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熔斷,華爾街川普鮑威爾共謀?

​美聯儲鮑威爾週日宣佈降息,並表態要重啟QE,至少向市場注入7000億美元。這個寬鬆的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場大跌,歐洲股市,亞洲股市,港股,包括A股等都全面大跌,道瓊斯期貨大跌,美股盤前大跌,開盤後第三次熔斷。市場對於大跌的普遍解釋是美聯儲提前打光了子彈,所以投資人恐慌,真的是這樣嗎?


世界疫情因為瑞典和英國在上週末相繼宣佈要躺而顯得不明朗,他們真的會放棄嗎?世界疫情能遏制嗎?金融市場的底部究竟在哪裡?

實際上一切經濟問題都是政治問題,要理解世界疫情,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關聯,首先我們還是從歐洲和美國的政治談起。

歐洲的土豪和美國的精英

同樣是所謂的選舉制,歐洲和美國其實是很不同的。歐洲,實際上是土豪控制的歐洲;美國是精英控制的美國。限於篇幅,我隨便扔幾個例子吧,瑞典瓦倫堡家族,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但這是媲美羅斯柴爾德家族和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的牛逼家族,一度旗下企業佔了瑞典股票交易所三分之一的市值。你沒有聽過瓦倫堡家族的話,你可能聽過世界馳名的ABB公司,還有馬爸爸的合夥人蔡總當初就負責瓦倫堡家族旗下基金Invest AB,蔡總加入阿里之後,Invest AB就因為支持蔡總而投資了阿里巴巴,成為阿里最早的投資人。當然這個故事真相到底如何就不在本文探討範圍之內了。

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在意大利被稱為意大利“王族”。家族控股公司EXOR集團在意大利有多牛?旗下有菲亞特,法拉利,馬薩拉蒂,JEEP,擁有世界知名球隊尤文圖斯,還有世界知名財經媒體經濟學人。家族還直接擁有意大利聖保羅動產銀行,其資產至少在2660億歐元上下,一年盈利35億歐元;至於其他控制和參股的銀行,物業,保險公司無數。汽車、電信、航空、保險、金融、媒體全佔了,說是王族一點都不過分吧。愛八卦的同學可以回憶或者百度下當初尤文圖斯老闆埃爾坎-阿涅利和中國女星朱珠的浪漫關係。

土豪們才是真正控制歐洲的主人,那些市長啊,議員啊,都是捧起來的花瓶。離開了土豪,他們什麼都不是。法國總理馬克龍出身於大家熟知的名字,羅斯柴爾德家族。馬克龍娶了比他大25歲的老師,中國女網民就編了段子:先把學生培養成老公,再把老公培養成總統。實際上呢,馬克龍的老師太太出身於法國的顯赫家族,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國的合夥人,要不他能搭上羅斯柴爾德家族,現在當上總統?

你現在知道歐洲部分政客針對疫情為什麼不管不顧,甚至聲稱要躺倒了吧?除非是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你跟財閥土豪們講要把城市Lock down,要影響他們的利益,土豪是不會理你的。歐洲職業政客本來就是財閥手中的提線木偶,他們犯不著為了病毒為自己的前途蒙上陰影。

只有土豪財閥覺得自己財富將受很大威脅,比如病毒真的肆虐開了,整個國家都要被人嫌棄了,那才會讓政客們出面解決問題。

美國就跟歐洲不太一樣了,美國的家族已經比較少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企業,美國是一個把一切都證券化的國家。所以有錢人在意的是“錢”,僱傭最牛逼的精英,讓自己股東價值最大化。企業創辦者並不鼓勵在企業呆一輩子,持有絕對多數的股權。人人都講究Exit Strategy,能把股份賣在高位就是成功。賺了錢,再把錢放在各個資管公司全球化進行理財。所謂的VC/PE都是有錢人的理財公司而已,基金經理一旦給不出好的年化回報,整個基金經理就會從行業消失。

美國的政治外交精英,是一群哈佛耶魯畢業的全球化小圈子群體,他們有固守的理念,運作和利益模式。美國的有錢人當然對這些人有很大的影響力,包括資助推薦他們上位,競選議員州長總統等。但是這個博弈方式和歐洲是完全不同的。

OK,Let me explain。

歐洲土豪的數量少,直接控制企業,國家多,想上位的政客如過江之鯽。所以歐洲土豪和政客的博弈關係是少對多,那當然話語權很強勢。

美國則不一樣,有錢人很多,利益群體很多,錯綜複雜,政治外交精英的人數很多,他們把控了各個實權部門,智庫,議員,法官等等。所以美國有錢人和外交精英是多對多的博弈關係。既然是多對多,那就是相互忽悠的關係。有錢人需要找精英給他做利益代言,精英也需要從有錢人那邊搞錢。有時候政治精英拿了很多人的錢,不可能百分百照顧所有人的利益,特別在利益有衝突的時候,所以精英只要照顧好大多數金主的利益就可以。為什麼美國搞選票制民主,因為金主和金主打架時候怎麼辦?總要有個仲裁和決斷機制吧?投票當然就是最好的方式,輸掉的隨時歡迎你過幾年捲土重來。

這種模式還是回到我以前一直說過的,叫社會達爾文主義。跟不上節奏的精英會淘汰,有錢人也會被淘汰,物競天擇。

這批小圈子的外交政治精英,就是川普口中的Deep State (隱藏國家),也是他一直批判的華盛頓的沼澤。

川普的崛起

歐洲人跟美國人比更安逸更懶惰,中位數年齡歐洲的發達國家德法意大利比美國平均要大十歲左右。要讓歐洲人改變生活方式和社會理念非常困難。你看法國的極右翼勒龐怎麼都上不了臺,根本原因還是中老年人太多,都混成那歲數了,還改變啥。

但是美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加上較為年輕的人口結構,讓美國比歐洲有更強的內生的改變力量。08年金融危機搞的無數人破產,丟了工作丟了房子,華爾街搞出來的禍居然不背鍋。奧巴馬上臺的時候口號是改變:CHANGE,但是奧巴馬上臺以後很快就向華爾街屈服了,拿了8000億美金救助華爾街,這就讓很多人很失望。

所以八年之後,美國人自己也想不到,選了一個和奧巴馬完全相反的超級網紅。和川普打對臺戲的是希拉里,希拉里最終被拉下臺是因為郵件門,她代表了那個傳統而腐朽的政治精英圈層:deep state。所以希拉里輸了,川普莫名其妙被選上了。

川普被選上以後,博弈規則就變了。他不是外交精英圈的,但他的確是土豪圈的,他本來是不受猶太人歡迎的,但他聯姻了一個猶太家族的好女婿聰明女婿。川普跳過了傳統的美國外交精英階層,直接把多對多博弈變成了一對多。

也就是說金主們可以跳過過往的外交精英,直接和川普家族進行對話和博弈。那麼金主眾多,總統只有一個,當然川普的話語權就不一樣了。而美帝國高昂的運營費用,壓縮掉的成本在哪裡呢?就是傳統政治和外交精英控制的那些部分。

川普對於一切的預算能砍則砍,連疾控中心CDC的預算都大幅削減,你說這些傳統美國精英恨不恨川普?為什麼那麼咬牙切齒在媒體罵他是白痴,是說謊者,是無能。你把這個利益看明白了,就都懂了。

但是川普聰明在於是他沒有砍軍隊預算,相反還提高了,他有軍隊支持,就不怕外交精英搞他。聯邦高院層面,他走狗屎運,三年任期不到任命了兩個保守派大法官。這就是為什麼民主黨怎麼想搞彈劾,怎麼都搞不掉川普的原因。軍隊和聯邦法院,美國的兩大支柱在他身後。

當華爾街的大玩家可以直接跳過政治外交精英直接和如此強大支撐的川普搭上後,那麼一切就變得可能。川普搞掉了美聯儲主席耶倫,然後把和華爾街關係密切,並且更好擺佈的鮑威爾推上前臺。2017年,鮑威爾披露個人財產狀況,他在華爾街工作期間積累了1970萬至5500萬美元,是美聯儲最富有的理事。在任命開始,鮑威爾和川普看起來是不怎麼對付的,他主張加息嗎。18年他跟川普關係有點小僵,但19年就很有意思了,鮑威爾跟川普關係密切起來,經常出沒白宮,也積極配合川普的減息政策。有人認為鮑威爾是被川普馴服了,我認為不如說19年華爾街,鮑威爾,川普正式聯手了才對,美聯儲降息,美股一整年一路拉昇,曲線極其漂亮。

看明白了這個套路,我才敢2019年初我在我的私密社群小紅圈當時就判定美股將在19年大漲,納指將很有可能往一萬點衝,這一點當時700個會員可以見證,現在還保留著當時的討論帖。

而我過去兩週文章的幾個核心觀點,如連續兩三次提醒美股未跌到底,如華爾街的目標需要非常非常大的糖果,如A股不能走出獨立行情都得到了市場的驗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翻我前幾天的文章。

華爾街和美聯儲的雙簧

為什麼我能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呢?很簡單,因為我過去玩美股七八年的經驗告訴我,不要相信財經媒體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最重要是搞清楚大玩家之間的關係,然後看他們的行為,而不是看他們說什麼。

回顧2018年底12月16到12月24號美股莫名其妙的大跌,我給大家看一下當初英國衛報的報道。

三次熔斷,華爾街川普鮑威爾共謀?

三次熔斷,華爾街川普鮑威爾共謀?

當時最開始導火索是市場因為美聯儲表態2019年可能要繼續加兩次息,於是市場大跌。隨後紐約美聯儲的總裁John Williams告訴CNBC美聯儲願意隨時根據市場信號和經濟增長如果不如意來調整美聯儲對於加息的觀點,然後市場被短暫拉起來以後,又被砸盤,又繼續狂跌。分析家給的理由是Williams的言論看上去很鴿派,但可能代表美聯儲隱藏的對經濟的憂慮,也就說投資人覺得美聯儲知道一些投資人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投資人很擔憂,於是繼續砸盤。

這不是很奇怪很荒謬嗎?美聯儲說明年準備加兩次息,你砸盤就算了,然後馬上美聯儲的人跑出來接受採訪說我們隨時願意根據市場進行調整,又被砸盤,這不是莫須有嗎?那你覺得美聯儲的人應該如何表態才不會被砸盤?所以實質就是,反正擔不擔憂都是華爾街說的算,華爾街大莊想砸盤,就是要把點位砸到滿意再拉昇。

鮑威爾這次的表現更加讓人大跌眼鏡,在之前鮑威爾已經突然襲擊搞過一次突降50個基點的降息,然後被投資者認為是聯儲恐慌,經濟出問題,所以引發美股大跌。既然這樣,那何必這週日又搞一次把子彈打光的突然襲擊,為啥不等到18號的聯儲會上?既然前幾天才被砸過一次,按這個邏輯,鮑威爾難道不知道他週日這麼急匆匆表態會引起恐慌嗎?既然如此,幹嘛要製造恐慌呢?表態也引起恐慌,那應該不表態,靜觀其變才對啊,更何況上週五股市可是狂漲9個點收盤。鮑威爾如果你週日啥P都不放,華爾街找什麼理由今天砸盤呢?這不是共謀是啥?

華爾街砸盤到底什麼時候是底呢?有人說,應該是世界疫情達到拐點以後才是底,問題來了,等你看到疫情拐點了,股價老早被拉上去了。有很多人總是問靈哥什麼時候是底,靈哥帶你們抄底。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要冒風險就左側進,那根據今天跌的程度,底已經不遠了。不冒風險,就等右側確定上升趨勢,但那時候你賺的也可能就不多了。唯一不可取的就是等到所謂看到疫情的明確拐點,你那時候連湯都喝不到。

美國疫情的微妙新變化

上週五川普在白宮演講之後,我注意到了一些美國在抗疫方面非常微妙的變化

1. 開始正面讚揚中國

紐約時報的科學記者,Donald McNeil,這個週末接受MSCBC採訪大力誇獎中國成功的打敗了疫情的成果。他非常清晰的描述了中國的檢測和隔離流程,包括堅決摒棄居家隔離,而是進行方艙,把輕症和重症病人分開,這樣避免醫療系統崩潰。他還專門指了意大利的例子,現在意大利醫院要選擇讓誰死,讓誰活,他覺得美國不應該變成意大利這樣。

而高盛的前首席經濟學家Jim O’neill 在接受CNBC採訪時候說他覺得感謝上帝病毒是在中國爆發,而不是從印度開始。他說印度的政府治理絕無可能如中國那樣快速響應,這是中國體制的優勢。他這個言論一出來,立刻遭受到印度媒體和官員的大罵。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美國主流媒體開始正面報道中國抗疫的經驗,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

三次熔斷,華爾街川普鮑威爾共謀?

Jim O’neill表現的還是有點奇怪的,因為他在稱讚中國詆譭印度時,莫名其妙把巴西拉了進來。他原話在讚揚了中國一番以後,然後說:“That’s the good side of the Chinese model, and I think you could probably say the same about Brazil too”。他這種把巴西生拉硬扯進來其實是隱晦想表達他是對“這種模式”的贊同,而不是對體制的贊同。精英們需要為未來可能借鑑中國模式去找一個自圓其說的臺階。

2. 福克斯電視臺無限期暫停Trish Regan的節目

Trish Regan,中國觀眾對她的熟悉是源於前段時間因為攻擊中國從而和CGTN劉欣的辯論。她是福克斯的當家花旦,佔有晚上八點和九點兩個黃金檔的時間段。在她上週一的節目中Trish Regan稱新冠病毒是民主黨欺騙的陰謀,是為了製造市場恐慌拋售的從而妖魔化和摧毀總統。

三次熔斷,華爾街川普鮑威爾共謀?

這樣的論調是之前川普以及共和黨一直所主張和稱讚的。Trish Regan在上週一不過忠誠的扮演了右翼的傳聲筒,但到了上週五,一切就變得不一樣,她被福克斯電視臺無限停播了。停播的理由福克斯說要把資源用在覆蓋新冠病毒的報道上,但沒有說Trish Regan將被擱置多久?

要知道Trish Regan曾經兩次採訪川普,絕對是右翼媒體的大將,但卻被突然拋棄,打入冷宮。

3. Drive-through Test開始


川普在上週五白宮講話中說的全美包括Walmart,Target這樣的超市停車場開啟開車式測試的的確確已經開始了,測試人員全副武裝的穿著防護服進行測試。

以上的這些微妙變化其實意味著美國分裂的上層在表面吵吵鬧鬧後的幾周後內部實際上已經達到了共識,要在美國解決新冠病毒。甚至不惜將與中國合作,媒體的鋪墊立刻開始做了。右翼媒體當然也就不能再攻擊民主黨說新冠是他們炒作恐慌為了拉下總統的騙局, 從而影響到川普的形象。

當白宮快速做了決策轉換後,如Trish Megan這樣張舞著爪牙的媒體人卻枉做了小人。

我認為大家不要盯著歐洲的疫情看,沒有意義,主要是觀察美國疫情。美國疫情拐點來臨肯定比歐洲快,但是美股肯定不可能等到那時候再反彈。這是一個微妙的度,我自己也在監控把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