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炳村:流轉土地發展冬早蔬菜產業走出致富路

新平縣老廠鄉勐炳村,地處戛灑江上游的綠汁江沿岸,距新平縣城127公里,是一個熱區資源和土地資源豐富的村落。勐炳村壩區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8℃,記者在綠汁江沿岸看到,一片片整齊的大棚農田星羅棋佈地排列在江兩岸,近年來勐炳村充分利用河谷熱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冬早蔬菜產業。

在綠汁江邊的蔬菜大棚裡,鬱鬱蔥蔥的綠葉掩映著鮮紅的果實,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李建林正在自己家的大棚裡忙著採收成熟的西紅柿。“2019年土地整治後我家便建起了大棚開始種植西紅柿,今年一共種了11畝的西紅柿,現在已經收穫了8畝地,有了30萬元的收入。”李建林告訴記者,種植的西紅柿全部收完後今年將會有40萬元左右的收入,去掉成本後還會有30萬元左右的純收入。“我們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有7口人,其中4人帶有殘疾,原來就是種一點水稻,基本沒有太多額外的收入。”李建林說,今年通過種西紅柿有了一筆比較可觀的收入,明年還會繼續種西紅柿,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勐炳村:流转土地发展冬早蔬菜产业走出致富路

在綠汁江邊的收購點上,收購商正對將收購來的西紅柿進行分揀、打包、裝車工作。

冬早蔬菜產業的發展壯大和蔬菜良好的品質吸引了不少來自外地的收購商前來收購當地西紅柿。據瞭解,目前全村共有10多個蔬菜收購點,在其中一個收購點記者看到,收購商正忙著將收購來的西紅柿分揀、打包、裝車。“勐炳村種出來的西紅柿顏色好、口感好、質量好,深受北方各大市場的喜愛。”來自河北保定的西紅柿收購商陶紀鎖說,像我們這樣的收購商有很多家,我們每天都要收40多噸西紅柿,春節後我們已經銷售出去1500多噸,主要銷往北京、石家莊等地。

近年來,老廠鄉依託綠汁江熱區資源優勢,在勐炳村大力發展冬早蔬菜種植產業。據瞭解,該村2017年引進種植大戶,在96戶種植大戶的帶動下,目前西紅柿等冬早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100畝,預計收入4400萬元。據勐炳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沐信甫介紹,勐炳村原先的土地存在雜亂、零散等情況,分散的土地導致農民耕作起來非常麻煩。通過土地整治,勐炳村共整治了3060畝的田地,還新增了2001畝,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的田間新景象,不僅方便了農民的耕作,每畝土地流轉的租金由原先的350元增長至3500多元。

土地整治大大改善了基礎條件,優質的農田吸引來了投資商,通過土地的流轉,帶動了當地冬早蔬菜產業發展。易門三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被勐炳村優質的農田吸引來投資的公司。易門三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於2019年來到勐炳村投資發展,通過前期的試種,發現勐炳村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目前已經流轉了300畝的土地。“公司通過土地流轉,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由農戶提供土地和農業生產勞動力,種植的農產品由公司統一負責銷售,農戶便可以參與年底分紅。”公司負責人王紹良告訴記者,公司下一步將繼續發展冬早蔬菜種植,會將種植的重心轉移到西紅柿上,吸引更多的老百姓參與進來,帶動他們發展致富。

2014年,勐炳村的人均純收入只有2200元,近幾年通過土地流轉帶動了全村老百姓參與冬早蔬菜種植,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已經增漲到了7542元。沐信甫告訴記者,國有土地流轉後帶動了勐炳村集體經濟的壯大,土地流轉取得的收益按照鄉、村、組三級3:3:4的比例分成的方式,2019年勐炳村通過土地流轉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7餘萬元,2014年勐炳村無集體經濟,到2019年已經壯大到了29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吸引更多投資商來到勐炳投資的同時也帶動了許多當地農戶參與到了冬早蔬菜種植中來,土地的流轉帶動了我們當地產業的發展壯大。”沐信甫說,下一步我們勐炳村還將繼續依託熱區資源優勢,通過土地流轉,大力發展冬早蔬菜種植,帶動更多的老百姓走出一條致富路。(玉溪日報記者 劉黎)

審核:矣萍

勐炳村:流转土地发展冬早蔬菜产业走出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