尼康在1964年8月推出400mm這個鏡頭,其實一共推出了4個,分別是400mm、600mm、800mm、1200mm,推出這4款鏡頭,主要是為了迎接1964年10月的日本東京奧運,為了讓大家能更好的進行體育攝影,由於篇幅有限,所以,針對400mm這款鏡頭來測評。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尼康在1959年推出尼康 F,次年(1960)就是羅馬奧運,似乎沒有時間弄出拍體育的長焦鏡頭,所以在1964年放手一博。在奧運會前推出長焦鏡頭現在似乎已經成為“傳統”,這個傳統是從1936年柏林奧運蔡司推出奧林巴斯 Sonnar 180mm F2.8開始的。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現在的單反相機是二次大戰後才出現,雖然在戰前就有各種單反相機,但是用起來很不方便。

一般情況下,旁軸相機在使用長焦鏡頭時取景器中的影像會變小(取景器看到的並非鏡頭的影像、而通常是35mm鏡頭的視野),因為長焦鏡頭的影像只是35mm視野的中間一小部分,使對焦相當困難。所以,通常135mm就是上限,再長焦距得用反光鏡盒模擬單反相機。

戰後,東德和西德蔡司都生產過這個鏡頭,東德蔡司版有M42和Pentacon 6兩種接環版本,西德蔡司先是生產了康泰瑞克斯“牛眼”版、後來的康泰時 C/Y版是用比較新的光學科技重新設計(所以較輕也較小)。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尼康這4個鏡頭採取系統設計,四者共用一個對焦筒,但是卻有個潛在的困難。

對焦筒CU-1和AU-1中有固定位置的光圈機制,然而對焦筒得支持兩個沒有光圈機制的鏡頭,所以在設計這兩個鏡頭時必須做到它們的光圈位置相同。因為NIKKOR-P 800mm F8和NIKKOR-P 1200mm F11都有光圈環,使用這兩個鏡頭時得用鏡頭上的光圈環、不要用對焦筒上的光圈環。

鏡頭信息

下面是NIKKOR-Q 400mm F4.5鏡頭,鏡頭本身不算短。上面有兩個鑽石顆粒突起的環,前面那個轉松後可以把內置遮光罩拉出來再轉緊固定;後面那個是不能轉的,它的用途是提供一個把鏡頭裝上(或卸下)對焦筒時的著力點而已。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把前面環轉松後、再把遮光罩拉出來的樣子: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這是鏡頭前面。我們看到第一片鏡片深陷在鏡筒裡頭。鏡頭的標示是NIKKOR-Q,Q表示使用四片鏡片(見下表);序列號碼指出這是比較早期的鏡頭;它並沒有後期的多層抗反射鍍膜(因為不是標NIKKOR-PC)。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這是鏡頭後面。我已經忘了原來是否有塑膠後蓋(應該有,但弄丟了),但發現可以用52mm的鏡頭蓋完全蓋住而不會輕易掉下來。鏡頭尾部外緣有一道皮圈,看不出什麼效用,猜想是保護鏡尾邊緣、避免在裝卸鏡頭時和對焦筒磨擦碰撞吧。這個皮圈經過五十年後,有點不太牢固了,也很容易掉下來的;如果不見了,用兩道橡皮筋纏住後的效果也不差。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鏡頭的濾鏡尺寸是122mm,有些鏡頭是戴了個皮鏡頭套,我手上這個付了金屬鏡頭蓋。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把鏡頭裝入AU-1對焦筒的樣子。在安裝或者拆下鏡頭時,手握鏡頭後面有鑽石顆粒的環是很方便的。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因為鏡頭為了遷就4個鏡頭共用同一個對焦筒的限制,這個NIKKOR-Q 400mm F4.5的組合是很長的。

下面樣張中自左到右是NIKKOR-Q 400mm F4.5、佳能 400mm F4.5 SSC、尼康 AIS 400mm F3.5 ED IF、尼康 400mm F5.6、和尼康 400mm F5.6 ED IF。這樣看來,NIKKOR-Q 400mm F4.5比其它400mm鏡頭長很多、而且也重很多。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我拍照測試樣張所用的組合,除了鏡頭和相機索尼外,還有捷信重型腳架和溫布利萬向雲臺;為了方便準確對焦,我還加了一個7寸”的外接顯示屏,因而用放大對焦時比較容易看出是否準焦。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的圖是鏡頭光學結構、4片4組(4E/4G):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的圖是鏡頭裝在CU-1上的數據,在AU-1上是相似的、只是形狀不同而已: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表是鏡頭的簡單規格:

拍攝過程

我使用索尼拍照,影像處理的各項設定如果不是標準就是偏低、要不然就關掉。拍照時,我使用一個7英寸的外接4K顯示、用放大的方式對焦,因此人為失誤是有可能的;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拍照的主體是旅行路上常見的一些景色,拍攝距離涵蓋800米、600米、400米、200米、100米、50米 、40米、30米、20米、10米。

因為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是5米,我也加上5米這個距離。

這些距離的主體中,除了10米和50米之外日後都會成為此地長焦距鏡頭的標準,低於10m的主體大致上就是此地的5m的主體。如果某一個場地的結果不甚理想(例如對焦明顯失焦),就會另找時間再拍一次。

無限遠:800米

在無限遠或近無限遠處的主體應該是一個有細節的大場景,這是我旅遊時所看到的升降鐵橋、距離拍照地點是800米左右,對焦所在是中間偏下方的告示牌: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展板部位的裁剪。很明顯F4.5時對比稍低,但是在各個光圈下的表現相差不大、但F22的表現的確是差一些。我覺得F8和F11的表現較好。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照片右側的裁剪。看起來各個光圈下的表現十分相似,但是F22的表現是差一些、但實際也相差不大。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遠距離:600米

下面是距拍照地點600米左右的房屋,焦點是在中間的信息牌子: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焦點的裁剪。很明顯地,F4.5時是有點糊、而且反差也低一些。從F5.6到F11的表現差距不大,到F22時質量又變差。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照片左下角游泳圈附近的裁剪。我們再次看到F22的表現較差、F4.5次之,從F5.6到F16似乎沒多大差距。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遠距離:400米

其次是400多米左右的房屋: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中間焦點的裁剪。我發現F4.5和F5.6相差不大,然而F8和F11比較好、F16似乎沒有大的差距,到了F22就差了,這是到目前為止相似的結果。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右邊的裁剪。我們看到F5.6到F16的表現都比較好、但F5.6是稍差,到F4.5和F22的確是差距分明。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遠距離:200米

下一個場地是距拍照地點約200米的拆遷房屋個橋,焦點是拱門上方和燈: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先看焦點的裁剪。F8和F11的表現仍然比較好,F5.6和F4.5次之、但F4.5似乎對比較低,F16和F11可以看成相同,最後的F22是有點糊了、是最差的一個光圈(這並不意外)。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後面的房屋。200米的主體深在前面有28.8米、在後面有40.4米,所以前面鐵絲網和後面房屋的牆壁都在景深內。下面是照片右方磚牆的裁剪,從F5.6到F16都表現得十分好、F4.5和F22鬆散了些;其實F5.6是稍微不如F8的,但差距不大。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中間偏右的鐵門部位,這還是在景深內的、但不在對焦平面上。很明顯地,兩根圓柱和圓錐頂在F4.5和F5.6時都有一道若隱若現的光暈,於是鐵絲網頂也如此,這到F8消失,到F22時又稍微糊了些。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中距離:100米

這是距離拍照地點100多米汽車的車牌。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先看焦點的裁剪。這些中間部位的裁剪在各個光圈下似乎沒多大差距,不過F22還是差一些,但奇怪的是F8似乎不如F5.6以及F11。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然而,這個鏡頭在非常高反差的場景下紫邊是會出現的。下面是車子的右側,很明顯地,右側信號燈、後門把手和後窗邊緣都有很明顯的紫邊,這要到F8和更小光圈才會消失,但是到F22時照片的反差卻低了不少。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中距離:50米

中距離50米是一輛汽車的後面: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中間焦點的裁剪。從這些裁剪看來,差距實在不大,但是F4.5和F22的確是稍微差一丁點,主要是對比低了一點。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近距離:40米

40米的主體是學校中的一個牌板: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焦點的裁剪。在F4.5時有點鬆散,但F5.6有顯著改善,成像質量從F8到F16到頂,在F22時下降稍微,這和其它距離的拍照結果沒多少差距。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近距離:30米

我想很少人會用一個400mm的鏡頭在近距離下去拍攝一些場景,但是為了完整起見,我還是把這個拍攝效果放出來。這是學校中一張記念一位軍官的石椅,而且還是一個反差不低的主體。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中間焦點的裁剪。很明顯地,F4.5最差、對比也最低。然而,F5.6的質量有所改善,F8和F11更好,但F16開始下降,不過F22仍然比F4.5和F5.6好。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近距離:20米

下面是距牌子20米左右的主體。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接下來是焦點的裁剪。成像質量和30米相似,最好的成像質量是F11,但從F8到F11甚至F16都十分好,而且F22仍然比F4.5好。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其次是照片右側(但非最右邊)的裁剪。影像焦部位的裁剪質量仍然是在F11,而且F8到F16都十分好;然而F5.6好像比F22好。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近距離:10米

再看10米的距離,這個場地不過是把相機從40米的主體向前移到10米而已: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是焦點的裁剪。我們仍然看到F8到F16表現最佳,其實F4.5、F5.6和F22的結果相差不大。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左上角的裁剪。很明顯地,F4.5下的表現不十分理想,F5.6時有所改善、但差距並不十分大;然後在F11和F16最好,到F22時又往下掉少許。這樣看來,尼康的這個鏡頭的最小光圈的表現似乎優於最大光圈。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近距離:5米

這是幾乎在最短對焦距離5米的距離拍照的,實際的距離大約是5.35米左右。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首先是中間焦點的裁剪。重要的是中間的FIL和下方的176這幾個字,從這些裁剪中不難看出最好的結果是F8和F11(請看FIL這幾個字母中的細節),F16的效果似乎和F5. 6差不多,然而F4.5看起來比F22好一些。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左下角的裁剪。很明顯地,F4.5和F5.6有相當嚴重的邊緣暗角(暗角),然而在分辨率卻不差;邊緣暗角在F8還有一點,到F11才完全消失。但是在成像質量上,F22卻的確是差了一些。

邊緣暗角

下面是在各光圈下拍照藍天的結果。我不瞭解為什麼在F4.5和F5.6時照片左邊有一條黑影,所以我們可以看右邊。很明顯地,F4.5邊緣暗角很明顯,F5.6好點(我們在5米的照片中見到通同樣的結果;邊緣暗角在F11時似乎完全消失。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泛光、鬼影和紫邊

前面提過,這不是個多層抗反射膜的鏡頭,而且在1960年代早期的抗反射膜技術也不如現在,所以把這類大光圈鏡頭對著強光源拍照多半會是場災難。下面就是個例子,這是透過樹枝拍太陽,一大片幾乎佔照片一半的泛光: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下面的樣張不用多說,除了泛光之外還有一個相當大的、藍紫色的鬼影。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再看紫邊(我們在100米的主體已經看過了),這是下面樣張,透過樹葉和樹枝拍天空最容易看到紫邊。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照片中黃框部位的裁剪如下,高對比區域邊緣都看得到紫邊。事實上,一直到特殊鏡片出現以及光學科技急速發展後才有辦法有效降低(特別是在照片邊緣的)紫邊和綠邊,這個1964年代的鏡頭出現太早、無法用到後期的科技,紫邊現象難以消除。縱使是1970年代下半的ED IF版,紫邊仍然存在,只是控制得好很多。

老鏡頭測評:50多年前的長焦鏡頭,拍照效果怎麼樣?樣張實拍測試

測評結果

請注意,這是1964年的產品,那個時代並沒有太多比400mm還長的長焦鏡頭,要有的話大多數是反射式。所以,尼康在1964年一口氣在東京奧運前推出400mm、600mm、800mm和1200mm4個鏡頭是個創舉,恐怕也是和卡爾蔡司為1936柏林奧運推出180mm F2.8 Sonnar同樣地有展示實力的意味。

這個鏡頭以1964年標準來看是十分優秀的,雖然不如現在的鏡頭。一般情況下,鏡頭在F8和F11最好、通常到F16都仍然不錯;F4.5是可用,但是質量比F8差一些,有暗角而且也有點鬆軟,通常F5.6會有相當改善。

一般情況下,個人的感覺是在很多情況下F22似乎比F4.5好一些(至少在暗角方面)。

這個1964的鏡頭在高反差場景拍攝下,邊緣會出現嚴重的紫邊的問題,紫邊在特殊鏡片出現之前是很難克服的,恐怕只能用折反鏡頭了,但折反鏡頭只有一個光圈!手上這個鏡頭並沒有後期的多層抗反射膜,所以當照片中間或畫面邊緣外不遠有強光源時泛光或鬼影很難避免,總之最好拉出遮光罩。

在色彩方面,和現在的ED鏡頭比是淡一些、層次也不那麼豐富,不過請記得這是日系最早期的長焦鏡頭之一,稍早的賓得、太苦瑪,現在的佳能也差不多如此,至少個人是覺得比當時的太苦瑪好。

最後,個人覺得NIKKOR-Q 400mm F4.5在長焦下的表現差不多,只是在遠距離時因為主體的細節太小、很難保證以這些細節對焦時非常準確,這是各位得注意到的事實。

終於寫完了尼康400mm F4.5這個鏡頭,對於喜歡收藏老鏡頭的人來說,也許你用得上本篇參考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