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副刊:肆说唐诗

商报副刊:肆说唐诗

也肆/文 王建明/图

杜荀鹤《自叙》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杜荀鹤这一生,前面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活得卑微而有尊严。

只读诗,不了解生平,是看不出杜荀鹤最后的百分之一的。

从他留下的大量名句可以看出,他是个极有才华的诗人:

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还能够看出,杜荀鹤不仅有才,还很有文人风骨。他嗜诗如命,终日苦吟,贫贱不移,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曰“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他勉励诸弟苦读,曰“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从这首《自叙》可以看出,杜荀鹤像是一生都在践行“安贫乐道”这四个字。

不是一生,是一生的百分之九十九。

杜荀鹤曾经累举进士不第,又隐居山中15年。好不容易登第,又赶上世乱,多年没有合适的事做。

怀才不遇,是他的隐忧,也是隐患。

直到人生的百分之九十八,他还在守着他的“初心”。他终于有机会拜谒权倾天下的梁王朱温,想得到引荐。那时朱温还没篡唐,人们对他还有幻想。杜荀鹤呈上十首《时世行》,想和梁王聊聊轻徭薄赋的事,展示一下他的抱负与才能。《时世行》现存两首,其中一首《山中寡妇》是这样的“夫因兵死守蓬茅,麻纻裙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我脑补朱温读了诗后的反应,应该就是一声冷笑吧。他把杜荀鹤晾在外面好多天,不说见也不说不见。后来有人劝杜荀鹤:“希前辈稍删古风,即可进身,不然者虚老矣。”意思就是那诗得换换,不然没戏。

就差最后一哆嗦了,杜荀鹤不知进行了怎样一番考虑。我再次脑补,应该就是“你高兴就好”吧。于是他作了三十首“颂德诗”呈送梁王。接着梁王就高兴了,让杜荀鹤当了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这就算进了中枢了。

眼看就抖起来了,可是没过多久,杜荀鹤突然得了重病,一命呜呼。

三十首“颂德诗”没有一个字留到今天,只留下了一个抹不去的黑点。对他这最后百分之一的人生,又或者是百分之百的人生,有人作出了评价:壮志清名,中道而废。

商报副刊:肆说唐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