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設定醫保起付線


國家為什麼設定醫保起付線

  大家都知道社保中的醫療保險,是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報銷醫藥費用使用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醫療保險的起付線是什麼?國家為什麼要設定起付線?對起付線的相關信息一無所知,今天橋為人人力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醫保的起付線是什麼。

  醫保起付線:也稱免報銷額(俗稱醫院門檻費),是針對合作醫療醫院對正常繳納社保醫療保險的職工進行看病就醫費用報銷的計算起點。起付線以下的醫療費用需要職工自行支付。

  醫診按每個年度內首次住院,起付線規定上,合理調控在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10%上下。起付線與醫院級別和住院次數密切相關,醫院級別越高,起付線越高,醫院級別越低,起付線越低,在每個醫診年度內,起付線會根據職工住院頻次遞增而減少,正常情況下,每個醫診年度內,第四次住院就不再收取起付線。

  按照北京本市的在職員工來看,就醫問診有1800元門診費用報銷的起付線,超過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按規定70%報銷。如果需要住院治療的話,另有一個1300元住院費用報銷起付線,也是根據就診醫院級別的不同來定,報銷比例也是不同的。

  醫保起付線的4個作用是什麼

  第一個作用,可以增強病人的費用認知,避免浪費醫療資源。按次就診至少有一部分金額需要自己承擔,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也是可以負擔的,很多人看病就醫時不控制支出,如果多次累計也是會控制自己的。

  第二個作用,降低國家醫保基金負荷。醫保基金制定基本規則是以收支平衡、略有結餘,每年的支出都差不多。讓職工個人適當承擔一部分金額,醫保基金的壓力就會減輕。醫保基金並不是只針對住院報銷,還有門急診和門診慢特病等。據2018年住院就診為6000萬,假設住院平均起付線均為500元,至少會減少國家醫保基金300億元的負擔。

  第三個作用,防止有人出現小病大養類似不道德行為。確實有些人醫保報銷增高,就會選擇長時間住院,霸佔床位,消耗醫療資源。我國醫療資源嚴重不均衡,難以滿足所需人員的醫療就診需求。這樣一來反而會讓很多病人由於等不到床位,得不到及時救治。假設500元的起付線取消了,一個小病花500元報銷之後只承擔幾十元,肯定都託人找關係住院。即使現在是有起付線,仍然很多人不自覺想辦法住院檢查身體。

  第四個作用,集中精力和醫療資源救治大病。正常情況,支出越高,醫保的報銷比例就越高。醫保在職職工在三級、二級、一級醫院報銷比例分別是85%、87%和90%,但是4萬元以上的部分報銷比例高達97%予以報銷,退休職工高達98.2%。起付線能夠節約下來的資源,能夠救治更多需要得病人,這次新冠疫情就有明顯的體現,我國各地區醫療不均衡得問題!

  這次全國抗疫行動,體會到了國家的偉大,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也呼籲全國人民珍惜我們的醫療物資,節約物資,物資不是冷冰冰的物體,更是有需要的病患的救命工具!還有前線用生命拯救患者的醫護人員,請把高防護的物資留給她們!保護好她們,我們不是醫護,我們不會治病救人,但我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從不浪費醫療物資開始!她們的家人也在等她們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