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7號改火箭首次發射失利,這是一顆中國歷史從來沒有過的衛星

在國人抗擊疫情正在取得全面勝利之際,航天人也在穩步推進著航天發射任務。3月16日晚上21時34分,一枚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次發射升空,搭載的是一顆萬眾矚目的衛星。令人遺憾的是,火箭在飛向太空過程中現出了異常,官方隨後宣佈發射失敗,正在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這是繼長征五號在2017年發射失敗之後,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基地傳來的又一個噩耗。

長征7號改火箭首次發射失利,這是一顆中國歷史從來沒有過的衛星

長征七號改是在長征七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具有高軌發射能力的火箭。火箭總長60.13米,由直徑3.35米的芯一級、芯二級和直徑3米的芯三級組成,起飛重量高達573噸,主要用來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長征7號甲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力為7噸,是國內運載能力僅次於長征五號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未來發射通信衛星、試驗衛星、氣象衛星等高軌衛星的主要運載工具。長征七號在2016年6月25日首飛,是中國最先進的中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3.5噸,未來將執行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長征7號改火箭首次發射失利,這是一顆中國歷史從來沒有過的衛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射的是一枚“技術驗證衛星-6”衛星,是一顆中國歷史從來沒有過的衛星,是一顆對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衛星。目前國際上發射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衛星都是比較重要的重型衛星,包括氣象衛星、導航衛星、通訊衛星和預警衛星。事實上,只有最後一種衛星是中國沒有的,我們用排除法來解析,很容易就能發現這顆衛星的用途。為了配合此次衛星發射任務,海南文昌還在3月15日-17日實施了交通管制,禁止體育娛樂性飛行,這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發射任務失利是文昌發射基地第二次的失利,上一次出事的是被稱為“胖五”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很多人疑問,為什麼在文昌發射的火箭失敗率這麼高?事實上,中國近來在文昌發射的火箭和衛星都非常重要,而新一代火箭發射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文昌基地又是中國發射大型火箭和高軌道衛星的首選之地。

長征7號改火箭首次發射失利,這是一顆中國歷史從來沒有過的衛星

據悉,文昌基地最大的優勢是距離赤道更近,可以節省大量的燃料消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火箭發射基地。這裡發射的衛星還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能量,可以讓衛星攜帶更多能力,擁有更長的壽命;文昌火箭發射基地距離海洋更近也讓火箭發射更為安全,避免了人員大規模疏散工作;最後,文昌可以通過海上運輸火箭,避免了鐵路隧道直徑限制的問題,解決了大型火箭的運輸難題。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任何國家都不能保證每一次航天發射任務可以成功。就在長征7號甲發射失利前一天,美國一枚裝有60枚衛星的獵鷹9火箭同樣發射失敗。對於長征7號甲來說,這一新型號火箭的成熟也需要像長征五號一樣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相信航天人可以很快找到問題所在。對於“技術驗證衛星-6”衛星來說,發射失敗主要影響的是部署時間,可能要延後兩年左右,因為重點衛星都會有一顆備份衛星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